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中尉
开心笑痛快哭
 
- 积分
- 2382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1-12-4 11:4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武昌县“十景”
鄂州市从公元221年到1913年的近一千七百年时间里,一直叫做武昌县。故老相传,明清时期武昌县有“十景”。这“十景”名字从一排到十,听起来很顺溜,有十全十美的意思在里头。
是哪“十景”呢?它们今天还在吗?
一古楼。古楼又称南楼、谯楼、庾公楼、庾亮楼、玩月楼、鼓楼,晋代刺史庾亮曾在楼上赏月。诗仙李白有《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一诗,使南楼尽得风流。风雨千年,古楼依然屹立在市区古楼街北段,现在是我市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宝塔。指的是文星塔和凤凰台塔,都始建于明代。《武昌县志·卷九》载:“文星塔,在县南门外,即俗称南门塔。明嘉靖中知县谌谦与教谕朱瓒筑。”文星楼经过历代多次修葺,至今耸立在南浦路与文星路交汇处,为我们今天这个充满现代气息的城市倔强地保留着一点古朴。“凤凰台塔,在县东门外,今称东门塔。明万历初知县李有朋建。相传昔有蛇怪,雷击之,并揭塔尖去。”凤凰台和东门塔在上世纪下半叶建设化肥厂时炸毁,思之令人扼腕。我市现在在原址附近建有东塔路。
三眼桥。即百花桥,“在县南文昌门外,通学宫路”(《武昌县志·卷二·津梁》),因桥有三眼,故名。三眼桥原址在现滨湖小学附近。已废。
四眼井。四眼井位于古楼南数十米,又称寿井。《武昌县志·卷九》载:“寿井在县益家桥南。宋嘉定间,县尉邹应博置,四眼铁般一,铁莲子形栏四。尝与人曰:后当有登高位、掇巍科、享上寿者。”交代了四眼井的建造者和名称由来。
五家巷。即邬家巷,在市二医院东侧,数百年名称未变。
六大坊。《武昌县志·卷三》上说,“城乡旧置坊”,坊相当于现在的村委会或居委会。六大坊就是县内比较大比较有名的六个居民小区,具体名称现在不可考。
七星塘。有一种说法,七星塘是县城内的一方水塘,因为在晚上的时候能清晰地看到北斗七星倒映在水塘中,所以称为七星塘。这实际是一种望文生义的解释。《武昌县志·卷二·水利》有明确的记载:“七星塘在县城内,明万历初知县李有朋挑浚以镇邑之火灾。东门为熊家塘,南门为严家塘,小西门为邬家塘,旧分司前为张家塘,庾楼右手为胡家塘,谢家巷为方家塘,后街为太平桥。”可以看出,七星塘实际是县城内星罗棋布的七方水塘的统称,而不是一方水塘的名字。随着城市的发展和自来水的使用,七星塘作为消防用途显然已经完成了它们的历史使命,现在城区已经看不到一口水塘了。
八卦石。《武昌县志·卷九》载:“八角石在县治南街中,石分如八卦。后作土地祠于其上,石不可见,而祠犹称八卦石云。”据已故的荣广大师说,八卦石原址就在建设街与南浦路交汇处原红霞商场墙根。现在八卦石对面的小商品市场就以八卦石为名。
(注:转载,非原创,作者不详)
九曲亭。九曲亭位于西山九曲岭,又称为苏子亭、怀苏亭、怀坡亭。《武昌县志·卷九》载:“九曲亭在武昌县九曲岭,为孙吴遗迹。宋苏轼重建,苏辙有记。”苏辙《九曲亭记》给予九曲亭极高的评价,说“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历代九曲亭屡毁屡建,一直是鄂州著名的景点,文人题咏颇多。明清时期,“苏子遗亭”更是武昌县最副盛名的八景之一。
十字街。南北走向的古楼北路(原县治前南楼正街)与东西走向的菜场路(考棚街至小西门)相交成正十字形,称之为十字街。十字街仍在,我市现有十字街菜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