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弹匠(张才富) . 棉花是江汉平原农民的主要经济作物。棉农们每年收了棉花,都会留一小部分自用。南方比较潮湿,棉絮一般过几年就要翻新一次,旧时,弹匠的手艺在这里还是比较吃香。弹匠师傅挑了弹棉花的行头,走街串巷的上门为客人弹棉花,扁担的一头是大弹弓和牵线杆,另一头则是碾饼,弹锤,棉线之类的用具。后来,人们觉得请弹匠上门弹棉絮太麻烦,既要招呼弹匠的茶水饭菜,又要找个合适的弹花场地,还有那令人生厌的满屋飞絮。慢慢的人们不怎么请弹匠上门了,而是买棉絮,或是提着棉花到弹匠师傅那里加工。 . 于是,集镇上就有了弹花的店铺,二十个平米左右,前店后家。店中摆了弹棉花的案板后,就没有多少空地了,挪动脚步,只能侧身而过。 .
弹棉絮工序繁琐复杂,首先要将棉花弹熟,然后牵底线,铺上弹好的花后稍微压实,定型,点缀花草,用各色的毛线做喜字等,就能牵上面的网线了,最后圆角,在棉絮上均匀的碾压。如果是旧棉絮翻新,那还得多一道工序:撤除旧有的网线。如今,很多弹匠师傅都添置了机械弹花设备,他们可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里解脱出来。可是,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机器弹出的棉花纤维大多被拉断,棉絮的弹性大打折扣,一床新棉被用不了多久,就板结成硬邦邦一块饼了。赶不上用弹弓和弹锤弹的棉絮经久耐用。 . 但愿这弹锤起落的老行当,奏出的音乐韵律合着空荡房屋里的回声,此起彼伏。和声里,洁白的花絮跳跃着,随风飘舞。 . 20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