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喜欢吃什么? 在公司生辅室组织的“感恩母亲”的活动中,有一个环节是“心心相印”。母亲和孩子分开坐着,回答主持人提出的问题,看看妈妈和孩子的答案是否一样。
我和女儿也参加了这个环节,当主持人问“妈妈最喜欢吃什么水果”这个问题时,我的答案是“芒果和香蕉”,而女儿的答案是“梨子”。不可否认,我也喜欢吃梨,然而说到“最”,可能就谈不上是梨了。我想,女儿之所以觉得我最爱吃梨,大概是因为家里每次买回来或老公从公司的餐厅带回来的梨,都是被我吃了,所以她觉得我最爱吃梨。而每次我们买的芒果或是其他女儿喜欢吃的水果,我总是尽量留给她吃。在她看来,自己的答案肯定是对的。只是她没想到,我其实也和她一样,最喜欢吃芒果和香蕉。
自问一下:我的母亲爱吃什么?我肯定回答不出来。小时候,我一直住在爷爷、奶奶家。那时候,爷爷家里的经济十分拮据,平时难得见到荤腥,只有在过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吃到鱼肉。每次,我们都坐在桌旁大块朵颐的时候,奶奶不是忙着做饭烧菜,就是在照顾年幼的孙儿吃饭。直到我们都吃饱了,她才端着饭碗坐在杯盘狼藉的餐桌旁,吃着我们剩下的菜,夹起鱼盘里剩下的鱼骨头,吸吮着骨头里的汁水,津津有味。
有一次,我忍不住好奇,问奶奶:“鱼骨头有什么好吃的呢?还要小心鱼刺把嘴巴扎到了,我就不喜欢吃!”
奶奶一边有汁有味儿地吸着鱼骨头,一边慢悠悠地说:“你懂什么?鱼骨头里面有骨髓,吸出来可以补钙。我老了,需要多吃鱼骨头补钙啊!”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奶奶对鱼骨头的衷爱确实没有改变过。全家人似乎也没有谁觉得奶奶爱吃鱼骨头这个嗜好有什么不好,或者他们都觉得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结婚第二年,因为回家待产,我又回到奶奶身边。那时候,爷爷的负担轻省了很多,他的退休工资也涨了。和他们住在一起的那三个月,爷爷奶奶心疼我长期在外面打工没吃到有营养的东西,每天不是买鱼,就是买猪蹄或排骨,说是为我和孩子补充钙质。每天的餐桌上只有爷爷、奶奶,还有我和正在读中学的弟弟四个人,根本吃不了那么丰盛的菜,所以总会剩下些不多不少的菜。我发现,一向节俭的奶奶竟然会把整副鱼骨架,甚至上面还有整块的鱼肉,全部扔给家里养的那只猫吃了。我问奶奶:“您怎么把这么大的鱼骨头,还有上面没吃干净的鱼肉都给猫吃了呢?”
奶奶说:“现在连鱼肉都吃不完,谁还吃鱼骨头啊?”
“可是,您不是最爱吃鱼骨头的吗?您还说过,吃鱼骨头可以补钙呢。”我又接着问。
“那时候是因为家里人太多,平时又很少吃鱼,剩下的鱼骨头当然舍不得扔。”奶奶一边收拾着餐桌上的残羹剩肴,一边漫不经心地说。
我恍然大悟。原来,奶奶并不是真的爱吃鱼骨头,只是她心疼儿孙,宁可自己吃剩下的鱼骨头,也不会去夹一筷子新鲜的鱼肉。
奶奶的话,不由得让我想到住在乡下的母亲。每年的寒暑假,我放假回到乡下时,她总会做很多好吃的菜,比如她封存了半年的干鱼、腊肉,还有红薯粉,豆腐。在缺少鱼腥的年代,红薯粉、豆腐都可以算是很好的食物。我不知道这些东西她喜不喜欢吃?只记得,每次回到家的第一天,面对着满满一桌子丰盛的饭菜,母亲只是象征性地夹几筷子,并不多吃。如今想来,那些食物肯定也是她爱吃的,所以她才会不辞辛劳地做给我吃。她正是用这样的方式,向我这个长年不在身边的女儿,表达她内心深藏的母爱。
“心心相印”的游戏结束后,女儿为我们的“默契”感到诧异,她甚至问我:“你不是最爱吃梨子吗?每次家里的梨子都是你吃的。为什么你的答案是芒果和香蕉呢?”
我笑了笑:“我是喜欢吃梨子。梨子可以降火嘛!再说了,你们都不爱吃梨子,难道让我把梨子扔掉吗?”
女儿似懂非懂,我也没有过多解释。也许,等到她也成为母亲的时候,就能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了!
2011-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