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4530|回复: 13

文化给通山带来的深远意义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66

769

主题

8268

帖子

7592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592

IP属地:湖北省咸宁市

发表于 湖北省咸宁市 2011-12-12 22:3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化给通山带来的深远意义
                            倪霞
文化是民族的根。文化有尊严,人才活得有尊严。文化维系多元的生活世界……总有一天,文化的“软实力”会落实到醒目的位置上,像山脉与河流,像日月星辰,像世间任何有形之物,并且,造福于任何人。
                   ——刘小川
当朱必松在电话那头大声喊着:“哥们!请你写一篇有关文化给通山带来影响的文章,我要把它收在这一期的《天南地北通山人》里……”那一刻,我想到的,是远在北宋时期的蒋之奇。

多少朝代过去了,蒋之奇的名字,穿越时间和空间,让通山人民世代记得,记得他曾经担任过通山县令,记得他是苏东坡的好朋友,记得他是遭朝廷贬谪而来通山。这份久远的记得,更多缘于他所写的《我爱通羊好》的诗作:我爱通羊好,青山便是城。白云深处宿,一枕玉泉声。我爱通羊好,烟霞冰玉间,不需乘羽驾,飞入翠屏山。我爱通羊好,山深不染尘。数家原上住,疑是避秦人。
与这一组诗有着相同韵律同样描写通山景色的诗,另外还有两组,分别以《次韵》、《通山》为题,各组皆以“我爱通羊好”开头,极其生动地抒怀了北宋时期通山的景致及对通山山水和人民的热爱。

《次韵》是名叫张根的作者所作:我爱通羊好,楼高如景城。青山常在眼,涧水不闻声。我爱通羊好,双泉咫尺间。不须寻谢屐,步入九宫山。我爱通羊好,宗英迥出尘。文章与政事,今复见何人。
《通山》的作者李传正,他所作的诗句:我爱通羊好,居民山作城。眼前无俗事,枕畔有滩声。我爱通羊好,回环云水间。重峦与叠嶂,真是翠屏山。我爱通羊好,清无一点尘。峭山多洞户,樵木识仙人。
诗中所提的不同地名至今一直还存在着,首先是“通羊”,也就是我们现在城关内的“通羊镇”。另外,诗中出现的“双泉”、“翠屏山”、“九宫山”。如今的“双泉社区”,凤池山上的“翠屏古刹”,国家级风景区、避暑圣地九宫山,它的名气和存在就更不用说了。
通山北宋置县,取“通羊”“青山”两镇中各一字为“通山”。透过这些诗句,再现了通山当年的画卷。通过县令蒋之奇和诗人张根、李传正这些不同的人物,仿佛让我们看到,北宋的文人雅士相聚时,他们把酒言诗话政事的场景。苍海桑田,岁月轮回,有多少县令多少人走过,能经岁月的淘洗,让世代人难以忘记的,又有几人呢?一如唐诗宋词元曲及不同的经典留世之作里,让许多地方因诗句文章和圣贤之人而名垂千古,让后人世代怀念和学习,为民族留下瑰丽的文化宝籍。如果真要说起来,不但举不胜举,更不是我等平庸之辈能够诠释得清楚的。还是继续来说我有限的阅读里所知道的通山文化吧。
在通山相关文献收藏的文字里,还有一首诗是我非常喜欢的,仍然是北宋时期所留下,写作者为“赖掘和尚”,诗作是《登云关》:行行行至老山腰/脚踏云关万虑消/瓦缶煎茶燃竹叶/崖泉流水洗牙瓢/重重叠叠云千片/曲曲弯弯路一条/此去上方应不远/担头风雨自家挑。这八行诗句,不但写到了九宫山的风景与天气的变化,同时写进了九宫山不同景点的名称,比如“老山腰”也就是现在的景点“老鸦尖”。“云关”也就是现在的“云关古寺”。“崖泉”是现在的“喷水崖”。时隔千年万载,诗句读来,仍是妙不可言。不禁让人遐想,这位逍遥自在的赖掘和尚,他又是从何方云游而来,来到这通通是山的大山深处,又是靠着怎样的向往步入九宫山的呢?
前不久,有一位少时的男同学,读了我的书后,给我发来一则短信:“我这有一首王安石游九宫山时所写的诗,如有时间,请你挖掘一下。诗云:脚踏云山几万重,九宫山色画图中。龙潭月色除魔镜,石壁泉流水挂虹。两岸风清吴楚地,千年仙谷宋元峰。翻身欲去将何处,仍向天门得路通。我笑着回复说岂敢挖掘,欣赏罢了。
遗憾的是,王安石的气魄和灵气是无法与“日照香炉生柴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的李白相媲比。所以,王安石这位名人虽然来过通山的九宫山,因了诗句的平淡而未能让九宫山的名气更响。大山深处的九宫山也总是逊色于庐山的尊容与气度,尽管他的景色和气候毫不比庐山逊色;尽管它是晋安王兄弟九人建九宫于此,故名九宫”;尽管山上仍留有近九百年真迹的“瑞庆宫”,也就是后来道教传人张道清居住传教过的道教场所,九宫山人又称其为“祖爷殿”;尽管山上仍有赖掘和尚的诗中提到的佛教古寺“云关古寺”;尽管它有一山容两教的胸怀与气魄。终究是文化底蕴薄了一些,没有那种一吟天下知的诗文传世。但作为通山人的后人,能读到这些名人所留下的不同诗作,当是感激和幸甚的!
还有一点是不得不说的,那就是李自成与通山。因了李自成落难于九宫山下的牛迹岭,因了姚雪垠呕心沥血写下的《李自成》巨著,通山的文化底蕴和名气,在神州大地上,再次扬名;让历史与文化相结合,让教训与反思教训再现一种文化潮;让今人和后人,更加记得文化所带来的不可估量的价值。
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到“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决定中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在前不久的中国文联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再次提到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

