科学发展 跨越发展 和谐发展
奋力打造武汉城市圈西翼中心城市
——在中国共产党仙桃市第八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1年10月29日)
刘新池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仙桃市第七届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中国共产党仙桃市第八次代表大会是在我市进入加速转型跨越的新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的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市第七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研究部署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选举产生新一届市委和市纪委,团结和动员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推进仙桃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奋力打造武汉城市圈西翼中心城市。
一、回顾过去不平凡的五年,仙桃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市第七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仙桃发展历程中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旱涝灾害等多重严峻挑战,面对资源约束趋紧、要素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影响,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圆满完成了市第七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增幅逐年攀升,经济发展进入提质加速的新阶段。预计201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0亿元,按可比口径对比2006年实现翻番,经济总量继续位居全省县市首位;财政总收入22亿元,是2006年的3.3倍;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3亿元,是2006年的4.7倍。在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结构持续优化,质量效益同步提升。三次产业结构由2006年的22.6:44.5:32.9调整优化为2010年的18.6:47.4:34,财政总收入中税收占比由2006年的86.7%上升到2010年的89.1%,地方税收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由2006年的67.9%上升到2010年的76.8%。镇域经济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全市税收过亿元的镇办由2006年的1个发展到4个,税收过千万元的镇办由7个发展到16个,今年可望全部超过千万元。
2、工业经济实现新突破。招商引资由政府招商向全民招商转变,由项目招商向产业招商转变,由数量型招商向质量型招商转变,五年累计引进项目796个,引资164.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90个,中央企业落户仙桃实现突破,单个项目投资规模创历史。传统产业规模和层次不断提升,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异军突起,无纺布产业进入全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百强,以食品加工业为核心的农产品加工园区被批准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企业成长步伐加快,一批优势企业、骨干企业通过扩规改造、重组升级不断做大做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006年的246家增加到2010年的419家,新型工业化骨干支撑更加强劲。
3、“三农”工作再上新水平。粮食生产连续8年实现增产增收,特色农业形成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带动的发展格局,继续巩固了全国粮食生产大市、全国油料产出大市、全国淡水养殖大市和全国生猪调出大市的地位,成为中国黄鳝之都、中国无公害果蔬十强市和中国特色农业百强示范基地。农业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200亿元,居全省县市首位。新农村建设整体纵深推进,相继实施了一批重点民生工程,建成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接连跨越4个千元台阶,连续3年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
4、城乡面貌呈现新气象。南城新区总体骨架基本形成,中等城市的框架初步拉开。铁路、能源等一批关系全局的重大工程和项目顺利实施,一批大型商贸物流项目相继落户,城市交通、供水、供气和垃圾、污水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功能品位大幅提升,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城中村改造稳步推进,大城管格局初步形成,文明城市创建纵深推进,城市现代气息、文明气息、和谐气息日益浓厚,再次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仙洪试验区建设成效显著,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走在全省前列,农村面貌发生可喜变化。
5、人民生活得到新改善。城乡一体的大职教、大培训、大就业格局基本形成。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健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全面启动,城镇居民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实现全覆盖,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城市低收入人群住房难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一批重大社会事业项目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走在全省前列。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文化工作囊括五块国家级奖牌,人口计生、广播电视、群众体育、党史方志、气象防灾等各项事业全面进步,连续五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城乡市场繁荣,商品供应充裕,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6、民主法治迈出新步伐。党对人大、政协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各级人大和政协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爱国统一战线得到巩固和发展,民族、宗教、对台、侨务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工会、妇联、共青团等人民团体工作更加活跃。宣传思想工作和新闻舆论工作有效加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五五”普法全面完成,依法治市有序推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进一步提高。党管武装工作不断加强,军政军民关系进一步密切。平安建设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取得突破,信访维稳工作得到加强,社会和谐稳定、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断巩固。
7、党的建设取得新成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等主题活动有效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扎实推进,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明显提高,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竞争性选拔干部办法逐步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考评体系基本建立,选人用人公信度和满意度不断提高。乡镇换届工作圆满完成,干部教育培训和人才工作取得新进展,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基层组织和社区建设成效明显,党的执政基础更加巩固。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党务公开全面推行,党内民主建设迈出新步伐。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落实,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建设不断加强,权力运行制度逐步规范,一批违法违纪案件得到查处,纪检监察工作被评为全国先进市,进一步形成了风清气正、人和业兴的良好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