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4217|回复: 48

【2011汇展】一块砖散文选:山路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17

95

主题

2749

帖子

5169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5169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 2011-11-24 18: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一块砖- 于 2011-11-24 18:17 编辑

               1、山路
               2、体验,是享受,更是快乐
               3、老街
               4、遗像
               5、我眼中的“特殊人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7

95

主题

2749

帖子

5169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5169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 2011-11-24 18: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块砖- 于 2011-11-24 18:18 编辑

         这次到阳新枫林镇参加“坐爱枫林”征文笔会,让我看到了一个崭新的阳新,特别是阳新的枫林镇,那里的变化一日千里,让人刮目相看,我们每到一个景点,都有共同的感触,要写的简直太多了,我眼里,对山路的变化,无不赞叹!
                                                                                   ——题记

                                                                 山   路

       枫林的山路,或许在这大山里,是少有的靓点,它三弯九转,远看就像一条长龙,在崇山之间盘绕蜿蜒。

       深秋的太阳依然感觉那么燥热,小车行驶在枫林的山路间,两边群山起伏,遮住了外面的世界,山上的苍绿遮掩了秋天带来的枯秃,群鸟穿插山与路之间,不时地还听得见鸟的鸣叫,虽然山路早已失去古老气息,但树荫却让山路的那端景点愈加奥秘。

      望着蜿蜒的山路,我突然陷入沉思:挑担的山民,脚下坑坑洼洼,斗折蛇行;一对老人在泥泞中奔走,他们来看嫁到山里的女儿;儿子搀扶老母,艰难跋涉,到十几里外医病;拖拉机的轮胎在泥坑里不停的打转,仍然无法摆脱困境;布满沧桑的山民望着果实一声叹息,满脸忧愁……茅草拦道,尘落裤脚,条条山路没人能写尽章篇,也没人能道出其深浅,然而,只有山路自己明白,古老的崎岖盘曲,让许多山村萧条,更昭示着沦桑的岁月。

      车窗半开,缕风吹进,身心随车起伏,眸中的景象,仿佛一派仙境,山路似柳腰在纵情摇摆,掭顺泥土的杂乱无章,我于是遐想:秋天的夜晚,山路是恋人幽会的公园,曲曲温婉缠绵的恋歌,像一串串珍珠撒落在山路,使得殷勤的爱情在这里出生、发育、结晶;鞭炮的烟雾笼罩着山村,婚嫁彩车的后面给山路留下了缤纷的斑斓;脚穿皮鞋,行于山路,即便雨天,也不怕污泥沾染;老人携伴之手,在黄昏下慢慢踱步,回忆逝去的年轮......今非昔比,乱杂的山路已经被水泥替代,露出了它的丰姿,闲不住的山里人,依然在记忆的山路上奔忙,使依山的村庄时时飘出欢乐的笑语。

      埋掉沉思,留住遐想,让画面跃入眼前:天高气爽,浮云流逝,在蓝湛的苍穹下,四周的群山显得低矮,云层时而下扑,山村彰显朦胧,我对炊烟特别独钟,是因为想用相机去抓拍原始的画面,农田的稻谷早已收割,稻粧依旧金黄,溪边的草,是老牛的美餐,还不时地发出“饱懿”,汽车的喇叭惊醒了林中鸟儿的甜蜜,山里人哼着小调,把朴实的梦滑落在山路上,放学了,孩子们背着书包在山路上嬉闹,我真为他们的安全担忧,巨石下仍不屈向外延伸着的小草和山崖间倔强生长的小树,用生命的毅力战胜严寒,年复一年。村庄在不断更新,可有的老屋依旧留存,或许是山里人对老屋有着特别的感情,才保持了它原来的面目,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增加了枫林人对山路的意识,山路的变化,山村的变迁,无不让我心灵震撼,我不由自主地惊叹,穷则思变,就是致富的硬道理!

      虽然,山路远远比不上喧闹城市里用霓虹灯充斥的宽阔大道,可它有着本质的淳朴,每一条山路都是一部“四书五经”,它记载了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得失荣辱,祖辈们给山路留下了清晰的轮廓,枫林的山路,更是凝聚着几代人的心血,遗憾的是,小车一直行驶,我没能拍下一张照片,不然,那气势磅礴的山路,定会让人刮目相看。路无完路,枫林的山路不算宽,会车时有着诸多不便,但,枫林的儿女,内心充实,在这山路中,一定会让枫林有着美好的憧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7

95

主题

2749

帖子

5169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5169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 2011-11-24 18: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块砖- 于 2011-11-24 18:19 编辑

