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研究报告
荆州市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研究报告 荆州市国土资源局
2011-6-24 1. 荆州市土地、矿产支撑发展的现状 1.1 荆州市工业用地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1
荆州市工业用地现状 1997-2004年的8年间,荆州市新增工矿用地1095.27公顷,年均增加136.91公顷。2005年荆州市工矿用地面积为8552.8公顷,其中市区工矿用地面积2006.11公顷。各县市区工矿用地面积见图1。 图1
荆州市独立工矿用地规模
80年代以前,作为湖北省老轻纺工业基地,沙市工业存量厚实,产品市场广阔。活力28洗衣汾、沙隆达农药、荆江热水瓶、鸳鸯牌床单、摇臂钻床等一批国家名牌产品享誉海内外市场。形成了以机电汽配、纺织服装、医药化工、建材家具、食品饲料五大主导产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工业用地主要集中在沙市城区及郊区,工业用地比较活跃。80年代后,荆州工业发展缓慢,工业用地量也增加不大。十一五期间,荆州市大力实施工业兴市政策,工业经济逐年活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工业用地供地量逐年回升。近年荆州城区工业仓储用地供地情况见图2 图2
近年荆州城区工业仓储用地供地情况 1.1.2
荆州市近年工业用地利用的特点 1.1.2.1 用地冲动大,区域用地标准控制难 随着工业化快速发展,工业用地占用快速增长。2010年荆州现状建成区面积78平方公里(二调数字),其中工矿用地2775.66公顷,工业用地占用比例高达35.5%,而按照国外城市中心区的用地比例,工业用地一般不超过城市面积的10%。在国家层面上,我国人均工业用地面积也大大超过18.0—28.0平方米/人的国标范围。工业用地占用面积过大严重制约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节选。。。以下省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