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工业兴县、开放强县”战略不动摇,县域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综合实力跨上新台阶。
——五年来,我们按照“以城带乡、城乡一体”思路,有序推进城乡各项建设,城乡面貌呈现新变化。
一是城乡规划实现全覆盖。二是城市功能日趋完善。以建设“现代滨江水乡园林城市”为目标,五年城市建设总投资12.6亿元,先后开工建设千万元以上大、中型项目20多个,县城建成区面积拓展一倍,达到23平方公里,城市框架面积居荆州县市区之首。北环大道(高速公路连接线)、荆南大道、沿江大道、章华大道、工业园北路等新建竣工;江城路、容城大道、玉沙大道等扩建完成,“五纵六横”
(注②)路网格局基本形成。后河改造春节前可全部竣工,人民医院易地重建、殡仪馆改扩建等一批城市重点工程进展顺利;玉沙广场、三水厂、城东污水处理厂、常安商业步行街、金源建材大市场等公共基础设施相继完工。林长河启动规划、设计、地勘等前期工作。三是市容市貌明显改观。四是交通运输事业快速发展。五年累计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近90亿元,初步建立起以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为主轴,以省道干线公路为骨架,以县乡道为经络,辐射村组、干支相通、桥梁配套、港站齐备、城乡联通、水陆并举的交通运输格局。建成通村公路2006公里、通乡公路224.5公里,行政村水泥(油)路通达率达94%,超过全省平均水平。随岳南高速公路、荆岳长江大桥竣工通车;洪监高速公路、荆监一级公路、黄歇口大桥建设启动;一级客运站主体工程完工、二级货运站全面开工;白螺石化码头建成试运行,容城新港区建设启动,监利快速融入全国高速公路路网,并重享长江黄金水道之利。五是村镇建设步伐加快,城乡一体化扎实推进。 ——五年来,我们注重提升开放开发水平,不断增强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对外开放实现新突破。 一是下力狠抓招商引资。二是努力扩大对外贸易。三是全力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四是着力优化发展环境。五是强力扩大消费需求。 二、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从发展机遇来看,“十二五”期间,国家进一步强化强农惠农宏观经济政策,我县作为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县、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全省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县、“两圈一带”
(注⑤)叠加区、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和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区,将会得到上级更多的政策支持。从发展基础来看,随岳南高速公路、荆岳长江大桥的建成通车,容城新港、白螺石化港口、洪监高速和荆监一级公路的开工建设,监利的区位优势更加突出,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有理由成为产业梯次转移的前沿对接地,有信心成为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的区域物流中心。 根据我县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指导思想,未来五年县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省第一方阵、荆州县市领先”总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兴县、开放强县”战略,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着力改善民生,着力统筹城乡发展,着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监利后发赶超,跨越发展。 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是: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力争经济发展水平跻身全省前30位,努力实现“五个翻番”:即地区生产总值实现翻番,力争突破300亿元;财政收入实现翻番,力争突破1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翻番,力争突破2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实现翻番,力争突破150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实现翻番。
三、2012年的主要工作
2012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8%;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3.5%;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外贸出口增长30%;财政收入增长15%,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2%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符合政策生育率稳定在90%以上。 围绕上述目标,2012年我们将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切实增强发展活力。 (二)坚定不移发展工业经济,切实推进工业兴县。 高举工业兴县、工业壮腰这面大旗,心无旁骛地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升产业水平,加速培育工业核心竞争力。到2012年底,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入库税金分别实现180亿元、40亿元和1.6亿元。 加快园区发展速度。把工业园区作为引领赶超发展的火车头,集中力量建设好。按照“统一收储、连片搬迁、整体建设”的原则,强力推进城东工业园向北拓展,扎实开展征地搬迁腾退,彻底改变村企混杂、相互影响的不良面貌,把县城工业园建成一个产业聚集、功能完善的工业园。尽快完善园区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加大对新沟粮食深加工园、朱河工业园、白螺临港石化工业园的支持力度,把这三园和县城工业园一样提升到县级层面,并驾发展。支持有条件的乡镇(场)办好500 -1000亩的工业小区,建成乡镇(场)的孵化工业园、创业工业园。完善监利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把开发区管委会建成职能完备、运转协调、统一管理的实体机构。加强投资管理和规划控制,推行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提高项目投入产出率、财政贡献率,确保入园项目质量稳步提升,做到项目满园、效益满园。 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壮大已有产业,改造提升以福娃、家意等为重点的粮油加工产业;以玉沙、银丰、佳美等为重点的纺织服装产业;以一半天、滨湖等为重点的生物医药产业;以大枫、东森、福人等为重点的森工造纸产业;以越盛、天和等为重点水产加工产业;以温氏、荆江等为重点的畜禽加工产业;以中泰、磁创等为重点的电子电器产业;以宏发、康机等为重点的机械汽配产业;以凯迪等为重点的新型能源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大力培植以华油、捷诚等为重点的石油化工产业;以大和、壁钰等为重点的新型材料产业。 全力发展中小企业。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三)持之以恒发展现代农业,切实促进农民增收。
(四)坚持不懈加强城乡建设,切实改善人居环境。
以创建全省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文明城市为目标,重规划、快建设、强管理,加速打造现代滨江水乡园林城市。 强化城乡规划控管。 加强重点工程建设。坚持新区建设与旧城改造相结合,推进城市重点工程建设,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提升优化城区功能。完成华容路北延、红城大道西延、大福路和长青路新建工程;完成容城大道(交通路—民主路)、玉沙大道(交通路—华容路)、交通路(监仙公路—长江干堤)道路刷黑及综合改造。重建群建桥。启动江城南路、市民文化广场建设项目。抓好城区主干道路维修、人行道铺砖改造升级、下水道疏浚及10条背街小巷的综合整治。加快电力、通信、垃圾集中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旧城区改造步伐。 加大城市管理力度。 深化城市经营理念。 推进村镇建设管理。 完善交通运输网络。全力做好荆监一级公路和洪监高速公路建设的协调与保障工作;加快容城新港建设,在2012年底前完成2个泊位建设;加快公路升级改造步伐,完成汉沙线至随岳南高速监利连接线的建设;完成总投资1.2亿元的县乡道升级与改造、桥梁新建等工程建设;消除通村公路断头路,并积极探索村级公路养护长效机制,加强已修道路的维护管理。推进农村客运“路站运”一体化和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进一步提升交通综合服务功能。 (五)增收节支做大财政蛋糕,切实保障平稳运行。
(六)多措并举发掘资源优势,切实提升第三产业。
大力繁荣商贸流通业。 积极培育文化旅游业。 不断拓展现代服务业。 (七)千方百计提高民生福祉,切实维护社会和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