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浙江
- 精华
- 0
少尉
 
- 积分
- 1003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
今年春节怎样过? 全国30城市抽样调查 |  | [url=http://sms.longhoo.net/show_index.php?classid=1][/url] |
| | A篇 今年春节怎样过?
挥手别圣猴,金鸡啼新春。值此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来临之际,解放日报和复旦市调中心、神州调查公司合作,开展了“今天我们怎样过春节”的全国30个城市抽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9成受访对象认为,春节仍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春节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要代广告:ad_top代相传。
调查还表明,现代和时尚元素越来越多地融入到春节这个传统节日中来,网上拜年、手机拜年,成了春节新的普遍的拜年方式。
调查采用问卷抽样方式进行,由大学生访员按性别、年龄配额抽取被访人/户,对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济南、周口、成都、汉中、阿克苏、马鞍山、无锡、义乌、东莞、泉州、桂林等30个城市的1200位市民进行了入户访问。
春节关注度高达九成
曾经有这样一个说法流行:“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似乎天天在过年,春节已失去了它原有的功能。”春节的功能真的会失去吗?答案是否定的。
陈先生:40岁,北京出生,深圳一家公司的法人代表。此次春节,打算除夕上午回北京,度完7天长假。他说:平日和老人相聚很少,和兄弟姐妹见面很少,陪妻子女儿也很少。春节了,我要和他们好好团聚。
刘小姐:四川女孩,在广州一家服装厂打工5年。春节前,她和男友排了整整一天队,买到了2月5日的火车票。在街头的一个“话吧”,她对着话筒说:“妈妈,车票买好了。您告诉奶奶,我想她,我会回家过年的。”说着说着,眼泪溢出了眼眶。每逢佳节倍思亲,何况是春节。
宋女士:49岁,上海人,女儿在日本留学。春节前,她请人在自己家的电脑上安装了摄像头,并且要求在日本的女儿也安装这个装置。为的是在除夕,母女能在网上见面。
本次调查显示:81%的人认为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要代代相传。认同春节假期有利于亲情交融、构建和谐社会的人也高达79%。但是,春节人们关注的内容也随着时代发生了嬗变,如果说过去春节人们更多关注的是鸡鸭鱼肉和新衣裳,今天人们对食物的关注大大降低,而通过人际交往增进感情排在了第一位,达到33.6%;排第二位的是调节精神、恢复体力(14.5%);第三位是促进消费、拉动经济(11.3%);第四位是春节能使社会更加稳定和谐(3.3%)。
本次调查,我们还就中西方部分节日作了比较,中国传统节日受百姓关注度明显高于西方节日。尽管根据年龄指标划分,青少年对圣诞节和情人节的关注程度高达67.1%和55.6%,但是,老、中、青三代人对春节的关注度均超过了90%,传统节日在中国百姓心中的崇高地位不可动摇。
同时,春节的地位、意义及春节的过法在中老年(46至55岁及以上)、青壮年(26至45岁)和青少年(16至25岁)这三个不同年龄段人群中有着不同的理解,而对春节的诸多观念也正悄然发生着变化。中老年人仍秉承着春节的传统,青壮年则讲求春节的实惠,崇尚新潮的青少年中有16%的人认为“社会节奏加快,春节冗长的习俗与时代格格不入”,他们已将诸多的流行元素逐一注入传统的春节之中。
传统习俗在各地延续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的这首诗,让我们感受到厚重的春节历史和文化。而今,春节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是否还在延续?我们选取了部分传统项目进行调查。
