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荆州市中心城区段若经整治后,将重点突出沿江天际轮廓线,景观序列轴和景观控制点及沿江不同角度的景观,如同一幅展开的长卷,有起有伏,韵味无穷。 ◎建设长江荆州中心城区段沿江景观带,需迁占地的居民区、企业等单位,给建设滨江景观带腾地。至今,荆江大堤荆州中心城区段整治范围,住户仅搬迁70%,余下的住户及砂场等企业尚未搬迁,阻力依然存在。 拆迁遇到各种阻力 荆州滨江公园拆迁究竟遇到哪些阻力?“滨江公园拆迁进度缓慢,是因多种原因交织一起。”荆州市荆江大堤综合整治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向记者透露,截至11月12日,荆江大堤综合整治一期工程中,仍有68户居民不同意搬迁。原因是少数居民若让他们搬迁,需还迁比现有的房屋面积大得多的安置房。少数居民要求将违章搭建房纳入还迁安置房补偿面积;也有居民提出,补偿给他们的安置房多出面积不应掏钱购买。 该负责人介绍,除邻江搬迁居民户提出不合理的补偿外,一些外租方与租赁经营户在终止合同前提下,拒绝搬迁,提出要给予前期基础设施投入补偿。一些邻江外租方不但退还给了租赁经营户历年租金,并给予一定的搬迁补偿费用,依旧拒绝搬迁。 邻江部分砂石料、码头等租赁企业尽管与外租方合同终止,搬迁的前提是除给予对前期投入基础设施补偿外,要买设施设备、安置临时工人等等。“按照《合同法》,双方合同到期,租赁企业应自行搬走。”该负责人说,当然部分邻江租赁企业对前期双方认同的评估机构,对资产评估结果认为评估过低,也是不愿搬迁的理由之一。其次,滨江公园拆迁遇阻力,也有邻江地的权属部门配合不力,体现在相关部门领导不重视,未制定与租赁户、企业搬迁方案,也未筹措资金予以租赁户补偿,认为兴建滨江公园与自身无关。 另外,建设滨江公园需要资金投入,目前,融资渠道不畅通,导致邻江同意搬迁的码头、港区新建码头、港区施工进展受阻。  个人利益与拆迁较劲 11月12日,记者在荆州市荆江大堤综合整治指挥部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陪同下,前往滨江公园拆迁现场进行调查。 谢某居住在某公司卖给她的两层简易楼房一楼。谢某告诉记者,单位将这栋简易两层楼,卖给了她及其他9名职工,每户住房面积约30平方米,至今尚未取得“两证”。滨江公园建设拆迁实施后,她的邻居均同意签订了搬迁协议并搬走,现剩下她家未签订房屋征收协议。 按照《荆州市荆江大堤荆州中心城区段(第一期)整治项目房屋征收补偿方案》,谢某属困难低收入家庭,她若搬迁至沙市区南湖路南湖安置小区,谢某可以入住安置建筑面积不小于45平方米的成套房,多出面积不结算差价。 为何不同意签订搬迁协议?谢某认为,她家的现有房屋约30平方米,按照搬迁补偿政策,她家只能分得45平方米安置房,只有一室一厅,一家四口人如何入住? 谢某说,她家未同意搬迁的还有一个理由是,上世纪80年代初,她家在房前搭建了约10平方米的“厨房”,现未纳入补偿面积。若将这间“厨房”纳入补偿,再分得一套五六十平方米的安置房,一家四口人才能居住一起。 谢某称,若答应这两条件,她家立即签订房屋征收协议并搬迁。 记者前行至某单位外租一家砂石料堆场。看守砂石料堆场的一名操外地口音的男子说,因建设滨江公园的需要,砂石料堆场老板“被迫”与外租方终止了合同,而今投资建设在砂石料堆场的固定资产、设备不能搬走,滨江公园建设方应买下这些固定资产和设备;还要安置砂石料堆场的工人,或为这些工人购买失业保险等等。“滨江公园建设,沙市区邻江段需搬迁居民户86户,现已签订房屋征收协议和已搬迁的居民户达67户。余下不同意签订房屋征收协议的原因可谓是五花八门。” 沙市区长江大堤环境整治建设工程指挥部一位张姓负责人介绍,如:个别房屋业主本是一间几十平方米的房屋,提出给予补偿安置一套上百平方米的安置房,还要给经济补偿,否则,坚决不签订房屋征收协议书。