可见,文化对国家对民族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作为一个小地方的小县城,它一样因为文化的魅力而绽放光彩。比如,通山民间的山歌山鼓,通山民间的诗作盈联和一帮小文化人不舍不弃的“文化自觉”性;再比如,我们的民俗歌舞“白云深处”,我们的县歌“大道通山”,还有那些致力于为文化事业做嫁衣的文化工作者们……这一切,也是在顺应时代的潮流和召唤下产生的文化效应和文化成果!新一届通山县委领导提出,建设:“富裕通山、宜居通山、畅通通山、文化通山、平安通山、和谐通山”。

朱必松所编写的《天南地北通山人》,云集了通山县在全国各地的一批老板、商人、文化人。通过对他们的采访,让更多在家里的通山人了解他们在外地打拼、生存和发展的不容易;同时通过这本书,让那些长年漂泊在外心系家乡的通山人了解家乡的发展与变化。从某个角度来说,他也是为打造一份“文化通山”的传播,做一份意义深远的文化事业。

朱必松是通山唯一一位靠走“江湖”换得稻良养活自己的通山文化人,他所编辑的《天南地北通山人》,会给后代甚至后后代的通山人带来怎样的意义和影响呢?
祝福哥们朱必松!
祝福“天南地北”通山人!
     
            2011128日于凤池山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0

4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少校

Rank: 8Rank: 8

积分
11029

IP属地:广东省

发表于 广东省 2012-9-20 17:54: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好的文章竟然没人顶的?论坛不至于这么冷淡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8

48

主题

1419

帖子

2542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2542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2-9-20 23:4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刻,大气!
值得收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9

421

主题

2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7664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2-9-21 00: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意义,研究地方文化,重要的是寻根,是利用历史积存,当代人往里面添积存,也许先握住这根,才能长出参天树。我们需要深入到生息的那方土地中去,虚心学习前人继承前人,才能把家乡建设得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11

1817

主题

3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3809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9-21 23: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化是民族的根。文化有尊严,人才活得有尊严。

写的深刻、大气,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89

2607

主题

4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3910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9-22 18: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你抗日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3

138

主题

2832

帖子

4444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44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9-22 21:5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好像以前发出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66

769

主题

8268

帖子

7592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592

IP属地: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 2012-9-22 23: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叶斌 发表于 2012-9-22 21:56
此文好像以前发出了的?

是以前发的,我也奇怪呢,原来是南粤游子 朋友翻出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66

769

主题

8268

帖子

7592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592

IP属地: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 2012-9-22 23: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粤游子 发表于 2012-9-20 17:54
这么好的文章竟然没人顶的?论坛不至于这么冷淡吧!~~

老文字竟让朋友翻出来了,谢谢抬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66

769

主题

8268

帖子

7592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592

IP属地: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 2012-9-22 23: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谷未黄 发表于 2012-9-22 18:18
今天你抗日了吗?

天天都抗,小日本永远是我们的敌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