                                                         体验,是享受,更是快乐!
                                                                        一
       丁字路口,106国道显得“繁忙”,东来北往和南出的车辆,川流不息,一片混乱,警察不得不驱赶占道的路边车,目的是要有个畅通的环境。“玩家”的手机刚放下,只见白色面包车朝我们驶来。

    我看了看时间,7:40分。“立秋”还没几天,太阳已经渐渐发白,哥几个的额头留下了汗迹,“新荷幽幽”的秀发早就“吻”在了脸上,幸亏是在荫处,不然,大家的衣服很快就会贴在身上。

    打开车门,热量一下被车内吸收,“心静自然凉”,脑里瞬间掠过。平坦的道路让车奔跑,我不怀疑司机的技术,慢慢地,车内温度开始下降,我这才感觉到空调的效果。

    梧桐树的遮荫没起什么作用,我在靠左窗的座位,享受着太阳的光芒,忽然间,湖水的荡漾,湖堤的柳树,还有那座被钓者称之为路人的“死亡塔”,竟让我浮想联翩......遥远,早就成为历史,而我,又何尝不想让青春再来?猛然彻悟,只有此刻,才是最现实。

    拿出望远镜,对着远处了望,因车速,所有物体只是闪闪,这时,前面女子回头一笑,“好面熟”,曾经在哪个山头见过,美妙而婉转的歌声袅袅余音,却原来,是肖老师。递给她望远镜,她似乎很认真地看着窗外,我在想,她能看清什么呢?当然,年龄的差异或许会有不同的眼光。“小佛”从肖老师手中抢过望远镜,“大佛”连声训导:“小孩子要懂礼貌”。虽然我的孙女都已4岁,但,对儿子的教育和责任,做父亲的岂能忘记。

     路,不计于长短,应该说,有了心情,路即短,没了兴趣,路也长,我此刻的心情早已与快乐和奢望交融。本来的兴奋应属于坐车的人,也不知为什么,司机却兴奋的不得了,两条道路,他糊涂地朝前开以为是道宽路直,可我们,谁也不知道到底走哪条,如不是用手机联系,冤跑的路程远不止一公里。

    军垦农场的水泥小道,两车相交只剩下不到30公分的距离,我突然想起许多年前到这里围湖造田的情景,方块的田,窄窄的埂,一望无际,那时,又有谁能想到我们今天要走这条不宽之路呢?谁也想不到,这水泥小道许是后来为提高经济效益重修的吧,我不因道窄而埋怨现在,也不因遗留去怨恨过去。

    脚踩带泥的小路,两边的大棚,周围被尼龙网牵着,热浪直涌,带起的泥巴糊满了裤脚,整个心情一下被搞的意乱,“三峡妹子”解释:“昨晚下了一场暴雨。”难怪泥泞。白色塑料形成的半圆紧紧相依,严实地把大棚笼罩,湿气因空气蒸发,形成的水珠暂时不会从塑料上掉下,我试想,如果从高处朝下看,那茫茫的白色塑料不正是严冬残留的一片雪吗?春来了,雪化了,但景观仍然存于我的脑海。

    葡萄,确切地说是提子,红的、紫的、青的、大的、小的,串串垂下。之前,老板已经向我们详说了每种提子的价格,坦率地讲,农场的比市场的要贵的多,如果只因价格的高低和炎热的高温,我是不会前来的,而我,图的是一种氛围,一种人缘,一种在家里享受不到的快乐,我和“湘新武”如是说。我不因提子的个大和透红而诱惑,只因它外表的色泽而引诱,这果实,可谓“水晶明珠”。虽然衣服已被棚内的热气湿透,品尝提子的欲望禁不住我的垂涎,我摘了,摘下了一颗硕大又红的果实,不是很甜。我不想去过问多吃提子是否对人体有无益处,只知道在我们进园前每人交了10元钱的场费,那是租赁剪刀和品尝果实的钱,所以,不管青红紫,大与小,我无一不尝,尝,是有节制的,而不是撑。

    尽管棚内的温度可以让人享受“桑拿”,但黄石“垄上行”的朋友在棚里却对高温置之不理,他们坐在地上,高唱红歌,豪情满怀,一个吹着哨子,指挥大家有序不乱的中年人,更是精神抖擞,我想,他可能是这次“垄上行”的指挥者吧。而我们,没有经住炎热的考验,纷纷出棚在树荫下纳凉,眼中的一切,我不禁想起“国防基地”的那一幕......这中间的原因让我真正明白,组织和非组织的重要,虽然我们扛了东楚的大旗。

    串串提子在剪刀下溜进了塑袋,很沉,我感觉有七、八斤,但我的心情远远超出沉的斤两,是喜,同时也是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7

95

主题

2749

帖子

5169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5169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 2011-11-24 18: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块砖- 于 2011-11-25 09:43 编辑

                                                                                二

     “三峡妹子”引领面包车顺小道向外慢慢驶去,忽然,一个不大的荷塘吸引了我们,在大家的要求下,司机把车停靠树荫,躲在树叶的知了在不停地鸣,也不知为什么,看见满塘的荷花,大家的心境好像有了一丝凉意,于是,纷纷下车,举起手中的相机......

