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走西口 于 2011-11-2 23:18 编辑
莲子,性平味甘,具有降血压、健脾胃、安神补脑、润肺清心之功效,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喜爱的滋补食品,同时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仙桃沙湖的莲子,历史上曾经作为皇家贡品。如今,仙桃以沙湖为中心,形成了近5万吨壳莲的种植规模,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单打冠军”。 7月中旬,记者走访沙湖,探寻这一特色产业的成长轨迹。 大水冲出一个新产业 “沙湖沔阳州,十年九不收”,这句当地流传已久的话,道出了人们对水害的无奈。 据沙湖镇农办主任吴国荣介绍,沙湖地区地势低洼,平均海拔仅21米,常年饱受水患之苦。农民辛辛苦苦种一茬庄稼,常常被一场雨冲个精光。 1996年夏,又一场连日大雨,沙湖地区,一片汪洋。待云收雨住,大伙发现,整个农田看不到一点绿色的庄稼。水退下后,稻田几乎颗粒不收。但几天后,一个奇迹出现:一片片鲜艳的荷花绽放在水面上。那年秋天,莲籽几乎成了当地农民唯一的收成。 原来,沙湖早有种莲的历史,改种水稻后仍有部分农民保留这一习惯。1996年这场大水,给当地农民和领导上了一课:种植要和本地自然环境相适应。 从那年起,农民自发种莲,政府引导种莲,一个新产业应运而生。 夹河村是个典型的例子。村主任张桃新说,全村3600亩耕地,开始大部分种水稻,通过逐步调整,现在2/3种莲,1/3种稻。 关键是,种莲的比较效益比种稻高得多。张桃新以自家为例,一亩莲籽比一亩水稻的纯收入要高4000多元。 当地莲子经销商肖四喜、李恩飞介绍,自沙湖大量种莲以来,壳莲价格一直走高。开始每公斤3—4元,2004年涨到12元,去年高到30元,均价24元。 镇党委书记陈华军说,沙湖种莲,适应了当地地势低洼、雨水充沛以及淤泥深厚的自然环境,适应了市场对滋补食品的大量需求,还体现了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他解释说,种莲,既不打农药,也不施化肥,成本较低。 当地农业部门一份资料显示,湖北种莲面积占了全国的70%,而仙桃的种莲面积则占了湖北的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