烟花爆竹:燃放爆竹是春节的一个传统。在本次调查中,41.7%的被访者及其家庭有燃放爆竹的习俗,29.1%的被访者偶尔燃放烟花爆竹。
在问及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的原因时,被访者作了如下回答:增添节日喜庆气氛,占83%;孩童玩耍方式,占26.5%;迎接财神,占24.8%;能够祛除晦气、发泄郁闷,占8.5%;能驱魔除怪,占5.5%。爆竹用来吓跑年兽的原意,似乎已经为人们淡忘了。同时也有12%的人,在春节期间最担心的就是燃放爆竹不安全。
年夜饭:饺子、八宝饭和春卷
调查显示,虽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食品和菜肴的内容日趋丰富,年夜饭的品种增加了,但是,传统的春节“主食”,却依然在人们年夜饭的食谱上。
由于饮食传统习惯的不同,北方过年以吃饺子为主,其中北京地区95.5%居民过年的传统食物中包括饺子;而上海和苏浙地区则比较偏爱春卷和八宝饭,分别达到68.8%和60.7%。
祭灶、秧歌、春联、守岁和烧香祈福
祭灶、秧歌的传统习俗在北方比较普遍。而春联和守岁的习俗是各地认同相对比较高的传统。尤其是守岁,因为有了春节晚会,生命力更加旺盛。
美好祝福是永恒主题拜年用语:“身体健康”成为首选。
春节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拜年。拜年寄托着人们对亲友深深的祝福。前几年“恭喜发财”流行大江南北,也是拜年用语的首选。今天,城市中,对于恭喜发财的说法,从北京到广州,依次递增,分别是北京及周边地区35.1%,上海及周边地区43.8%,广州及周边地区53.5%。这可能与“恭喜发财”最初在南方地区流行有关。而在本次调查中,老百姓最推崇的拜年用语首选是“身体健康”,为64.5%;其次是:万事如意45.4%,恭喜发财45.2%,全家幸福32.7%,事业有成16.8%,吉祥如意16.1%,年年有余9.5%……拜年用语的变化,折射出人们更加注重生活质量和生活的快乐。
拜年方式:短信拜年高速增长
本次调查问卷中有一道多项选择题:今年春节您主要以何种方式给他人拜年?有72.7%的人选择“登门拜访”这种传统方式;选“打电话”列第二,占62.3%;“发手机短信”也有近一半的人选择。
如果说以上选择是预想之中的话,那么“请你写出10年前、5年前和今年的不同拜年方式”这道题,就反映了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中国人的拜年方式注入了时代新元素。统计数据显示,传统的拜年形式,如“登门拜访”、“打电话”、“邮寄信件”正在下降,而“发手机短信”、“发电子邮件”等一些现代通信方式正不断升温。
休闲方式不同人群各不同
春节长假如何安排?调查数据显示,除选择传统的“走亲访友”、“看电视节目”之外,老年人群中有21.7%选择“娱乐打牌”;54.8%的中年人选择居家休息,以缓释平日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工作压力;而青少年群体则体现出紧追流行的态势和活力,有38.4%的青少年选择了“上网冲浪”。可见,中老年、青壮年人群的春节观念始终不离传统和实在,而青少年群体正将诸多高新科技的流行元素融于春节之中,新意多多。
春节长假中选择旅游的达14.3%。而其中选择境外游的为37.3%,比中国社会调查所报道的2004年人们春节赴境外旅游的25.7%,上升了11.6个百分点。今年春节欧洲游14.1%,东南亚游5.9%,美洲游1.6%,澳洲游4.6%,其他9.5%。被访者说,外出旅游一是可以放松一下心情,二是体验一下大自然的气息,更多的人则是将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时尚。
春节花费逐年增加
花钱是春节的一个重要话题。小李是在上海务工的农民,拿到了一年的工资,首先盘算的是给在安徽家乡的妻子买一件羽绒外衣。26岁的小包拿到了年终奖金,打算添置一台音响。而中年的陈女士则想着给侄女和外甥留好压岁钱。调查结果显示,购物、给压岁钱、送礼是春节花费的前三项开支,都超过了45%,远远领先其他的消费方式。而在2004年的全国春节调查中,送礼排在首选,其次是压岁钱和文化娱乐。
