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晚报12月6日讯(记者 邓石华)如今,在株洲的大街小巷,随处可以看到市民们骑着公共自行车,或上下班,或休闲娱乐。黄绿相间的公共自行车,早已成为株洲的一道靓景。 株洲公共自行车,一出生就风华正茂。截至12月5日,运行了半年的株洲市公共自行车使用量已经超过1500万人次,办卡数量超过10万张,仅11月19日一天,使用量就达到了203284人次,突破了20万大关。
鲜为人知的是,株洲市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仅财政仅投资1.2亿元。更重要的是,株洲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已成为全国典范,并将向全国输出。1.2亿元的财政投入不仅改善了民生,还将撬动一个产业。
1万辆公共自行车,投资1.2亿
今年5月6日上午,株洲健宁公共自行车发展有限公司签约仪式在株洲逸景华天大酒店举行,株洲国投集团与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天轴车料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株洲健宁公共自行车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健宁公司”)。
健宁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经营管理株洲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资产约1亿元。其中,株洲市国有资产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现金出资40%,佛山顺德区天轴车料有限公司则通过提供公共自行车控股60%。天轴车料有限公司此前一直在从事公共自行车生产,其产品远销至法国、意大利等国家,成为这些欧洲国家街上的一道靓景。与株洲合作,是其第一次在国内推出公共自行车。
健宁公司副总经理罗伟峰介绍,目前公共自行车的成本价1200元/辆,在株洲共投放10000辆,建设投入共1.2亿。第一年,由市政府财政暂定投入850万的运营费,之后逐年递增。
但正是这1.2亿元,不仅极大地为市民提供了便利,提升城市品位,也撬动了一个产业——株洲公共自行车系统的成功推广,引起国内众多城市的浓厚兴趣,不少城市派团前来考察观摩或者洽谈合作。
元旦前,可拿下5个城市的订单
眼下目前,株洲健宁公司公共自行车生产基地正在建设之中,第一台株洲造的公共自行车将于春节前下线,公共自行车的“株洲模式”,将走向全国。
株洲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创建办主任苏涛介绍,株洲健宁集团公共自行车生产基地本月底将完成土地、协议、审批等相关工作,在元旦前将在天元区高新区建成投产,第一台株洲造的公共自行车将于春节前下线。
目前株洲已在深圳盐田区单一来源采购中中标,将建设6000个锁柱,投放5000台自行车。西安已签订试点协议。包括山东济宁、江西新余、省内的临武等十多个城市正在与株洲积极洽谈合作意向,公共自行车“株洲模式”已然成为众多城市竞相模仿的对象。
而株洲的近邻,浏阳也与健宁公司签订了有关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的合作合同。此前浏阳有关负责人特意考察了株洲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并决定在浏阳城区推广,元旦前后启动,该系统由株洲承建,计划在城区投放4000—5000辆公共自行车。
株洲负责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推广的有关人士透露,元旦前保守估计可拿下5个城市的订单。届时,这些城市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都将由株洲健建宁公共自行车发展有限公司承建。此外,还有国内还有数个城市在与株洲洽谈合作建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这意味着“株洲模式”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将走向全国。
“株洲不是建一个系统就完事了,而是建成的系统引进一家生产自行车的企业,形成一个产业,把这个模式复制到全国去。”株洲市创建办副主任胡旭乐观地表示,“如今目前,株洲基本实现了建成一个系统、引进一家企业,形成一个产业的战略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