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6
贵宾
   
- 积分
- 6889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
报告解读:壮腰如何“壮” 催征战鼓已擂响
【信息时间:2011-12-18 】 | | 荆州新闻网消息:在今天李新华同志所作的《实施壮腰工程,加快荆州振兴,为打造湖北长江经济带“钢腰”而努力奋斗》报告中,提出要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以实施壮腰工程、加快荆州振兴为动员令和总抓手,推进沿江大开放、大开发、大建设,加快工业壮腰、交通壮腰、兴城壮腰、强县壮腰和文化壮腰,不断提升荆州在长江经济带中的重要地位,为湖北构建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作出更大贡献。 (一)突出大开放,加快工业壮腰。壮腰工程的核心和关键是壮工业。要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心无旁骛地主攻工业,矢志不渝地壮大工业。以决战的姿态,拿出血性和斗志,打一场大办工业、办大工业的攻坚战,建设一个总量大、占比高、活力强的新兴工业大市。充分发挥和利用长江黄金水道的天然优势,在松滋车阳河至洪湖新滩口483公里滨江两岸,以城镇、港口、枢纽为节点,实施沿江大开发,建设工业新区、现代新港、滨江新城。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要按照新建30平方公里以上,各县市区都要按照新建20平方公里以上的规模打造工业新区。 (二)突出大建设,加快交通壮腰。打造“钢腰”,交通先行。要创新交通投融资体制,加快高速公路、港口、铁路项目建设,做好沙市机场迁建前期工作,推进公铁水联运,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快速转换、无缝衔接,把荆州打造成为长江中游重要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完善快速路网。建设沿江快速大交通,构建内畅外联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网络,实现县县通高速目标,形成市域一小时经济圈。 加快铁路建设。抓紧做好与汉宜铁路的公共设施对接,充分发挥铁路开通运营对接城市、产业发展的巨大拉动效应。 打造亿吨大港。加快以盐卡港为主体的“一港十区”建设,打造荆州亿吨级组合港,形成集装卸、中转、仓储、保税、物流、信息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辐射两湖平原及更大区域的枢纽性港口群。 新建过江通道。在已有两座过江通道的基础上,加快推进荆岳铁路长江公铁两用桥、石首、洪湖等长江大桥建设,构建江南、江北交通一体化发展格局。 (三)突出大变化,加快兴城壮腰。按照中等城市标准规划建设6座县城,着力建设一批中心镇、特色镇和新型社区,加快形成分布有序、结构合理、发展协调的新型城镇体系,打造荆江现代城市群,建设长江中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坚持规划引领,让城市变“大”。把中心城区规划建设成为面积2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0万人的现代化大城市。加快县市城区扩容提质,按照监利城区50万人,洪湖、松滋、公安城区各40万人,石首城区30万人的规模规划建设中等城市,江陵城区按照20万人规模规划建设卫星城,努力把县市城区打造成为引领城乡产业发展、吸纳农村劳动力的主阵地。 (四)突出大支撑,加快强县壮腰。支持荆州区发展石油机械、造纸包装、农产品加工和光电产业,建设现代工业强区、文化旅游核心区;支持沙市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支持江陵县实施沿江开发,建设工业新城,推进煤电路港一体化,加快融入中心城区发展;支持松滋市全力发展白云边、做大做强工业园,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支持公安县打造汽车零部件、塑料新材、化工建材、农产品加工4个百亿产业,建设工业强县;支持石首市培育化工医药、林产品加工双百亿产业,突破交通瓶颈,建设沿江重要节点城市;支持监利县培育福娃、华油双百亿企业,加快农业大县向新兴工业大县转变;支持洪湖市承接武汉产业转移,发展石化设备制造、汽车零部件和旅游、水产产业。 (五)突出大发展,加快文化壮腰。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把荆州建设成为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充满现代活力的文化强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秉承睿智、坚韧、信义、担当的楚人精神,紧跟跨越发展的时代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以荆楚文化为底蕴、以实施壮腰工程加快荆州振兴为载体,巩固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全面繁荣文化事业。加快以楚故都纪南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八岭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熊家冢遗址博物馆、古城墙保护、博物馆新馆、文保中心等6大项目为重点的大遗址保护建设。突破性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扶持新闻传媒、数字动漫、软件设计、广告、会展、演艺等产业快速发展,培育新兴文化业态。壮大文化龙头企业,加快建设垄上行生态文化产业园、国家数字出版荆州园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