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10
少校
不要叫我拉灯
 
- 积分
- 833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一、总体运行特点
(一)工业生产快速增长。1-9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464.61亿元,增长64%,预计全年完成600亿元以上,增长50%;完成工业增加值135.96亿元,增长23.1%,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完成170亿元,增长20%以上。
(二)经济效益大幅提升。1-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95.32亿元,增长54.2%;实现利税总额41.75%,增长68.82%,其中利润总额14.98亿元,增长106.34%
(三)经济结构不断优化。1-9月市属工业发展加快,完成工业总产值331.77亿元,占全市71.4%,占比提高7个百分点;石油经济占比由1/2下降到1/3,“一油独大”的资源型格局明显改变;轻工业增幅高于重工业41个百分点,轻工业比重提高了2.6个百分点,偏重的工业结构进一步改善;外贸出口完成2.14亿美元,增长88.7%,医用敷料、机械、服装等产品出口大幅度增加,出口拉动能力进一步提高。
(四)重点企业支撑作用明显。全市监测的25家重点企业,1-9月完成销售产值149.29亿元,增长56.7%。如金澳科技完成销售产值36亿元,预计全年完成55亿元;齐力华盛完成销售产值22.1亿元,预计全年完成30亿元;永安药业完成3.2亿元,达到去年全年水平,预计全年完成4.5亿元,实现利润7000万元,上缴税金6000万元;还有华润化肥、巨源油业、莱克水产、江赫医材、福好医疗、东颢制衣等企业生产形势良好,产销两旺,增幅均超过50%。
(五)发展后劲明显增强。1-9月全市新招商引资项目118个,其中76个项目落户建设,42个项目签订了合同。全市在建项目120个,其中新建项目76个,续建项目44个,引进项目实际到位资金56.05亿元,增长92.19%。一是央企对接取得新突破,我市与央企签约项目3个,协议引资额81亿元,分别是中石化投资63.5亿元,兴建20万吨氯化钛白粉、10万吨环氧丙烷、6万吨氯代异氰尿酸、4万吨漂粉精、10万吨离子膜烧碱、12万吨环乙烷等重大项目;中国兵器集团投资16亿元建设盐化产业园项目;国能集团投资2.5亿元,装机总容量30兆瓦。二是签约项目规模大,全市今年签约 42个项目,协议引资总额282.87亿元,其中过亿元以上项目34个,过2亿元项目23个,其中:过5亿元项目2个,即大润发大型连锁、巨宁地板,过10亿元项目6个,即潜江市盐卤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中石化无机化工产业基地项目、中部国际纺织城、东方鑫盛物流园区,食品工业园,全友家俬生产基地。三是在谈项目质量高。全市在谈项目21个,协议引资125.86亿元,属工业项目17个,属高科技项目3个。
(六)产业发展全面提升。一是传统产业全面提升。1-9月油气开采、化工医药、纺织服装、冶金机械和农副产品加工五大产业完成总产值417.6亿元,增长59.1%。大项目拉动化工产业做大做强,中石化在我市投资6亿元,兴建1.5万吨漂粉精、30万吨盐硝联产、每小时1.5万吨锅炉热电联产和110KV变电站等4个项目已全部建成;金华润投资9.93亿元兴建的“4052”工程已投入运营,形成年产60万吨合成氨、70万吨尿素的生产能力,目前是全省单套能力最大的化肥生产企业;金澳科技总投资6.5亿元,建设年产100万吨加氢焦化项目,将实现销售收入过百亿,年利税过10亿元。这些项目投产,将极大凸显我市化工产业的集聚优势。二是知名品牌提升服装产业品位。瑞士利维高投资2.5亿元,年产200万件全球顶级户外运动服装项目已于3月投产,推动我市服装产业向国际化和品牌化迈进;三是高新技术提高农产品加工档次。华山水产总投资4.15亿元的甲壳素项目,延伸了我市小龙虾加工产业链,产品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莱克水产不断开发藕带、香菇等新产品投放市场,拓宽了发展领域。四是着力培养新兴产业,华中家具产业蓬勃发展,华中家具产业园规模总面积3万亩,计划总投资300亿元,分三期建成“四个基地、五个中心、一个市场”,即低碳家具产业基地、创业孵化基地、家具产业创意研究基地、产品展销中心、商业服务配套中心、废水废料处理中心、原辅材料交易中心、人力资源培训中心、多功能的专业物流市场。目前,华中家具产业园第一期建设已全面展开,已有48家企业签约,22家企业正在加紧建设,年底有汉淇、金天拓等7家企业投入生产运营;全友、好迪等知名企业落户园区,形成新的产业支撑。
(七)工业用电量稳定增长。1-9月全市工业用电量8.6亿千瓦时(不含油田),增长25.75%。
