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56
上校
人民群众的忠实代表
  
- 积分
- 37030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
本帖最后由 关注家乡发展 于 2011-11-17 10:09 编辑
【你独自一人怎能温暖?——请关注腾讯网“衣加衣”温暖行动!】
“衣加衣”温暖行动,是腾讯网新闻中心在2011年终首倡发起的大型微公益项目。该项目旨在面向城市人群,为偏远地区贫困群体募捐冬季衣物。衣物可新可旧,原则是让城市人付出举手之劳,做力所能及的善事。也许世态炎凉,也许人情冷漠,但改变其实可以从你我一次小小的帮助开始,给贫困山区的孩子与老人带去一衣一鞋吧,期待大家的关注与支持!
给我阳光,温暖我
作者/蒋生连 编辑/王崴(媒体转载须经腾讯网及作者授权)
11月9日,透过通往罗家磨村的长途班车的汽车车窗,看到车窗外已是白茫茫一片,这里已经下雪了。在寒风中笔者走进了太白山脚下的渭源县会川镇福和希望小学。福和希望小学座落在海拔2450米的渭源县会川镇罗家磨村,目前有232名学生,教师12人。贫困家庭的孩子占全校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
虽然教室里已经生火了,但小火炉所产生的热量对一间30多平米的教室来说显得微不足道,站在教室里依旧能感觉到寒气逼人。在阴冷的教室里,望着一张张被冻得红扑扑的小脸让人久久难以平静!中午放学后校园里一道独特而令人感伤的风景更是深深地震撼着我。几十名学生或站或蹲在阳光下端着饭盒吃饭。据该校张吉君校长介绍:“这里大部分孩子的家离学校都很远,孩子们回家大都要走很远的山路,所以有很多孩子中午基本都在学校里吃饭,而午饭也只能是嚼干馒头。令人心酸的地是,到了12月份天气特别冷的时候,馒头上都会结冰碴,冰块一样的馒头孩子们还是将就着吃了。教室里就那么一个小火炉,也为孩子们做不了啥事。从去年开始,在一名好心人的赞助下,学校搞了个‘米汤工程’,每天中午给每位不回家的孩子免费喝一碗热米汤。不讲究吃好,最起码喝到嘴里是热乎乎的。”
还没有到最冷的时候,小小的火炉虽然已经生火了,但在教室里还是感觉到阴冷阴冷的,到了最冷的时候孩子们咋弄呀?这么小的火炉,几十名孩子能感觉到温暖吗?在该校的集体办公室里,老师们你一言我一句讲起了学校里发生的关于冬天的故事。每年12月份,老师和孩子们的手脚都是肿的,火炉在那个时候只是个精神上的‘支柱’,几乎起不了啥作用。教室里打扫卫生洒到地上的水一会就冻住结冰了,低年级的孩子坐在教室里都会冻哭。孩子们在冬天最好的取暖方式就是“炒豆子(当地俗语)”,下课后孩子们站在太阳光能照到的墙角,大家互相挤来挤去,玩的同时身体上也就有热量了。
几年来,笔者就关于孩子过冬取暖的问题走访过许多小学,也目睹了大山深处的孩子坐在寒冷的教室里依旧努力发奋学习的情景。故事中所提到的宋芳花只是这些孩子的一个缩影,他们在冬天里生活的很寒酸,温暖过冬是大山里的孩子们梦寐难求的愿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