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4691|回复: 7

赋闲三日[罗国亮]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163

3039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32568

东湖水王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仙桃市

发表于 湖北省仙桃市 2011-12-7 15: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罗国亮

习惯了家里、单位、食堂三点一线的循环往复,如今突然赋闲下来。为了消磨时光,三天跑遍了大半个城区,倒是有了一些新的感受。

知足常乐

今年是个暖冬,早该卸妆的杨柳依旧满身披挂,只是叶片泛黄卷曲,看得出明显的倦意。地上的枯叶绻缩一团,静静地躺在草丛中,偶有微风吹起,随意地翻几个身,又昏昏睡去,唯有那无名小草不知疲倦地勃勃生长着。那些高大的常青树苍翠依然,不过少了往日的光泽,树下已是落叶缤纷,片片金玉时刻等待着风雪的到来。那一株张扬的蔷薇可能错把冬阳当春日,得意忘形地开出鲜艳的花朵,惹得孩童们阵阵呼叫。

在树林中行走,遇到许多多年未见的老朋友,寒喧中得知一些老年生活方式,其中的奥秘是心静如水。是啊,我们何德何能,贡献几何,却要终生享受人民的俸禄。想起那些还在田里劳作的兄长叔辈们,他们曾经筑堤挖渠,改变了我们的河山,他们终年插碧播绿,装点我们的家园,他们年复一年地为我们提供布帛菽粟,何日能得到常让我们懊恼的自在清闲。几位老者在认真地清扫路面,每当我们走过,他们会停下扫帚,暗暗地数着我们悠闲的脚步,看他们那样的友善和执着,一定是感谢政府提供了这虽然收入微薄,但聊足温饱的工作岗位。那些终日抱怨收入太低而又舍不得放下铁饭碗的人们,难道从未接触过这些生活在底层的民众,也许见到了而是投以鄙夷的眼光。我们真的有天生的贵族血统,理所当然地应该是上等人吗?是的,社会分工需要他们和我们,唯有尊重才能求得双方的心理平衡,倘若人人都是社会精英,社会将是怎样的模样。看到那些漂亮的果皮箱正在遭到毁坏,新建的公厕已是流水哗哗,昔日的石凳只剩一些残骸,我从心底里呼唤,尊重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老旧的刘潭闸已被拆除,几台挖掘机正在清挖河道。这座年逾五十的水闸,我无数次骑着自行车从它的肩上驶过,沿着仙下河回家看望那思念已久的父母妻儿。它的启闭开合,控制着老屋后面那条小河的潮涨潮落,决定着它的清澈与混浊,传递着丰收与希望,还有病痛与安康。我的父亲参与过这座闸的修建,记得那一天,父亲和他的工友们从家里出发,母亲掏出藏在坛子里的米糠,掺着野菜早早地做了一锅糠粑,作为父亲他们路上的干粮。眼巴巴看着那香喷喷的疙瘩一个个全部装进了父亲的口袋,我不忍心地扭转头,泪水和着口水一齐吞进肚里,夜梦中还贪婪地喊着粑粑,多少年后,母亲仍旧后悔没给我留下一个糠粑。父亲辛劳一生,年过古稀还在为这个社会添砖加瓦,从来没领过一分钱的退休费,比起他,我应该满足了。

华灯初放,美妙的音乐在空气中弥漫开来,街头巷尾都在翩翩起舞,人们享受着改革开放的成果。一位推着破旧自行车的老妇人从身边走过,自行车上绑着四个沉重的篾筐,里面装满了鸡蛋、生姜和大蒜,她一面吃力地把持着龙头,一边不停地叫卖。我上前与她搭讪,得知她已65岁,沿街叫卖已经十八年了,每月有近千元的收入,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当我对她表示同情时,她爽朗地一笑:“习惯了,还蛮快活”,不知那些轻歌曼舞的妇人们是否抱怨她的叫卖声打乱了她们的舞步。

回家路上,碰到两位激烈争吵的中年汉子,凭着职业的习惯,我拍拍挥拳舞脚的大个子的肩膀说:“算了算了”,他先是一怔,随即一声怒吼:“少管闲事,你是谁?”感谢这位汉子,我终于明白了我是谁。

上善若水

第二天去了南区,那里曾是我的农民弟兄们种菜的地方,我还留恋菜棚里的浊光和土酒。原来的菜地已变成高楼,文化美食街已初见雏型,高压走廊下的建筑古朴典雅,九曲虹桥已成卧波之势。将来,这里不仅会有美味佳肴,也会有翰墨飘香,不仅有茶楼酒肆,还会有戏台、书场和皮影馆,轿车丛中会有龙灯、狮子舞过。招牌不应是电脑打印的“国际”、“豪爵”,而是名家书写的厚德、仁慈之类的牌匾。不会有广告林立、霓虹闪烁,而是灯笼高挂、旌幡飘扬,还有楹联抱柱、书画屏风。切莫让摇滚扰乱了人们的心情,应该让琴瑟丝竹缠绵索绕,倘若服务员是村姑妆扮,那会引来几多好奇。忙忙碌碌的人们在这里寻得一方安静的乐土,从小桥流水中追寻往日的江汉美景,南来北往的客人在这里发现一处世外桃源,从水墨丹青里欣赏到老沔阳的风光。

