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铝锅换底(张才富) . .在老家那些年,乡镇里常常会有外地来走乡串户的生意人。卖蟑螂药,收长头发…….吆喝声最大最有磁性的就数那“修钢精锅,铝锅换底”的了。他们成天用自行车推着或挑着修补的行头,吆喝不停。从不进主人的家门,只在台阶里或走廊处找个角落,拿出那些家艺;一个破铁皮桶或土白的大帆布包,里面装着大小不等的十多张白铁皮子和铝皮子,一把大铁剪,一根铁钎子,一把小锤,一瓶粘粘的湿润白粉。 . 那些大小不一,厚度不同的白铝皮铁皮价格不等,所以师傅摆出几种样品供主人挑选,一分钱一分货,先把成本工钱算好,说好了价才开始接锅底。师傅先哗啦拉剪下氧化穿洞的旧锅底,然后用主人选好的铝皮做新锅底。一根八寸来长的铁钎插在专用的木凳上,师傅将铝皮放在上面,用小锤一点点地敲打。铝皮在敲打下翻卷成一个浅口翻边的锅底。再将无底的旧锅下沿,用小锤敲打出檐子来,将新锅底上的檐子与锅体檐子对插相扣,最后用锤敲平,抹上一层白粉,锅底就算接上去了。锅的底部就多了一圈四五毫米的镶边,匀称而平整,绝不影响锅的美观。
.
家乡的董师傅我认识,他是邻村董家湾的人,早先打铁,后又补锅,到如今个搞起了铝锅换底。一生的与铁有缘,尽干些修修补补的生计,算是能勉强养家糊口。刚开始干铝锅换底时,成天挑着修补的行头走街串乡,吆喝不停,总圈不倒生意。后来,买了辆旧自行车跑,生意还是不见好。一个好心的同行告诉他,修补这行,不能圈乡打游击,一定要有个固定的摊点,先拉几个固定的客人,熟客多了,才能立足生存。于是,董师傅就在毛剅公路道班厕所的门口,摆摊修鞋换铝锅底。这一干,就是十多年。
.
别看这铝锅换底,却也是个技术活。要做到换的锅底不歪不瘪,滴水不漏,经久耐用,美观漂亮,师傅的技术一定要到家。董师傅根据自己打铁,补锅的经验,改良了维修工具,摸索出了一套快速铝锅换底的技术,降低了工时成本,提高了修理质量。附近的人们都爱光顾他的小摊,开始那几年生意还行。无奈先进技术发展太快,董师傅的手艺再好,也留不住往昔虽然忙碌但很自豪的时光。新铝锅的质量提高了,都打工外出,农村烧铝锅的也少了,往后的几年,董师傅的生意也只能是有一哈没一哈地做着。
.
一次,为自行车加气,我来到董师傅的生意摊,董师傅手上的活儿刚完,等在一旁的中年妇女,执意要董师傅把接好的锅试一下水,看锅漏不漏。董师傅边将新换底的锅,压进身后盆中的水里,边说:怎么会漏?这点把握都没有,我还在这里摆摊?中年妇女弯腰看了看,新底锅的确丝毫不漏,满意地提着锅,妖姿的身影慢慢消失在小河边深处。
.
我推走自行车,看到董师傅将修理工具收拾摆放整齐,点起一支烟,静静地等待着下一位客人的光顾。
.
2011.11于乌鲁木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