       眼前,绿叶满塘,荷花争艳,莲蓬低垂,不知名的野草根深塘边,底下有道栅子拦住了想要采摘莲蓬的手,越是这样,渴望越急,“小佛”尖起嗓子:“爸爸,看那,好多莲蓬。”看架势,他还真有点迫不及待,可“佛”呢?对此无动于衷,因为他体宽身胖,怕热。我站在路边,向周围观察,除了荷塘,右边是座小山丘,大小不一的树木成荫,一间房屋坐落在丘边的一角,似乎有人在门口忙着,拿出相机,对着满塘的荷叶顺手拍了几张拙照,当作不虚此行的纪念。围着荷塘走了半圈,大家始终无法接近想摘的莲蓬,一因没有可下脚的地方,二因又怕泥水湿了鞋,最重要的是水里免不了吸血虫,就这三点,又有谁为了几个莲蓬而“奋不顾身”呢?没有。我们的举动被对面的主人看见,他连连招手,说是山丘上有条路可以走小车,转头,我们顺着石子铺的山丘小路向那间房屋徒步而去。

       小屋前的树下,一张大塑料布上堆满了快要晒干的莲米,树荫遮住了阳光,我为主人的做法而纳闷,正想问时,我突然想到,太阳是随着时间的逝去而移动,中午了,太阳当顶,莲米怎会得到阳光的暴晒?从果棚出来,T恤衫还贴在身上,一个简单的答案,却让热的原故锁住了大脑,真是“晕”。看着黄底带黑的莲米,我于是问主人:“把莲米晒这么干,你们有剥皮的器具吗?”答:“莲米晒干后,有人来收,再送到安徽。”从她的话中得知,本地没有剥皮的器具。

       尝了新鲜的莲米,又问了价格,男主人帮我们去摘莲蓬,站在荷塘边,举起相机拍了几张网友高兴的镜头。荷塘对面是两个大小不一的水塘,举目望去,大塘约八、九亩,小塘不到2亩,我问身边的女主人这塘里放养的是什么?她说:“小塘里养的是泥鳅,大塘里养的是鱼。”我又问:“效益可好。”她接道:“如果不发大水,多少有点收益。”可能我和“三峡妹子”的问话太投入,女主人情不自禁地向我们讲述了她的身世和家庭状况......

        男主人差不多摘了半袋莲蓬,塘泥沾满了双脚,我不禁担心他是否会染上血吸虫病,可女主人说没事。饱满的果实,无疑是主人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才有今日的丰收,望着这片诱人的荷花,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诗句顿时涌上心头,虽然双脚塘泥,换来的是喜悦的自豪,虽然清贫的生活,得来的是安稳的日子,面对这一切,我们满足吗?

     “玩家”付了款,进小屋去找塑袋,可主人却把莲蓬照旧原装,胸前吊着相机,肩驼半袋莲蓬的“春雨”,看上去有点滑稽,不,应该说是一种姿态,一种助人为乐的姿态。“枫版”的雅兴未尽,不时地回头张望,除了相机,他也许还想用脑海把这荷塘记忆,小“佛”呢?在塘边亲手摘了几个自己喜爱的莲蓬,返回的路上,我们聊逗:你还没付钱,赶快把莲蓬送回去,不然人家要来抓你,无声的默认,他边走边回头。

       餐馆的空调比车里强多了,几分钟后,大家身心清凉,经过阳光的“灼烤”和心情的激动,每个人的脸上绽放出红光,同样的经历述说着同样的感受,晒过,累过,渴过,怨过,喜过......遇到焦点时,有的甚至兴奋,总之,无话不谈中露出其乐无穷的滋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7

95

主题

2749

帖子

5169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5169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 2011-11-24 18: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中饭后,刚过1点,有人提议,顺便去参观下龙港“鄂东南特委遗址”和龙港“老街”,大家一致赞同,可餐馆老板说,中间有段路正在修建,路况极差,反正时间还早,慢点行驶没问题,于是,和面包司机商量,他答应了,当然,作为网友的司机,“土地主”更没二话。

