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石港区的黄棉堤拆除后,如何建设一直没有定论。”11日,黄石港区政协委员、沈家营街办党工委副书记覃卫建议,将那一块空地建设成反映黄石历史、文化、景观、金融等为一体的实景微缩区,命名为“七星街”,寓意黄石的五区一市一县,即“七星”。
委员建言 将黄棉堤建成 “七星街” 覃卫认为,许多外地人来黄石,并不了解黄石的历史、文化、景观等人文地理,如果将黄石的五区一市一县各自的风格特色在一个地方展示出来,外来客一眼就能了解到黄石。因此,覃卫建议将黄棉堤建设成一个融历史、景观、生态、文化、金融为一体的街道。
黄石港区有历史悠久的“华新水泥”、西塞山区有张志和作词“西塞山前白鹭飞”、下陆区有风景秀丽的“东方山 ”、铁山区有文化遗址“矿冶公园”、阳新有风景区“仙岛湖”、大冶有铜文化“铜绿山矿”等,如果把各区、市、县的代表风格特色用实景展示出来,浓缩连在一起,称之为“七星街”,外地来客游览后,对黄石的文化历史就会一目了然。
“七星街”的建设可以借鉴深圳的锦绣中华的经验,以每个县市区为一个建设单元,通过小型特色建筑、铜器模型等不同方式表现出来。同时,还可以建一个大型的银幕,以动态形式滚动向游人展示。
覃卫说,“七星街”的建设可以围绕亭、园、林为主,各“星”之间简单加以区别,不能用围墙分隔。各建设单元把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旅游等相关简介和发展情况都可以展示出来,外来客来黄石可在半天之内领略黄石的历史文化和特色景观。
“七星街”建成后,它作为黄石西大门的一座丰碑、一个方向牌,是一个对黄石生态环境、休闲生活的浓缩或写照。同时,还可以推动黄石港区,乃至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部门说法 “七星街”构想可充实规划
11日下午,记者来到黄棉堤看到,附近居民在平坦处圈地种菜,大堤多处杂草丛生、垃圾成堆。居民赵师傅是大桥社区居民。他说,黄棉堤拆除一部分后,许多居民把那里当成了菜园子和临时垃圾场。
黄棉堤拆除以来,城建、规划部门一直都在关注该区域的开发利用,也已经拿出了多种规划方案,但最后的方案仍在论证之中。
11日,市规划局一负责人认为,覃卫提的建议非常好,黄棉堤将来的规划不是由一家单位来定论,这需要大家共同来参谋。“七星街“的建设构想可开拓视野,如果融入到黄棉堤将来的规划中进行修改,可充实规划内容。
〉〉新闻链接
黄棉堤
又称老虎头堤,位于黄石市黄石港区黄石港原后河两岸,东起长江边的朝阳阁,西抵老虎头山,最初兴建于1796年。大堤全长2024米,堤基宽约60米,堤顶高26.13米,堤线上有5座交通闸道。全堤占地总面积约20公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