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广东
- 精华
- 47
贵宾
   
- 积分
- 7155
IP属地:广东省惠州市
|
呼唤传统,拯救善良
今天,我的同事蜡玉给我讲了一个好心无好报的讽刺小故事:
一个眼神不太好,年过七旬的老婆婆在大街上摔倒了,人来人往却
无人相助,有一个赶着上学的小朋友急忙跑上前搀扶,老婆婆寻问小
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啊?告诉我,”小朋友不好意思的说:“奶奶
这是我应该做的,我叫红领巾”,于是被搀扶起的老婆婆大声呼喊:
“我被红领巾推倒了啦,大家快帮我抓住啊!”
她讲的故事淋漓尽致的讽刺人们最起码的善心,我想到了小时候我
们读过的一篇《农夫与蛇》的寓言故事,大楷的意思是:《有一农夫,
一日路上碰到一条冻僵的蛇,他小心捧起藏入怀中。蛇得到了体温慢
慢苏醒,可它醒来后,却完全不念农夫的救命之恩,反倒一口咬死了
农夫。》这常让我又想起那些别人救助了他,反而诬陷好人反咬一口
的人,那些人失去了人性,就象这条毒蛇一样的可恶。
如今,我们社会上就有许多如农夫一样的人们,他们的善心好意得
不到回报,反而上演着一幕幕让人们不忍看到的画面。记得几年前,
南京曾经有一老太太突发病症跌倒在街头,好心人救起送往医院,可
得救以后,患者家属反说是救人者把老人撞伤,反辱相讥:“不是你
撞的,你有那么好心吗”这话让我们人类咋舌,无凭无证,结果法院
判救人者赔偿四万五千元,善良的人只有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这件事大多数人应该还在记得吧。
如今,广东佛山已离开这个世界的小悦悦和拾荒婆婆陈贤妹成为焦
点人物,这一老一小为我们人类的良心上了一堂洗涤灵魂的课,小悦
悦用生命换回:“拒绝冷漠、传递温暖,”的口号,整个社会都在深
刻的反思与讨论,当人们谩骂谴责18位不救助的路人,麻木不仁,没
有了良心与道德的同时,再看看我讲的事例,他们的不救助是这个社
风气造成的,因为,我们现在好人不得好报的事太多了,谁愿不明不
白的引火烧身呢?尽管在金钱第一的今天,毕竟多数人心底的善良并
没有泯灭,因为必然是“人之初,性本善,”是那些丧失了善良,道
德沦丧,恩将仇报,救了自已反咬一口。让善良的人得不到好报,导
致了多少人现在见伤不敢助、见死不敢救。我们的法律应该严惩那
些真正的失去了道德、冤枉好人的恶人,还有那些肇事者、做恶者。
而那些见“死不救者”,也将会受到道德和良心的谴责。应弘扬名族之
正气,鼓励那些善良的人们大胆的伸手去帮助那些需要救助的人。
在如今越来越浮躁社会里,我们急切的需要传统教育和呼唤传
统道德的回归,呼唤传统并非是社会退步的表现,中华名族几千年流
传下来的尊老爱幼、淳朴善良、宽容真诚等的传统美德,到什么时候
都不能丢,因为它给我们以激励、以向导、以启迪。
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变得毫无良心、野兽一样吃人呢?我不知道是
从哪一天开始,人们的道德在一天天沦陷,善良在一天天变恶。更不
知从哪一天才能开始,人们的观念才能转变。真、善、美才能悄悄蔓
延我们的精神领地;假、恶、丑可以慢慢退出神州大地......
雨果曾经说过:“善良是历史中最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
于伟大的人。”其实,善良是人性中最崇高的美德,善良是珍珠,拥
有善良的人才是伟大的人,让善良与我们的生命同在。
生命中有了善良,人生才会变得快乐幸福,
生命中有了善良,灵魂才能不断升华。
让我们大家都来做一个善良的人,跟着自己的心走。
|
评分
-
参与人数 1 | 经验 +15 |
金币 +15 |
收起
理由
|
乡里丫
| + 15 |
+ 15 |
这个要顶,呼唤传统,拯救善良.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