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170|回复: 1

通顺河上的摆渡人

[复制链接]
来自
新疆
精华
345

143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6083

IP属地:新疆乌鲁木齐市

发表于 新疆乌鲁木齐市 2011-12-16 21:3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byht 于 2011-12-16 23:17 编辑


通顺河上的摆渡人
.
老家门前有一条河,名叫通顺河,河面不是很宽,但河两岸人家的来往仅仅只靠一座毛场桥。河南面有一个圩镇,并且毗邻汉沙(武汉至沙市)公路,进出比较方便,他们也较少到河北面,而河北面的人必须借助毛场桥才能出入,离毛场桥较远一点的人经常要在南北两面绕很远的道才能够到达圩镇。为方便出入,在离毛场桥大约三公里的地方,就有一摆渡老人,人们叫他周老伯。前几天,听老家的堂弟说,周老伯已经谢世了,享年98岁,人们自发地给老人送葬,场面比一个支部书记的葬礼还要隆重。于此,也激起我写下这段文字,回忆起周老伯在我印象中的一些片段,算是对老人的悼念。
在我能够知晓一些人事的时候,周老伯就在渡口摆渡,印象中,他尽管只有一条腿,但身子骨很是硬朗,坐在船梢上有些挺拔的样子,船上载的人不管有多少,河里水流有多急,都似乎用不着他使很大的力。划船对他来说,就是生命中的一个部分,就是一种行为艺术的不断创造。
当时,全国的物价几乎几十年不变,周老伯收的过河费也是一样:大人一角,小孩五分,身边带的货物、小狗、小猫一律不另收钱。他也不专门雇人收费,船头放一个木箱子,尽是些零钞,坐船的人自动往里面放,有点类似于现在的自动售票机,所不同的是客人如果有整钞,需要找零的话,自己计算好拿就是;如果零钞不够找回的,自己打声招呼,欠多少记好,下次不用再给钱;如果客人一分钱都没有,也可以过河,下次补上就是;也有的用一个鸡蛋、两个红薯、三棵白菜作为过河的钱,也是可以的,对此,周老伯从不在意,几十年都是这样,没有谁骗过他。
有一次,一个外乡人傍晚时过河,因船上只有他一个人,便在上岸时抢走了周老伯一天的四元多钱,河上的一个洗菜的少妇发现后,执意要去追,周老伯却说:“算了,人家可能有急事,不然的话,用不着和我一个残疾人过意不去。”这件事情过去六、七年后,一个十分英俊的军官,带几个武装部的人专程来到周老伯的船头,捎给他一瓶茅台酒、五十元钱,周老伯十分奇怪,而那个军官却很坦诚地说:“有一个晚上,我的父亲被车撞了,我当时只有一块多钱,又不好意思找你借,就急冲冲地从你这里拿走了四块多钱。第二年我当兵去了,这件事折磨了我好久,这次来是谢罪的。”周老伯怎么也没收下对方的钱和酒,反而叫家里人摆两碟小菜,同客人小饮了两盅。
在我读初中时,每天都得从毛场桥绕道,因为一天四趟,不可能为节省一些脚力去奢侈地坐船。如果时间紧、手头又有五分钱的“大洋”,就可以坐坐船,这样的时候一年也就是三、五次,跟周老伯的接触也不是很多。记得有一个夏天的中午,走到船码头一带时,离上课时间估计只有十来分钟了,绕桥走肯定迟到,坐船吧我口袋又没有钱,欠周老伯的钱又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还,情急之下,我想到了泅渡过河,但是否有这个实力又吃不准,再说衣服和书包怎么办。容不着多想,就走到了周老伯的船附近,商量了这样一个方案:我的衣服和书包放在船上,人随着船一起游过去,既不用给钱,又可以安全的渡过。尽管周老伯同意不收钱送我过河,但我还是凭着少年的侠气,游泳到了彼岸,为此,周老伯后来还对我父亲说我有骨气,将来会有出息。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征服通顺河,为我以后横渡汉江、长江奠定了坚实的心理基础!那一年,我十二岁,学会游泳才半年。自此以后,很多同学仿效我这样做,不知周老伯是否介意。
随着阅历和年龄的同步增长,从旁人的交谈中,渐渐知道了周老伯的一些来历:
在他十五岁那年,正值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的军队到我的老家抓壮丁,根据伪县长的规定:三丁抽一,五丁抽二,也就是家里有三个男孩的必须有一个去当兵,五个的必须去两个。周老伯在家排行老大,又有三个男孩,他也就是必然人选。他不愿意替国民党卖力,就偷偷逃到了武汉,为了谋生,他和另外两个逃出来的同伴到火车站贩卖鸡蛋,结果还是碰到了装有国民党士兵的一列车厢,那些士兵以买鸡蛋为由,将他连人带蛋篓子一起拉进了车厢。之后,那些士兵便脱下他的衣服,给他套上一身国民党的军装,于是他也就成了与“共军”相对的“国军”。
糊里糊涂地当兵后,由于是打日本鬼子,周老伯也就认命了,在多次战争中凭着他的机灵和勇敢,屡立战功,到抗日战争结束时,他已是国民党的少校级军官了。接下来的“三大战役”中,他与我党、我军不光彩地交锋过一场,四九年春,周老伯跟随国民党的大部队准备逃往台湾,但在途中,被我军的一个指导员打断了一条腿,成了俘虏,后来在医院锯断,保住了性命,但丢了一条腿。
被遣送回老家后,由于周老伯参加的是国民党,自然也就成了专政的对象和敌人,好在和他一起到武汉贩卖鸡蛋的一个同伴当了村支部书记,能够证明他是被迫当的“国军”,于是,也就给他做了一条船,让他摆渡,每年给村里上交一百元人民币。
据说八十年代后期,我国的对台政策发生变化后,老家县委的同志曾邀请周老伯参加政协委员,并给他一份丰厚的俸禄,但被拒绝了。
后来,我忙于升学、就业、就再也没有见到周老伯了,他老人家能够活到九十八,算是他的造化了,在此也默默地祝福他在另一个世界不要再当错兵了。
.
【转我学生“潜星”美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新疆
精华
345

143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6083

IP属地:新疆乌鲁木齐市

 楼主| 发表于 新疆乌鲁木齐市 2011-12-17 19:4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周”伯伯两只拐杖柱了一生啊!
我和他老人家沾点亲,小时候上学过河很少给过钱。
他郎一生幽默;问毛场公社的阳吉松书记姓什么
回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