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9
少尉
 
- 积分
- 1738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近期,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汉口码头》被《武汉晚报》连载了,引起读者的热议和好评。
《汉口码头》以辛亥革命前夕至抗日战争初期武汉沦陷为历史背景,以武汉大码头、汉正街为主要舞台,以从码头工人成长起来的一代杰出汉商黄天虎为主线,生动地反映了汉口码头及武汉在近40年间所发生的风云变幻和波澜壮阔的革命战争。深刻揭露了各阶级、各帮会、各商贾以及外商与汉商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揭示了辛亥革命武昌首义之所以发生在武汉的历史根源和必然性。
小说详细描写了反清义士之子黄天虎在家门惨遭不幸之后,跟随花鼓戏班乘船流浪到汉口码头谋生,从码头工人、茶庄货栈伙计和俄商洋行学徒,一步步成长为茶商老板的艰难奋斗历程,讲述了他和戏班名旦小莲、茶商老板女儿蔡雪、俄商公主娜佳三个姑娘之间的爱情友谊、悲欢离合的故事,表现了他侠肝义胆,见义勇为,诚信经商,匡扶正义,敢作敢为,开拓进取,勇往直前的丰满艺术形象。
作品还描写了蔡家、刘家、俄罗斯茶商三大家族围绕着茶叶资源、装卸码头、行销市场等方面发生的纠葛碰撞和争斗较量。刻画了茶商蔡瑶卿、蔡三爷、刘钦云,俄商伊万若夫、谢廖沙,以及祝掌柜、妓女菊姐、米粉店巧妹、商霸帮凶麻哥、工头秋秋、叛徒憨子等人物的性格和各自的命运,浓墨重彩地塑造了辛亥武昌首义义士刘祥云,码头工人出身的共产党员吴哥、黑子等英雄形象。
《汉口码头》的故事发生在晚清民初之时,经历了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北伐、八七会议直到抗日战争的爆发,日本军队占领武汉。整部作品故事情节曲折、起伏跌宕、矛盾重重、高潮迭起、荡气回肠,以恢弘的气势、宏大的的场面再现了汉口码头及老武汉的楚风汉韵、风土人情、和人生百态的历史画卷,弘扬了湖北汉商每逢事关民族大义之时,表现出行侠仗义、不畏强权的民族气节,表现了湖北“开放、包容、侠义、敢为天下先”的“九头鸟”精神。
此书的作者董宏猷和钱五一先生,皆与武汉长江和码头有着历史渊源,钱五一年轻时曾在长航工作过,也算是一个“老码头”, 董宏猷先生更是地地道道的“老码头”。
据董先生说:“我生在武汉,长在武汉,我的家族的命运,我个人的成长史都与汉口、汉正街、汉口码头、租界,与武汉的历史变迁紧密相连,息息相关。”
董宏猷的祖辈在清末民初时,从咸宁山区下汉口,进城求学打工,在汉正街经商;而他从小就在码头上勤工俭学,拿着纤绳,帮码头工人拉板车,整日与粗犷豪爽的码头工人厮混在一起。这样一段难忘的生活经历,一直萦绕在他的梦中,成为了他一辈子丰富的创作源泉。
这次,他与相识了三十多年的老朋友钱五一先生,终于有缘践行前约,合作完成了长篇巨著《汉口码头》,圆了他们的一个梦想,也为世人提供一份营养丰富,别具一番码头风味的精神食粮。
年轻的读者可从鸿篇巨著 《汉口码头》中,了解武汉那段辉煌的历史和码头文化,在武汉生活过、历经沧桑的老年读者,也能从中找到已被尘封的记忆,或许还可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图片:码头2.png
*附:
武汉大学出版社《汉口码头》购书热线:027—68756014
*武汉大学出版社是国内外闻名的优秀出版社,一直坚持以社会效益为先的原则,坚持为广大读者出精品图书,出“绿色环保”无公害的精神食粮;同时也为作家和有志于著书立论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即策划、设计、出版、宣传、解读、答疑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