(八)“两化”融合加快推进。加大电子信息产业引进力度,已有光化电子、巨特电子、武汉鑫友泰等项目落户园区并产生效益;加大“两化”融合试点,重点推进潜江制药、齐力华盛、金华润、永安药业、利维高服饰等5家企业“两化”深度融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IT技术,实现国际国内销售联网,并进行远程培训和管理。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稳增长的压力增大。我市工业增加值虽然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与同类城市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主要原因是:今年以来,油田工业增加值一直处于负增长,最高达到12.4%,1-9月完成工业增加值50.38亿元,同比负增长9.9%,拉低我市工业增加值增幅3.3个百分点,若油田工业增加值负增长局面不加以扭转,我市工业增加值增幅很难保证20%以上。
(二)生产成本加剧上升。1-8月工业品出厂资料价格总指数为119.1,原材料价格总指数为132.3,“剪刀差”为13.2。工业企业生产总成本同比上升46%,主要表现:一是用工成本增加,化工企业职工工资月增加300元以上,纺织服装企业职工月增加400元以上,其它企业月工资增加均超过200元。二是财务费用增加,据企业反映,企业往来结账大都用承兑汇票,企业若要套现,必须付5%的费用,如东方汽车零部件1-9月增加财务费用85万元。三是能源价格增加。电每度增加0.25元,煤每吨增加200元以上。同时,企业运输成本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人民币汇率增加对出口企业也有较大影响。
(三)生产要素供给偏紧。一是资金紧张。据调查摸底,全市工业企业缺项目资金和流动资金在20亿元以上,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银行银根紧缩,贷款会越来越困难。二是用工出现结构性矛盾,高管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熟练工缺乏。如金澳科技、仙桥化学、华山水产、永安药业、金华润、齐力华盛等企业缺专业技术人员在1000人以上,纺织服装缺熟练工在2000以上。
(四)自然灾害对小龙虾生产和出口有较大影响。今年4、5月份持续干旱,影响了小龙虾的繁殖,导致小龙虾严重减产,与去年相比减产60%以上,且价格上涨幅度大,如每50克小龙虾品种,今年价格为60元,去年价格为30元,价格翻了一番,这对莱克、华山等主要小龙虾生产和出口的企业产生了较大影响。
三、下阶段工作
保计划、保进度、保目标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要强化责任意识和目标意识,采取非常之举,超常措施,不折不扣地完成各项工作目标。确保工业增加值达22%增幅,三产业增幅在14%以上,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在50%以上。围绕这一目标,下一阶段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大经济运行监测力度,密切跟踪国际经济环境新变化和国内宏观调控新动向,切实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二是加大生产要素的供给。在土地供应上,要积极争取确保项目用地需求;在电力供应上,要满足企业需求,确保企业正常生产;在资金保障协调上,要充分发挥金融部门的主导作用,抓好银企对接贷款协议的落实兑现,抓好担保服务体系建设;中小企业扶持资金要实行重点倾斜,主要是保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三是要加大重点区域、重点企业的调度。“三区三园”要为全年保增长挑重担,工业增加值的增幅不得低于40%(全省开发区平均水平)。四是加大油田协调的力度,确保不出现负增长。
四是抓好项目建设,为工业发展积蓄后劲。重点抓好晋煤集团与金华润煤盐深度合作项目,华中家具产业园一期工程,全力推动全友、好迪等项目建设,兵器集团与仙桥化学合作等投资大,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尽快开工建设;重点推进华山水产、尝香思、富阳化肥、江钻天祥、川田卫材、径河化工、源鑫纺织、多美制衣、路依甲服饰等一批项目,要强化措施,细化目标,倒排工期,强力推进,尽早产生效益。锁定世界500强、国内1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全力引进一批大项目、大企业、大集团。重点支持投资24亿元的杨市食品工业园、投资16亿元的潜江科技产业园、投资19亿元的大雄国际商贸城、投资12亿元的火车站现代物流产业园、投资11亿元的中伦国际纺织城等项目,要加强洽谈对接,尽快入园开工建设。
五是提早谋划明年工作,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工业发展环境和条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明年任务将更加繁重。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研究工作措施和重点,切实制定“工业三年倍增”计划,即以今年为基数到2014年实现工业翻番,总产值达到1200亿元,明年工业总体“盘子”是工业总产值达到75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210亿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