相比早些年,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是压岁钱的数目呈逐年上升趋势。据受访的城市居民统计显示,“个人春节收到的压岁钱”平均数前年就已突破千元大关,为1096.37元,去年上升到1290.70元,今年预计将达到1483.70元。同时,“本人给出的压岁钱”数目也逐年上升,前年、去年和今年预计给出的平均数分别为566.84元、625.84元和688.99元。
民众期待完善保障
“春节,您希望有关部门给予什么样的保障?”面对这个问题,上海的周女士回忆起去年春节的一件事,由于除夕日开了好几个空调,突然保险丝断了。于是,一个报修电话,叫来了维修师傅。想起那些在年三十还在值班的师傅,周女士油然而生敬意。同时,她希望春节这个喜庆的时候,有完善的生活保障措施。有62%的受访者同周女士一样,希望春节期间水、电、气的供应有保障。
另外,有62.2%的受访者希望交通安全通畅;有57.8%的受访者希望物价稳定;47.9%的受访者希望能及时供应新鲜水果、蔬菜;43.1%的受访者希望能保证食品卫生;35.6%的受访者希望社区安全得到保障;还有25.9%的受访者希望能及时预报各种灾害性天气;22.8%的受访者希望遇重特大事故时,有关部门能及时防范,并做好应急处理。
本次全国性调查由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和调查方法课程的部分师生、华东师大法政学院研究生、上海大学高等技术学院学生等全程参与。
据解放日报 B篇 家中享用年夜饭仍是首选(调查显示)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年夜饭也是大家团聚的时候,广大市民会选择在哪里吃年夜饭?近日,上海明略市场策划咨询有限公司就以上问题对上海、北京、广州的872名市民进行了一次拦截访问。调查数据采用spss10.0分析。
家中享用年夜饭仍是首选
调查数据显示:50.6%的受访者会在自己家中吃年夜饭,17.9%的受访者表示会在亲友家吃年夜饭,18.5%的受访者表示会在饭店等餐饮娱乐场所吃年夜饭。
中国人过年讲究的是团团圆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是中国的习俗,所以在家中吃年夜饭成为大家的首选,同时对于平时工作忙碌的人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和家人交流和沟通的机会,所以68.5%的受访者表示会在家中(自己家和亲友家)享用年夜饭。
随着现在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更加讲究方便快捷,以往人们准备年夜饭经常是提前很久就开始准备,实在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情,而在饭店餐馆吃年夜饭,可以不用自己动手准备,比较省心,同时也可以品尝到丰富可口的菜肴,改换一下口味,所以有部分消费者选择在饭店餐馆吃年夜饭。
环境、省时省力是吸引顾客在饭店吃年夜饭的主要原因
调查数据显示:50.2%选择会在饭店吃年夜饭的受访者表示是因为用餐环境好,41.7%的受访者是因为省时省力,35.5%的受访者是认为酒店气氛好,非常热闹,25.5%的受访者是因为饭菜好,14.4%的受访者是因为价钱不贵。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也更加注重健康、环境方面的选择。饭店大多拥有不错的环境及良好的用餐氛围,且菜肴的口味和菜式选择较多,人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菜肴尽情享用。所以在饭店用餐,对于忙碌了一年的人们来说,不失为一种犒劳自己的好方式。
其次,年夜饭人们习惯吃大鱼大肉,菜肴铺满整张桌子,吃的时候满心欢喜,可又有谁知道做出这桌菜肴需要花费多大的精力呢?做一桌年夜饭少说要弄十来个菜,每个菜都要经过买汰烧这一系列的步骤,可不轻松,因此对于一些越来越注重实惠方便的人们来说,在饭店吃年夜饭是个好方法。
千元左右价格的年夜饭较受欢迎
调查数据显示:受访者较为接受的年夜饭价格中,500~1000元有40.5%的提及率,500元以下有20.4%的提及率,1001~1500元有19.7%的提及率,1501~2000元有14.4%的提及率,2001元以上仅有5.0%的提及率。
