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走西口 于 2011-11-6 23:19 编辑
“嘎-嘎-嘎…嘎-嘎-嘎…” 声音熟悉,但特别悦耳;声音平常,但特别令人心颤。一阵一阵野鸭的叫声,在距离我们一里多路的原野里显得格外的清晰。见到养殖户武文静的时候,那种喜悦溢于言表。 沙湖镇杨台村的武文静,总也想不到是一个在武汉、上海、广州等多家城市闯荡了10多年的愣头愣脑的小伙子,今年才28岁,2010年底回乡改了原本的理发行业,开始搭棚下网养起野鸭来。2011年5月中旬,武文静经表哥介绍,到山西慈溪县买来了6250只野鸭苗子,下在自家24亩的鱼塘里,面积约占鱼塘的三分之一,实现了野鸭、四大家鱼并存的养殖模式。为了防止野鸭飞走,武文静没少花脑筋,他花了两万元,在鱼塘里搭起了一个天棚,用竹篙顶住隔开,三面扎在鱼塘旁的地里,迎水的一面也用网片扎在水体下面的泥土里,实行封闭式养殖。 “现在好了,野鸭从破壳到现在,几个月辛辛苦苦,野鸭养成了,成了商品野鸭。”武文静如是说。 武文静算了一笔账,今年一只野鸭成本价为50元,鸭不过三(斤)才算是好野鸭,现在养成的野鸭体重2.8斤,正是上市的好时候,和仙桃的几家酒店联系了一下,野鸭的上市价每斤30元,一只野鸭可以卖出84元,可以净赚34元。 “今年我可以净赚19万块了!”武文静喜滋滋地说。 据武文静介绍,他今年最大的失误,就是进野鸭苗的时间太早了,与市场不太相适应,如果把5月改成8月就好了,这样120天一个周期的养殖时间后,正好是寒冬腊月,酒店野鸭上桌的最佳时间,价钱也最好,利润就更高了,想想5月进的苗子到现在还养着,成本本来只要30-40元的,现在到50元了,虽然也在陆陆续续的卖,利润就少了许多。而且今年经验不足,除了市场开拓不够,在养殖过程中也有一些不足,技术不够,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在问到明年打算怎么做的时候,武文静满怀信心地说:“明年,我打算养两万只野鸭,四大家鱼就不做了,24亩的鱼塘全部搭上天鹏,我把岳父老头都请来了,还在围湖里买了40亩低湖田,准备大干一场咧!” 真是一人,一音,一景,野鸭棚里的绝好镜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