冥思遐想中,突然听到有人叫我昔日的官衔。一位敦实的小伙子说他小时候见过我,他的父亲曾是我的部下,他的母亲时常念到我,因为我曾看望过他病中的父亲。他现在是一个小老板,不愁钱花,只是父亲早已去世,流露出“子欲养,亲不在”的惆怅。他父亲军人出身,读书不多,所拟的文书往往需要费力的修改,然而他为人耿直,所办的案子处理的公正妥贴。法律是公共道德的国家认可,枯燥僵硬的条文只有那些具有良好职业操守的人,才能诠释的有血有肉、有情有义。

午间,一位四十年前的老同事费尽周折约我相聚。清理阶级队伍时,单位收到一份材料,说他是造反派,还故意写错毛主席语录,于是被清退回家交群众监督。他家在一座小镇上,无奈在一个街道小厂谋生,凭着聪明与诚实,当上了副厂长。当我提及往事时,他淡淡一笑说,“那是个把人不当人的年代,你对我的批判虽也无限上纲,但没有污辱人格。”人格尊严,对于一个卑贱者,居然显得如此重要。

下午,寻访着到了社保服务中心,这是我第一次自己去报医药费。在排队等候的时刻,我与身后一位操湖南口音的老妇人攀谈起来,她是为公爹公婆报医药费的。二老都是南下干部,五七年双双划为右派,谴返原籍劳动改造,两位老牌大学生当了二十几年农民,不知挨过多少批斗,受过几多屈辱,孩子们都没读书,娶了她这个农村媳妇。落实政策后带着一身病痛回来,每日以药相伴,老人总感到贡献太少,不肯住院治疗,唯恐增加国家负担。好在孙儿孙女个个硕士博士,在外事业有成,我想这不仅仅是遗传基因吧?轮到我办手续时,一位年轻人翻开我的医疗本,对着照片望了我一眼,连忙起身说:“对不起,老领导,让您久等了”,我指着老妇人手中的医疗本,发自肺腑地说:“哪里哪里,这才是应该尊重的老革命”。

晚上,几个在城里打工的侄儿们接我吃饭。他们都从农村走来,凭自己的双手过上了安稳的生活,孙辈中已出了好几个大学生。看着他们真诚地给我敬酒,一颗愧疚的心得到了些许安慰。走出餐馆,碰到一位老熟人,我曾为一个农民工的孩子读书找他帮过忙,当我再次感谢他时,他连连摇手说:“小事,小事”。可不是小事呀,我的农民兄弟白跑了一个多月才找上门来,何日能让普通老百姓办事不求人呢?我又胡思乱想起来。

温故知新

老城已是今非昔比,处处是漂亮的小区、豪华的私宅和林立的脚手架,七八十年代的建筑已不多见,少数几间老旧的砖瓦房极不协调地散落在各个角落,像一堆堆被人遗弃的垃圾。寻寻觅觅,我在尽力找回往日的记忆。

新华书店已成宽敞的马路,这里曾为我和我的孩子提供过不少精神食粮。派出所已变成住宅区,为了让妻儿成为城里人,我无数次战战兢兢地走进去,又心灰意冷地走出来。镇卫生院只剩下半边,中医院面貌依旧,这里有我接妻子下夜班的温馨时光。那一间面馆怎么也找不到了,我第一次进城时,因为没有粮票,央求着花五分钱买了一碗面汤,拌和着自带的米粉美美地吃了一顿午餐。物资公司的小楼破败不堪,后院的货场一片荒芜,只有两棵构树还在坚守。这可是计划经济时代最走红的地方,为了给单位批点钢材,我在这里遭受过冷落。面粉厂的大铁罐格外抢眼,为了买两袋喂猪的麸糠看了不少白眼,从此发誓不再沾这小便宜。穿城而过的四清河,我见过他的清波也闻过它的臭味,如今已成一条休闲小道,只是花草树木已被折腾的稀稀拉拉,一畦一畦菜地也算有些生机。在一条狭窄的小巷里,见到一栋两层木楼,那是唯一的解放前的建筑,使我想起那深宅大院里的雕梁画栋和门前凹凸不平的青石板,倘若当年能保留修缮一段老街,那将是多好的历史见证!找到了著名老中医郭国彪先生租住多年的旧居,它已半截埋在地下,大门紧锁,屋顶上长满了荒草和野树。四十几年前,父亲为生产队砍树摔伤,我用板车拉他到城里找郭医生救治,不巧他下班了,我打听到他的住处,正在吃饭的郭医生即刻放下碗筷,走出门俯下身为父亲切脉问诊,不仅分文不取,我甚至没有奉上一支香烟。要知道,他那时已是誉满江汉的骨科泰斗,而我是一个打着赤脚的青年农民。郭医生医德高尚,技艺精谌,不幸他英年早逝,病中我曾去看过他,追悼会上,为他深深地鞠了三个躬。