研究人员:年夜饭趋向多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条件得到了改善,对于生活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近几年外出吃年夜饭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但是往往家中的长辈也会将自己在家准备年夜饭的成本和去饭店的价格做一比较,在选择去饭店吃年夜饭的时候讲究经济实惠,千元左右的价格是人们认为较为合理的年夜饭价格。
上海明略市场策划咨询有限公司的研究人员结合此次消费者对年夜饭的安排情况指出,春节作为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一家人的团聚是最重要的,所以大部分人更倾向于在自己家中吃年夜饭,这样大家可以边吃边聊,舒心随意,更有家庭温暖的氛围;而饭店拥有良好的用餐环境、饭菜口味好,较为方便,同时价格也可以接受,也吸引了一部分讲究简单快捷的消费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的年夜饭将越来越丰富多彩。
C篇 走亲访友还是今年春节主旋律 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又向我们走来,城市里浓浓的节日气氛正逐渐弥漫开来。在这辞旧迎新的新年佳节里,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市民会如何欢庆呢?近日,上海明略市场策划咨询有限公司就以上问题以多段随机抽样方式对北京、上海、广州3市的560户普通的家庭进行了一次快速电话访问。调查数据采用spss10.0分析。
走亲访友仍是春节主旋律
调查数据显示:55.5%的北京家庭选择在春节走亲访友;其次是参加朋友聚会,其中选率为37.3%;在家休息,上网/陪家人的比例占35.2%,看电视的占32.6%。在上海,选择在家休息,上网/陪家人的比例最高,为54.2%;走亲访友的中选率为51.3%,位于第二;其次是逛街购物和看电视,中选率分别是45.0%和43.5%。而广州家庭选择走亲访友的中选率为45.5%;在家休息,上网/陪家人的中选率为44.2%;看电视和逛街购物分别位于第三、第四,中选率分别为38.4%和34.5%。
由于生活习惯和环境氛围等因素的决定,北京家庭较上海和广州家庭更看重人际关系的培养,因此,北京选择走亲访友和朋友聚会的比例较上海、广州要高,他们希望利用春节长假的走访、聚会与亲戚朋友增进感情,为新一年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海、广州的家庭对在家休息和看电视的热情较高,是因为上海与广州都是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平日生活节奏相对其他地区要快,因此产生的工作、生活压力也较大,而春节的7天长假便成了两地普通家庭用来放松自己的最好机会。
上海素有不夜城的美誉,面对林林总总的闹市和购物场所,上海家庭节日购物的热情也就较北京、广州要高涨许多。
外出旅游逐渐成为庆新春的又一重要方式
调查数据显示:今年7.0%的北京家庭决定利用春节的7天长假外出旅游,上海家庭外出旅游的比例为6.2%,广州也有3.8%的家庭表示愿意在春节外出旅游。与去年相比,三地选择外出旅游过年的比例均有所上升。从总体来看,选择出游的家庭比例比去年上升了1.3个百分点。
随着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普通家庭可用于支配的收入也在相应增加,在平日生活节奏较为紧张的城市居民看来,选择适时的时机外出旅游成为一个放松身心的好机会,而相对于五一、十一两个旅游黄金周旅行票价上升幅度较大的现象,春节由于家人团聚、气候寒冷等原因票价不会上涨太多,甚至部分旅行线路票价还会下降,这对想举家出游的家庭来说,充满了诱惑力。
从国家正式实行每年两个黄金周的政策以来,旅游业得到了长足发展,许多旅游胜地相继开发出新的景点以吸引更多客流,面对层出不穷的旅游景点和游玩项目,五一、十一两个黄金周的客流运营能力已逐渐趋于饱和,出于客运能力不足的原因,更多的“黄金周”成为出游家庭发掘的热点。
因此,在长假及较低票价的双重诱惑下,外出旅游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庆祝春节的又一重要方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