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凌寒 发表于 2012-1-7 19:24 
值得收藏的好联集锦,谢啦!
. 与时俱进的春联 旧社会,大多数人家都根据家姓贴春联,如我们张家贴的是“九居世泽,百忍家声”。意思是遇事都能相互谦让,九代同堂不分居。 解放后,春联的内容变化逐步更新,当家作主的劳动人民,用朴素的语言编写成春联,表达对党对毛主席的爱戴,对新社会制度的拥护。当时最为普遍的春联是“听毛主席话,跟共产党走”,“幸福不忘毛主席,翻身感谢共产党”。 六十年代,生产致富勤俭节约的内容较多。文革的春联最时髦的是“革命无罪,造反有理”,“政治挂帅,思想领先”。上山下乡的春联是“扎根农村闹革命,立足田野炼红心”。 七十年代,极左思潮的盛行,“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深入批林批孔,坚持继续革命”的春联。毛主席逝世,四人帮垮台,华国锋主持工作于是出现“抓纲治国,继续革命”,“万众一心拥护华主席,八亿神州歌颂共产党”,“口诛笔伐批四人帮,千歌万曲赞颂党中央”等春联。
八十年代从抓阶级斗争转移到抓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农村推行土地承包,贴的春联是“改革春雨润万家万家富裕,开放东风扬神州神州腾飞”,“开创千秋伟业,齐描四化宏图”。
九十年代,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春佳节,人们纷纷贴出“国泰民安,年丰物埠”,“储粮千余斤,存款上万元”的春联。 九十年代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春联的内容也焕然一新。如“四化宏图锦绣地,三个代表耀神州”,“清心执政符民意,铁面倡廉正党风”。
新世纪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内容的春联也应运而生;“十六大绘宏图,锦绣前程多灿烂;三个代表鼓壮志,全面小康尽辉煌;小康路,致富路,条条伸展辉煌大路;高架桥,立交桥,座座连通幸福金桥”。 春联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获得新的生命力,从传统的文化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催人奋进。 . 【BYHT于乌鲁木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