走上江堤,热闹的轮船码头显得异常安静,没有上上下下的挑夫和旅客,只有那座巍峨的门楼依然倔强地屹立在那里,两根立柱上方的精美浮雕清晰可见,绶带、麦穗、齿轮组成的圆形图案中,分别嵌镶着武汉长江大桥、汉水铁路桥以及江边的街市和水中轮船渔舟。这称得上现代文物,将来修建滨江公园,一定会留下它。门楼两边搭建着简陋的窝棚,住着几户贫寒人家。通往江边的层层台阶只剩下少许,我曾从这里登船去参加红卫兵串连,当汽笛鸣响时,心情比江水更加澎湃。斜坡上的蔬菜在沙地上顽强地生长着,眼前的垂钓者是那样的沉着冷静。右边的货运码头只剩一段残存的栈道,左边的驳岸旁,一艘泵船锈迹斑斑,一条小轮渡慢慢向江心驶去,隆隆的机器声打断了我的思绪。轮船旅店还是熟悉的面孔,只是大门封堵,我曾住过的房间成为一处超市,墙上黑漆涂画的铁锚与码头门楼相互呼应,告诉人们这里曾是通达九州的交通枢纽。

汉江船厂是沔阳最大的工业遗产,河滩上几排高大的红砖厂房没有一扇完整的门窗,荒草丛中隐约传来几阵金属敲击的声音。堤下的厂区一半建成仙源学校,这里的孝雅教育小有名气,门前挂一块“孔子学会”的牌匾,墙壁上写满至理名言,儒家经典能在学校播下种子,中华文化定能发扬光大。

实验小学、三中和老沔中建设的更加漂亮,这里教育过我的孩子,自然心存感激,听到校园里的朗朗书声,想起当年我们停课闹革命,让人唏嘘不已。大礼堂和露天会场已成为歌舞厅和休闲地,这两处场所曾是集会的地方,记不清在这里参加过多少次报告会、庆祝会和批斗会,变幻莫测的政治风云在这里频繁演绎,给我几多激动和狂热。最让人刻骨铭心的是毛泽东主席逝世的追悼大会,满场素衣白花,哭声一片,救护车不停地穿梭,那是一个多么虔诚的时代啊!到几处曾经工作过的地方转了一圈,单位早已南迁,老院子只剩一些退休干部,几位老领导都已步履蹒跚、老态龙钟了,当他们习惯地喊我“小罗”时,我感到异常亲切和激动,他们对我的谆谆教导犹言在耳,对我的悉心培养历历在目。只是自己无所建树,一种无颜见江东父老的感觉袭上心头。

有人说“过去的事忘不了,现在的事记不住,这是衰老的象征”,我一直半信半疑。在一处路口,一位外地人向我问路,一声“老人家”让我顿时醒悟,哦,我真的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新疆
精华
345

143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6083

IP属地:新疆乌鲁木齐市

发表于 新疆乌鲁木齐市 2011-12-7 16: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我的好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9

54

主题

701

帖子

1305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305

IP属地:湖北省仙桃市

发表于 湖北省仙桃市 2011-12-7 16:4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老仙!



忙碌了大半辈子了,老局长也该歇息下了。
罗老不管当多大干部,每个时期文字都一样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63

3039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32568

东湖水王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仙桃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仙桃市 2011-12-7 17: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自己老了,不是一种自卑,只是一种感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63

3039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32568

东湖水王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仙桃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仙桃市 2011-12-7 17:0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0

12

主题

753

帖子

1599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599

IP属地:广东省东莞市

发表于 广东省东莞市 2011-12-7 19:5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0

0

主题

56

帖子

139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39

IP属地:广东省佛山市

发表于 广东省佛山市 2011-12-8 16: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局长能够安安静静退下来,可见没有TW多少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3

24

主题

310

帖子

787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787

IP属地:湖北省仙桃市

发表于 湖北省仙桃市 2011-12-9 22:26:03 | 显示全部楼层
罗国亮先生的《赋闲三日》发表在2011年12月9日《仙桃周刊》第11版。

祝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