      吃饱喝足了,同时还得到一件咸宁论坛赠送的“文化衫”,在空调下,身体得到充分的放松,疲惫被驱赶,脚刚踏进车里,绝然不同的两种感觉不由地从心里发出,仿佛就是两个世界,我非常清楚,这只是暂时的煎熬,车一发动,尽管车的空调效果不好,起码给心里带来安慰,总有点凉意袭身,不管怎么说,我们坐车的多少可以再休息下,可司机,却要集中精力,掌握方向,迎接他们的将是那段据说难以行驶的路。车在平坦的路上已经行驶了近一刻钟,酒喝多了的,迷上眼睛随车晃动,而我的视线始终放在车的前方,司机要谨慎小心,乘客要甚微留意,特别是在环境较恶劣,且车内空调效果不好的情况下,更要保持平静的心态,让条件带来的烦躁有的放矢,很快,我看到前方来的车辆在缓慢的扭动,我们的车就要踏进凸凹不平的路段。

      一条公路分上下,差高30公分,上方的一边堆满了石块,大车不能走,小车刚勉强,会车的地方带点斜度,但间距很长,想要顺利会车,只得有一方暂停,仅如此,有的车辆还是擦了底盘,我们的司机为了保证时间,没在下方的路面行驶,而是直接沿上方前行,当车驶到中段时,只见一辆大车已经倾斜,车厢和另辆车厢“亲吻”。上方的路面也不是那么顺畅,石块的影响,经常受阻,没法,只得下车搬开碍石,就这样,总算过了这段颠簸的路。

      龙港,资料可查,地处鄂赣边界,南依幕阜山脉,北濒富河上游,交通便利,物产丰富,山川毓美,人文荟萃,是湖北省东南边陲的历史名镇。我们的车停在“鄂东南特委遗址”附近,踏进大院,草木清幽,树荫成片,彭德怀雕像立在花岗石上,表情严肃,目光炯炯,一代伟人的丰功伟绩让龙港人民永远缅怀。

       当工作人员打开“革命历史纪念馆”的大门,首先映入眼中的是那些被保存下来的烈士遗物和革命文物,一向玩世不恭的我,此时肃然起敬,没有讲解员,这样也好,我可以慢慢地背手细看。红底金黄字的早期入党誓词,虽然只有短短的24字,但已充分说明那个年代对发展党员的严格性和要求党员对纪律的严肃性,无数次的运动与考验,见证了广大党员对革命的坚定性,残酷的斗争锤炼了革命志士的意志,为人民,为生活,他们甘洒热血写春秋。

      陈列柜里,一把军号静静地躺在军旗旁,军号铜锈般般,号角和手柄已经变形弯曲,唯独不见两根红带,从军旗的工艺看来,很明显是后期制作,属赝品,但,这不能说明当年就没有这面旗帜,也不能抹杀这面旗帜对广大民众的影响与召唤,在陈列柜旁,我有点痴呆,仿佛看见和听见旗帜的招展与号声枪声,浮想联翩让我禁不住点燃一支香烟,我违规了,静静地思索,我始终无法跳出状态。。。。。。如果再去描述军号与军旗,显得多余,我想,只要上过小学的人,都会知道它们的历史意义。

      这是当年红三军政治部发布的一张“国民党十大罪状”,罪状里的第五条,“军官克扣军饷,不顾士兵死活”,又让我禁不住和现实比较,对“十大罪状”的严惩不贷,民众举双手,有了民众的支持,政府执行的力度加大,再多的恶人也无逃之夭夭之地,可现在呢?

      因时间关系,“防空洞”我们没去,路过“烈士陵园”,长长的台阶也不知有多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7

95

主题

2749

帖子

5169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5169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 2011-11-24 18: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

     我去过不少“老街”,唯独没有向龙港的“老街”这样新旧分明,从头到尾都是战争年代遗留的“旧址”,再就是破烂不堪的“阁楼”和新建的小楼,没什么“特色”,或许说,“老街”的特色就是那些“旧址”,这是人尽皆知的。

     重庆的磁器口是老街吧,如果去过,那里的“三绝”:千张、麻花鱼、毛血旺,你吃了,肯定回味无穷。贵州六盘水的屯溪老街,“毛豆腐、水蕨菜、火腿肉”有着独特的风味。在广西的时间算是呆的最长,对苍梧老街的印象也是最深,记得我曾写过一篇有关“老街”的文字,在里面,我是这样描述的:“它由三条分街组成,每条分街中间都有一排旧式楼房隔离,左边是“凤岭街”,中为“峡顶街”,右边是“黄金堂街”,三街一并,正好形成一个“川”字。三条小街各有不同的特点,便于人们所需,老街没被新街的气势所压倒,仍然保留原有的风格,尽管它不如新街气派,看上去破烂不堪,但,它却是这里的人们的休闲场所和购物的‘乐园’”。回头再看看龙港的“老街”,与其一比,不就一目了然吗?

