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辉:石首力争2016年地方生产总值达到215亿元
11月22日上午,市委副书记、副市长、市政府党组书记丁辉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石首争先进位、跨越发展的攻坚时期。按照市“十二五”规划和市第八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着力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产业,打造大园区,发展大工业,构建大交通,建设新城市,努力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把石首建成湖北长江经济带上重要节点城市、新型工业城市、山水园林城市、优秀旅游城市。
丁辉提出主要奋斗目标是:全面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力争2016年地方生产总值达到215亿元、年均增长17%以上,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8:50:3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0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5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3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外贸出口达到2亿美元,年均增长16%以上;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8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9%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8000元、15600元,均比2011年基本翻一番,综合经济实力跃进全省县域经济20强。
为实现上述目标,全市必须紧紧围绕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全力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以扩量提质推进产业升级,建设工业主导的产业之城。把产业发展作为跨越发展的重中之重,以招商引资为统领,在盘活存量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和扩大增量,加快培育以工业为主导、农业为基础、旅游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高举“工业兴市”的旗帜不动摇,大力实施“100亿产业工程”,培育医药化工、林产品加工两个100亿元产业,汽车零部件,机械制造及轻建冶金两个50亿元产业;突破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引进培植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业。坚持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不动摇,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以土地流转支撑规模化发展,以科技推广支撑标准化生产,以精深加工支撑产业化经营,着力提高农业专业化、组织化、集约化水平。提升现代服务业的决心不动摇,以旅游业领舞现代服务业发展,积极培育房地产、餐饮住宿、物业管理、文化教育、养老托幼、家政服务、咨询评估、广告设计等新型服务业态,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比重。
二是以节点城市引领城乡发展,建设滨江生态的宜居之城。把提升中心城区核心竞争力作为跨越发展的战略举措,以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为统领,彰显滨江、生态、园林特色,营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按照“东进南拓”的思路,加快城东新区建设,构建南部新城,启动沿江旧城改造,拓展城市空间,拉开城市骨架,力争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30万。积极引导人口、产业向城镇集中,加快新厂、调关、东升、高基庙、高陵等中心镇和卫星镇建设,力争城镇化率达到50%。按照“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要求,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建设农民的幸福美好家园。坚持投资驱动,全力推进以交通、水利、能源、通信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提升城市承载能力。
三是以改革开放聚集发展要素,建设投资兴业的活力之城。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跨越发展的先导战略,以创新发展为统领,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纵深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推进财税金融、医药卫生、文化教育等领域改革。进一步创新人才发展,精心制定人力资源建设规划,全方位引进各类人才,为跨越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进一步创新平台建设,以省道公石线西段、秦黄线高基庙段为经济轴,打造新型产业走廊,力争2016年金平工业园规划面积扩大至20平方公里。进一步创新政策环境,充分释放民间资本活力,加快推进全民创业,形成“政府鼓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民众积极创业”的社会氛围。
四是以社会建设推动社会进步,建设民生民享的和谐之城。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跨越发展的终极目标,以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为统领,持续加大对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的投入,着力推进就业服务、社保扩面、住房保障、医疗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着力推进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推进法制教育、司法援助、信访维稳、公共安全等平安体系建设,努力实现人民群众“业有所岗、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病有所医、学有所教、娱有所乐、行有所安”的美好生活愿景。
(石首政府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