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开方抓药”打造长江经济带的“钢腰” 省-委、省-政-府在决定中提出,把荆州建成湖北长江经济带的“钢腰”、长江中游明星城市,成为湖北构建中部崛起战略支点的重要支撑。并提出了“构筑大交通、培育大产业、建设大城市”三大任务,“坚持交通先行”、“坚持产业突破”、“坚持创新驱动”等5条基本原则。 在发展目标上,坚持“三步走”,力争“两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跨越”,努力把荆州长江中游重要的农产品加工基地、精细化工基地、机械制造基地、高技术产业基地、综合商贸物流基地、文化旅游示范区和综合交通枢纽。 针对荆州“腰软”,省委、省政府不仅开出了药方,还给出了若干“名贵补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让荆州的腰尽快地硬起来。 ——十二五期间,省财政每年出资1亿元、累计出资5亿元,发起设立“荆州产业发展专项基金”,重点支持荆州四大千亿级产业发展;省政府连续5年每年拿出1亿元的专项资金,用于解决荆州市直和各县市区国有企业改革遗留问题。 ——实施财政激励政策。从今年起,将荆州市税收超过2010年考核基数按比例上缴省财政部分,连续10年全额奖励给荆州市,用于弥补历年财政赤字和国家扩内需建设项目的地方配套资金。 ——优先扶持荆州市培育后备企业上市、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票据。省财政向荆州新增借款1亿元,向所辖各县(市、区)分别新增借款2000万元,用于壮大政府控股担保公司资本实力。 ——对荆州建设“四基地两区一枢纽”涉及的重大项目建设用地优先纳入省级专项计划指标优先解决。 ——将投资总额3亿美元以下鼓励类、允许类外商投资项目审批权限下放给荆州市。凡住所在荆州市且由荆州市登记管辖的企业申请冠用省名的,委托荆州市工商局核准。 ——鼓励荆州古城人口外迁,对安置外迁人口的新建住房享受保障性住房补助标准,给予每平方米300—400元的财政补助。 到2015年,荆州全市生产总值力争达2180亿元;到2020年,荆州全市生产总值达5680亿元,是现在的5倍以上。届时,成为长江经济带上“钢腰”的荆州,将可以豪情万丈地把“木板腰”扔到长江中去。 荆州在历史上失去过某些机遇,现在已迎来千载难逢的机遇。 振兴荆州,已如箭在弦。 举全省之力助荆州“壮腰” 推进“壮腰工程”,振兴荆州,在省直各职能部门中已引起热烈的反响。26日,18个省直部门或企业带来了助力荆州“壮腰”的菜单,以下为部分内容。 1、省发改委 制定了《加快荆州振兴三年实施方案》,编制了《加快荆州振兴重大项目库》,遴选了基础设施、先进制造、农业水利等6大类重点项目,推动荆州大发展。 积极争取将荆州纳入促进中部崛起规划,成为“两纵两横”中长江经济带的重点发展区域;积极争取批复荆州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发改委即将批复;支持荆州成为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范围。 2、省财政厅 完善对荆州市财政扶持政策和机制;加大对荆州财政转移支付支持力度;增加对荆州财政专项投入。 3、省国资委 推动央企投资荆州。今年协助荆州市成功引进中石化、华电集团等6家央企,计划在荆州投资7个项目,投资363亿。 4、省国土厅 与荆州签署了《振兴荆州合作备忘录》,重新确认荆州市2020年建设用地总规模,比原计划增加了1.7万公顷。 5、省交通厅 与荆州签署了《加快荆州交通运输发展合作协议》,全面推进荆州立体交通网络形成。 6、鄂西圈投资公司 在荆州启动“洪湖岸边是家乡”湿地生态旅游城等项目,目前已投资近4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