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1
少尉
 
- 积分
- 1199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本帖最后由 桃花客 于 2011-12-2 09:23 编辑
最近在网上看了一部外国名片《天堂影院》,一时浮想联翩就自然联想起我们以前看电影的情景来了。
以前小城的人们最好的娱乐活动就是看电影,虽说当年看场电影票价也只是一毛钱一张,但大多数生活在低层人们还是舍不得的,好在县城中心的大西门广场偶尔放点免费电影,这是遇上有重大节日或者有什么喜庆活动。那时候的人并没有什么通信工具,但放电影的消息总是传播得很快,人们奔走相告就像过节一样高兴的嚷着快点吃饭去占位子,夏日的太阳还没有落山,小城的人们就早早的聚集在幕布前面了,少年儿童们总是急不可耐的问大人:这电影怎么还不开始放啊?有人回答说,要等这太阳下山天黑下来才能放。孩子们恨不得具有孙猴子一样的本事,伸手把太阳按下山就好。住在广场附近的居民不少带了小凳子,但绝大部分空手的是席地而坐,就连广场上的篮球架、周边大树伸出的粗壮的枝杈上也坐了胆大的儿童,还有的实在是找不到更好的位置,就只得站在幕布的反面看,那看起来全是反的,如电影中汽车本来是向左开的,你就看成是向右开,电影中的人全是左撇子,不过并不影响电影效果。
那个年代能到电影院里舒舒服服的坐着看电影就是一种高级的享受。
县城里为数不多的几个电影院,一来新电影就得跑片子,一个小伙子骑着自行车,车后带有一个像邮递员的挂袋里面就是装着影片的圆铁盒子,我小时兜里没钱能进电影院看电影的机会不多,所以我对在电影院工作的人就非常羡慕,老是幻想以后长大了参加工作最好是到电影院,哪怕做一个骑车跑片子的也行,那就可以天天看免费电影了。
七十年代末,一大批打入冷宫的电影重新拿出来放映,我已经从农村返城进了一家工厂当学徒,虽说工资不高,但看电影的钱是绰绰有余的,我就看了不少的老电影,总算弥补了少年时的缺憾,只是有时为买不到票而发愁,记得有次放《刘三姐》,我们车间的几个同事都没有弄到票,我心里就像猫抓一样难受,怎么办呢。我的师傅姓柳,当过兵长得英俊魁梧,他一直对我关爱有加,见我可怜巴巴的样子就安慰说不要紧,你去打听一下今晚七点的电影票是什么颜色。我把什么颜色告诉他后,他轻松一笑掏出一个日记本翻开了,啊!原来里面夹的都是一张张过期的电影票,这大概是以前看电影时没有撕破的,有的只撕了一个小口子,他挑出两张问是这个颜色的吧!我肯定的回答是的,不过,这票背面的时间可不对呀,万一查出来了怎么办?师傅用肯定的语气说:没事,到时间你就跟在我后面走。我还是害怕得要命,但看电影的欲望又战胜了害怕,到了放映的时间,我就跟在他后面,那天晚上人真多,聚集在电影院门前的人们就像一条缓缓流动的河,人高马大的师傅走在前面脸不变色心不跳,走到入口处将手中的票朝守门人手中一递就大大方方的进去了,走在后面的我也许是做贼心虚心里紧张极了,那个负责检票的中年人绷着脸问票呢?我心里怦怦直跳,只得把捏票的手向前一伸,又怕他看出来了,突然灵机一动把票揉成团递给他,我猜想当他费力扒开纸团时看出假票时我就进去了。其实,我的担心是多余的,那人根本就没有再问什么,因为人太多,他又开始收后面人的票了,我不想进去还不行,一下子就被后面的人流给强推进去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