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上士

- 积分
- 892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
2011-12-12 10:09 来源:株洲日报
株洲日报12月12日讯(记者 贺建岳)城管部门是为老百姓生产生活提供服务的窗口单位,每一项工作都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
认真落实亲民举措,努力打造群众满意的城管品牌,市城管局把2011年确定为“优质服务年”,组织城管系统各单位紧扣打造“亲民、高效、科技、和谐”城管的工作目标,不断提高工作标准,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城市管理已成为株洲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对外招商的“名片”和市民倍加珍惜的“招牌”。株洲城市管理的工作模式和经验,得到了省内外兄弟城市的高度推崇。
去年以来,到株洲参观交流城市管理工作的考察团已有233批次,湖北省还专门下发文件,要求全省各市州学习借鉴株洲市城市管理经验。打造亲民城管,坚持问需于民,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信号。
群众需要就是公开的承诺
9月8日上午,市城管局组织城管执法队员去看望家住石峰区建设北路的城管帮扶对象孙贵常一家。孙贵常现年56岁,妻子刘翠兰53岁,老两口有一个26岁的患病的儿子,一家人住在不足50平方米的简陋房子里,家徒四壁。城管部门为孙贵常夫妻在响石广场设立了一个“城管爱心烟摊”安置点,并经常组织队员上门,为孙家送油、送米和慰问金,缓解孙家的经济困境。
谈到城管部门对自己一家的帮助,刘翠兰感动得热泪盈眶:“我和老伴只有一个儿子,不幸的是儿子双目失明,这几年又患上了尿毒症、肾衰竭,当时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过下去了,是城管给我们提供了‘爱心烟摊’,我们一家人才有了生活来源,我真的很感谢城管。”
今年以来,市城管局广泛开展“服务对象大走访”、“困难对象大帮扶”活动,主动上门征求群众对城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和掌握服务对象的实际困难,对生活困难需要帮扶的对象,城管部门协助寻找就业岗位、联系就业培训及帮助贷款。
变“管”字当头为服务在先,株洲城管主动上门走访,得到了企业的认可和好评,增进了彼此的理解与尊重,也有效地解决了影响环境的问题。
湘煤洁净煤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省电煤输出基地,每天进进出出的运煤运渣车辆有上百辆,而这些车辆所产生的城市环境问题十分突出。12月8日上午,市城管执法支队负责人上门走访,听取企业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建议和意见。该公司负责人当即表示,对所有外出车辆轮胎采用高压水龙头冲洗。
目前,该局共发放征求意见和建议表5710份(收集汇总各种建议和意见98条),走访管理对象5600余个,走访大中型企业100家,发放为民服务卡1000余份,为市民做好事1230余件,使100余户家庭困难的管理对象走上就业岗位,得到了群众的好评。
围绕群众的呼声和需要,市城管局组织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市委副秘书长、市城管局党组书记、局长朱振湘反复告诫城管系统干部职工:一个烟摊,就是一家生活的来源;一个槟榔摊,就是一个大学生学费的保障;一个修鞋铺,就是一两个人的就业岗位……怎么能够说赶就赶?只能帮助他们搬到不影响市容,不占用公共交通的地方去合理安置。
在此基础上,市城管局有针对性地推出了10项便民举措。
群众满意就是追求的目标
一切以群众对城管工作的满意为工作目标,市城管局以“长效、精细、规范、优质”为工作标准,要求局属各单位切实提升优质服务水平。
为更好地倾听民意,市城管局设立两路24小时值班的城市管理监督热线(28681872、28681860),开通城市管理有奖短信举报平台,随时接受、处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还专门成立网络舆情监控队伍,安排工作人员每天在各网络论坛巡帖。凡发现有反映城管工作问题的帖子,都要求必须在当天回复,并及时督促责任单位调查整改到位。
在群众看得最重的城管执法工作方面,市城管局要求城管队员在执法过程中必须做到“四先”、“三到位”,即执法管理中要敬礼在先、亮证在先、告知公务在先、文明称呼在先,做到宣传到位、告知到位、教育到位。
在实际工作中,市城管局了解到,白天清洗道路,水容易溅到路人身上,白天掏挖下水井,会散发令人不舒适的气味,也容易影响交通,这些都会引起群众不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市城管局积极调整作业方式,将道路清洗、下水疏浚、渣土清运等作业,全部调整至夜间进行,以方便群众的生产生活。
夜宵摊点的管理一直是城管工作的一个难题。在芦淞区山鹰大厦,有部分下岗职工占道经营夜宵摊点,附近群众不堪其扰。得知该情况后,市城管局组织开展了专项整治,恢复了居民的生活秩序。
后来,附近群众又反映,说环境虽然干净了,但是有时候想吃夜宵又不太方便。经过调查走访,市城管局出台了管理办法,将原来320多家大大小小的夜宵摊点,整合提升为15处夜宵特色点,在不增加经营业主负担的前提下,统一规范了证照办理、场所设置、营业时间、作业工具和保洁要求,既维护了秩序,又繁荣了市场,还解决了部分群众的就业问题。为此,芦淞区山鹰大厦的业主们,专程赶到市城管局送来了感谢信。
市城管局向社会公开承诺:确保城市环境白天和晚上一个样,主次干道和小街小巷一个样,节假日和平时一个样。
局属各单位也纷纷结合实际,公开承诺。市政工程管理处提出,确保市政设施完好率99%,做到侧石无缺损、行道无破损、车道无补丁、窨井无沉降、桥梁通道无隐患、排水无堵塞。市灯饰管理处承诺,坚持24小时巡查,确保路灯亮灯率99%。市城管执法支队承诺坚持文明执法、和谐管理。市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承诺充分发挥数字城管平台作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督促处置。城管局驻市政务中心窗口承诺服务做到“零纰漏、零疑点、零投诉”。
群众期盼就是努力的方向
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市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笑在脸上。
市民通过网络、写信的方式提醒,希望能将目前的工作成果长久地保持下去,不管领导班子怎么变,城市环境都会越来越好。
顺应群众的期盼,市城管局建立了城市管理市场、监督、考评、奖惩、保障五大机制。
该局组织各区把环卫保洁、“牛皮癣”清理、园林绿化管养、渣余土清运、市政设施维护等作业任务,整体打包公开招投标,ZF向市场买服务。
加强对中标公司的监管,市城管局依托数字城管平台,把城区划分为113个管理网格,每个网格明确信息采集员,负责及时发现城市管理问题。信息采集员的工资实行计件工资制,发现一个问题就有3至5元的奖励,漏掉一个问题,就会受到10到30元的处罚。
严格城管考核排名制度,督促各方落实责任。市城管局每月对城市四区进行一次排名,第一名奖100万元,第二名奖30万元,最后一名罚30万元,连续两次排末名的进行诫勉谈话,连续三次排末名的就地免职。
市城管局邀请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市民代表担任考评监督员,对考评工作全程监督。在市区两级逐年增加城市管理投入的基础上,争取市财政每年专门设立2000万元的城市管理奖励基金,保证各项工作高效开展。
到目前为止,城市管理“运行市场化、管理网格化、作业精细化、考核标准化”的工作格局已经建立,城管工作实现了由ZF包揽向市场运作转变、突击式管理向常态化管理转变、以城区为主向城乡同治转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