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少尉
黄石鸽派
 
- 积分
- 1296
IP属地:湖北省黄冈市
|
东楚网消息(东楚晚报)记者 邹圣旺 李磊/文 石勇/摄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华新水泥厂旧址、大冶铁矿东露天采场……这些工业文化遗产,记录了黄石地区从周至汉、从汉至近代、从近代到现代的工业文明璀灿的发展史,已成黄石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如今,正以“工业遗产片区”的身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华新旧址
正在冲刺“国保”
昨日,记者从市文物部门了解到,华新旧址经专家认证为我省重要工业遗产,已列入文物保护范围。目前,华新旧址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简称“国保”)的材料已上报至国务院,预计被批下来的可能性极大,如果批下来了,黄石将有7家“国保”。
有着100多年历史的黄石华新旧址,一直是中国民族工业的佼佼者,曾经被毛泽东誉为“远东第一”。至今,这里还保存着开始生产水泥到2005年停产后的1、2、3号窑等较完整的生产流水线,其中1、2号窑始建于1946年,美国原装进口设备。3号窑为企业自主研发,1977年投产,代表了当时我国水泥行业的最新水平,被国家列为水泥工业的定型设备。 2008年,黄石市第三次文物普查组对华新水泥厂旧址进行了普查,对该旧址进行了GPS卫星定位、现场绘制了平面图、填写了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等工作。它从历史中被“打捞”出来,被国家文物局视为全国“三普”的重要新发现。
工业遗产
有特点门类全
今年2月,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来黄石考察,他漫步在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中,在“汉冶萍旧址”徘徊,被矿山公园的天坑震撼……他大叹,黄石的工业遗产如此密集,实为罕见,“你们这里完全是工业遗产片区,一定好好保护。”紧接着,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又到黄石考察,对黄石工业遗产的价值和保护管理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黄石的工业遗产有特点、成体系,且门类齐全、保存较好,这在全国都不多见。”顾玉才表示,工业遗产保护对国家文物局来说也是一个新课题,正在逐步探索,并准备把黄石作为一块“试验田”。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等14位委员提交“关于设立黄石国家工业遗产保护片区”的提案,建议黄石市以华新水泥厂旧址为依托,建立“中国水泥博物馆”,并积极推进“大冶铜绿山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工作,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遗产博物馆和考古遗址公园,通过多种方式的展示和利用,带动文化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
核心区域
捆绑申请世遗
今年5月初,国家文物局召开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座谈会,黄石工业遗产片区做为唯一一个工业遗产项目,首次被列入会议专题汇报,获得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可。作为一个新的、独特的文化遗产门类,黄石工业遗产片区备受瞩目,并已具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条件。
今年9月15日, 市政府会同省文物局召开了“黄石工业遗产片区申遗工作专家咨询会”,邀请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城市规划设计、矿冶科技史研究、考古研究等领域的国内知名专家到黄石实地考察,对加强黄石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推进黄石工业遗产片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等工作积极出谋划策,进一步明确了今后黄石工业遗产保护的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
北京大学考古博文学院教授李水城表示,黄石矿冶文化“世界不多”,如能将核心区捆绑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工业遗产的保护和矿冶文化的发掘之路将越走越宽。
目前,我市已经完成《黄石工业遗产片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本》的编制,并上报了省文物局。 文物保护
黄石迎来“春天”
市委市政府对包括工业遗产在内的文化遗产十分重视。今年9月下旬,我市颁布了《黄石市工业遗产保护暂行办法》,这是湖北省首个针对工业遗产保护的政府规章。市文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办法的出台标志着黄石工业遗产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进入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规范化、科学化时期,不仅将为黄石市工业遗产保护工作提供具体的法律依据,而且对湖北乃至全国范围内工业遗产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据悉,目前,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文物保护规划和考古工作计划已经编制完成并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准;华新水泥厂旧址文物保护规划年内有望完成;黄石工业遗产片区申遗文本的编制工作已经启动。以华新水泥厂旧址为依托的“中国水泥遗址博物馆”正在紧张筹建,预计今年底明年初向上级报批。
工业旅游
期待早日成行
2006年,华新老厂(现华新水泥旧址)生产线全面停产后,前途何在——是被夷为平地、搞房地产开发;还是有选择地保留,建工业遗产博物馆或者工业旅游公园?成为关注的焦点。
黄石市委市政府很快做出了决定——华新水泥厂旧址要保留,不仅作为文化遗产、工业遗产进行保护,还要作为特色旅游项目进行开发。
业界关于建立华新水泥旧址公园、打造黄石工业旅游基地的呼声一直没有停止。“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并行,将华新旧址与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汉冶萍旧址”、黄石国家矿山公园等融合打造,形成合力。这才是黄石工业旅游的明天。”来自武汉大学的专家傅才武考察华新水泥旧址时说。
“矿冶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相融合,基础会更厚重。”旅游部门相关人士称。将矿冶旅游与生态、红色、民俗等旅游等互融,实现旅游线路的关联与沟通,必将促进黄石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