       先避开其他不谈,就简略说说现实中的龙港“老街”吧。

    首先,映入眼中的是一条弯曲的小巷,两边的房屋新旧间隔,一个木质凸形五角星嵌在两个陈旧的木窗中间,其中的一个无窗扇,另一个窗扇上的塑料布早已残缺,类似,两个窗上的框不知去向,川梁上的护层有的已掉落,墙上更是伤痕累累。当年的许多“旧址”或许受到“史无前例”的冲击,溃烂的伤口再撒上一把盐,岂不更加疼痛,“哭泣”的声音怎能不越来越大?仅举两例,足以见证“老街”如今的面貌。

     当然,“老街”是古镇,它不仅历史悠久,更具有光荣革命传统,革命先辈的遗踪遗迹,让后人缅怀。有资料可查:“老街,坐落在龙洪河畔,西龙港新街道相邻,街道长800余米,宽5米,青石板路面。两旁全为青砖布瓦二层楼房,一进数重。店铺前均砌有2级石台阶,店面为红漆门板和地板。街道蜿蜒曲折,市面古朴典雅,是江南古镇的缩影。据《阳新县志》载,龙港老街的雏形,始于元代末年;明代鼎盛,称龙川市;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55年),清朝政府在此设龙港巡检司,改称龙港市。清末明初,龙港街店铺鳞次栉比,旗幡招展,拥有商号、作坊300余家,甚是繁华,故有“小汉口”之称。土地革命时期,鄂东南苏维埃政府,共青团鄂东南特委、鄂东南政治保卫局、鄂东南总工会、鄂东南工农兵银行、鄂东南红军招待所、红五军司令部等17个党政军机关均设在这里,被称为“小莫斯科”。如今,这些革命旧址保存完好,故人们又称龙港老街为“革命旧址一条街””。由此可见,当年的“老街”一派繁华,气势磅礴。

    “老街”的房屋,基本上都是木石结构,不少已经废弃,剩下的大都墙面斑驳,几乎有点摇摇欲坠,新式房屋和老式古屋极不协调,虽然有的外表被白灰粉刷,中国人民银行、红军医院、鄂东南总工会等,看其焕然一新,内在不屑一顾,表里不一的现象,毕竟少数,多数的,已经面目全非,据当地的老人介绍,原来,老街的路面本是平整的石板,光滑无比,还泛着微微淡青色的光泽,“史无前例”的爆发,好生的石板瞬间消失,此后,路面的石板被一种“老水泥”代替至今,明显凹凸,望着今日的“老街”,令人惋惜,老人不免发出了几声叹息。

    有趣的是,我在“老街”的街头,看见一个“犀利哥”,为了拍张成功的照片,我递给他一支烟,让他做个表情,他居然还真的很听话,做出了我想要的姿势,这动作很趾高气扬,我在想,他除了乞讨和流浪,是否还有其他思维?

    时光在缓缓流淌,于龙港,或许我是一个过客,只是行色匆匆,不解其真像,只有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居民依然守着,勉力维持着老街最后的生气,真的好希望龙港的“老街”再现青砖素瓦,木窗小景,小巷幽深,恢复和保存当年原貌,还历史片段,让人们找到“老街”的记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7

95

主题

2749

帖子

5169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5169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 2011-11-24 18:5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块砖- 于 2011-11-24 18:58 编辑

发个帖老是审,让我兴趣锐减,审来审去审什么,也不是新人,这就是我很少上“东湖社区”的原因之一,再这样下去,人气更不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35

主题

782

帖子

1004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004

IP属地:湖北省黄冈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冈市 2011-11-24 20:36:14 | 显示全部楼层
佳作,每篇都是值得我学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

50

主题

1697

帖子

2334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334

IP属地:湖北省十堰市

发表于 湖北省十堰市 2011-11-24 20:41: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块砖- 发表于 2011-11-24 18:52
发个帖老是审,让我兴趣锐减,审来审去审什么,也不是新人,这就是我很少上“东湖社区”的原因之一,再这样 ...

反正那崎岖的《山路》,环绕在崇山峻岭间,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走着。审出来还是你的风格,怕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

30

主题

345

帖子

487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487

IP属地:湖北省黄冈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冈市 2011-11-24 21:04:4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辣的文字,百看不厌。篇篇精品啊。仰视路过一遍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