余下未签订房屋征收协议书的居民户,近20户居民因私自在房屋前后违章搭建的房屋面积未纳入还迁面积,拒绝签订房屋征收协议。 极个别房屋业主早年已把房屋卖给他人,对方未付清余款,现见兴建滨江公园,公然反悔,并与购房者打起官司;也有居民在邻江地带种菜,见兴建滨江公园拆迁时,提出不但要给予补偿安置房,而且每天给予80元的经济损失,其理由是他每天卖菜收入有80元。也有拆迁户只居住老者,子女们同意拆迁,但子女间补偿产生分歧,导致老者所属的房屋迟迟未签订房屋征收协议书。 荆州区港口码头整治规范工作领导小组一位万姓负责人称,荆州区因建设滨江公园遇到拆迁阻力,不亚于沙市区。他说,早年前,荆州区某公司改制时,将员工的住宿楼也给变卖了,而今这家公司搬迁他地,但这公司负责人称,无义务承担住在宿舍楼职工的安置问题。 同时,相关单位职工见拆迁有补偿,抱团以各种理由,拒签房屋征收协议,不乏有开口需上百万元补偿费者。 学习武昌经验解难 东沙连通工程是武汉市大东湖水网生态水网工程组成部分,为武汉市“两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切入点。该工程由楚河、沙湖通道和汉街组成。未来,东沙连通工程还将是武汉东湖水网与长江连通的一个纽带,也是连接武汉市中北路和武昌滨江商务区的景观带。 上月9日,荆州市荆江大堤综合整治指挥部办公室成员一行抵达武汉市武昌区参观学习了东沙连通综合整治经验。 武昌区政府胡副主任介绍,2009年5月,武汉市大东湖水网生态水网工程通过国务院审批,规划方案出台后,顺利通过招标。当年7月9日,东沙连通工程拆迁工程启动。 经调查核实,东沙连通工程拆迁涉及到一个产业工人居民区、一个城中村、一个知识分子居住区和一个省直单位居住区,需拆迁居民户9217户,且居民文化、身份、居住与生活条件等不一。 胡副主任说,当年7月至10月27日,为东沙连通工程拆迁宣传发动阶段,主要宣传项目概况、安置办法、还建房源等政策。期间,许多老百姓称东沙连通工程是盲目上马,怨声载道,也发生过堵路事件,网络舆论铺天盖地,也引起中央领导的重视,批示慎重处理。为此,武汉市、武昌区两级政府大大小小召开协调会几十场次,协调处理拆迁中遇到的难题。 胡副主任介绍,东沙连通工程顺利实施,除得益于安置政策落实外,东沙连通工程得到了省、武汉市及辖区单位的鼎力支持。省委领导曾多次到拆迁现场,过问需拆迁省直机关小区楼房拆迁进度,现场协调解决难题。 武昌区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下班后,必到拆迁现场,了解拆迁进度,协调解决问题,其节假日也不例外。胡副主任说,他清楚记得,武汉市主要领导分别于2009年春节、2010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十一”国庆节与前线拆迁指挥部成员一起度过。 其次,武昌区分别抽调了辖区68个单位,实行单位一把手挂帅,带领五名成员,实行承包楼房拆迁任务,大单位承包两栋楼房拆迁任务,小单位则承包一栋楼房拆迁任务。区纪委、区监察局现场考核督办拆迁进度。 2010年4月30日,东沙连通重点工程建设用地顺利交付并施工。当被拆迁户看到公示在图纸的项目工程无变化地展现眼前时,才真切感受到变化。于是才发生拆迁户主动给武汉市委、市政府写感谢信一事。 另外,武昌区在东沙连通工程拆迁过程中,提出了依法拆迁、友情操作;照顾弱势群体,落实优惠政策等优惠条件。在拆迁服务过程中,力求做到“八个一点”,即:理解多一点、尊重多一点、微笑多一点、嘴巴甜一点、语气柔一点、度量大一点、仪表雅一点、讲解细一点。 截至目前,东沙连通工程需要拆迁户余下的63户,因处在东沙连通工程施工边缘地带。胡副主任称,这63户被拆迁户可于今年底搬迁。 不过,东沙连通工程拆迁过程中,对于那些漫天要价拒绝拆迁的个别居民户,依旧进行行政裁定,受求法律。(记者 李波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