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广东
- 精华
- 1
中尉
 
- 积分
- 3579
IP属地: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
|

楼主 |
发表于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 2011-12-18 17:5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荆州是湖北之腰、长江之腰,荆州的发展、振兴关系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大局。“壮腰工程”是升级战略、湖北战略,是时代发展赋予省委省政府、荆州市委市政府的历史性职责。
湖北长江经济带被专家们形象地称为“金扁担”,挑起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而荆州,正处于“扁担”的中点。荆州何以挺起承担中点的腰身?
壮腰工程的核心是壮工业
历史上在全国能够被称为“大”的城市,只有“大上海”、“大武汉”。而在湖北,原先的荆州可以与大武汉相提并论,被称为“大荆州”。荆州之“大”,除了人口多、地域大,更主要的是经济强。
曾经,荆州地区在湖北经济总量中排名第二,仅次于武汉。武汉和荆州几乎支撑了整个湖北经济。当时,沙市在缺少国家工业项目的情况下,办起了大量的地方工业,一举成为国家明星城市。活力28洗衣粉、荆江牌保温瓶、沙松冰箱、金蝶地毯、鸳鸯牌床单……这些品牌至今还留在人们的记忆当中,这是当年经济兴盛最好的形象代言。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荆州开始走下坡路,那些昔日的骄傲,似乎一夜之间销声匿迹……
最近10年,荆州才先后卸下了长江水患、农民负担、金融风险、国企改革等历史包袱,在艰难中迈入了发展快车道。但发展不快、发展不够、发展不好仍然是荆州当前最紧迫的事情。而荆州发展的相对滞后,长江中游经济带的“腰身”发软,关键是“弱在工业上”。
众多的投资项目、集聚的城市经济、良好的发展环境是落实“壮腰工程”、加快振兴崛起的重要引擎,而“壮腰工程”的核心和关键就是壮工业。为了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荆州市把“工业兴市”旗帜举得更高,加快培育大产业、构筑大交通、建设大城市,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
围绕发展抓工业、围绕工业抓招商、围绕招商抓环境、围绕环境抓问责,干事创业的氛围日益浓厚,跨越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推动建设沿江“工业走廊”,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化工、机械制造三个千亿产业和轻工建材、纺织服装、高新技术三个五百亿产业。
“壮工业”的基础是构建园区平台
“以工业兴市”落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十二五”规划中指出,将荆州建设成为江汉平原中心城市、长江中游重要的机械制造及化工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长江中游经济带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中部乃至全国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全国著名的荆楚文化传承创新展示区。“十二五”期间,荆州市将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努力把荆州建设成为一个工业总量大、占比高、活力强的新兴工业大市,重振老工业基地雄风。加快沿江开发,抓紧工业园区规划布局,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将新增30平方公里新园区,各县(市、区)将新增20平方公里新园区,努力把全市工业园区总面积由93平方公里扩大到300平方公里。引进培育和突破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发富钾卤水资源,建设钾及稀有金属工业园。
“壮工业”的举措是全力招商引资
“抓招商、抓工业、抓园区建设、抓发展,这才抓到点子上了”,荆州市商务局副局长张远梅欣慰地说,为确保2011年全市实现招商引资300亿元,市县两级党政“一把手”拿出三分之一的时间和精力直接抓招商引资,坚持每月对投资、项目进展情况集中调度和公开通报。市县两级10月份已先后派出120个招商小分队,全部进驻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大中城市长期驻点招商。
张远梅还说,他从事招商引资八年来,深信引进大项目、发展大产业,才能让荆州富起来,让荆州人的腰包鼓起来。荆州要着力优化投资环境、用最大的力度、最坚决的措施抓好招商引资,加强与世界500强、央企和行业龙头的对接,招大商、引大资。通过招商引资,壮大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等支柱产业,延长产业链,形成一批新的产业集群。
为此,我市出台了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施意见,县域经济争先进位考核奖励办法、工业项目行政审批流程优化方案等优化发展环境方面的政策文件。特别是对工业项目,再造审批流程,审批环节由67个减少到23个,减幅达59.7%;从注册到开工时限由156天压缩到60天,减幅达61.5%,做到“零收费、零障碍、零容忍”。努力实现与周边城市相比环节最少、流程最优,让荆州的投资环境为之一变、对外形象为之一新。
而且,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千人动员大会,决定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市开展治庸问责行动。把治庸问责、招商引资、优化环境三件大事捆绑在一起抓,重点问责损害招商环境、影响项目落地、行政审批违规、干扰企业经营的“四类行动”和“十大问题”。动真格、出重拳,彻底解决干部作风不实、服务环境不优的突出问题。
这些足以看出,荆州将用更大的气魄打造招商平台、用更大的力度强化招商措施、用更加有效的方式开展专业招商、用更加科学的机制确保招商成效。
“壮工业”的重点是壮大龙头企业
“十二五”中,我市将组织实施“百亿企业”工程,实现“保姆式”的服务,扶持美的、四机厂、楚源、福娃、凯乐、白云边、联润等企业尽快成为产销规模过亿的企业集团。加快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支持一批成长性好的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嫁接重组、融资扩规,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迅速做大做强。加强与世界500强、央企、上市公司的对接,积极引进一批大项目落户荆州。到2015年,形成一批年销售收入过100亿、过50亿、过10亿的龙头企业群,呈现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群跟进的发展态势。
此外,荆州中心城区还将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化工、机械制造和高新技术等产业,江南片区县市重点发展机械制造、精细化工和轻工建材等产业,江北片区县市重点发展优质产品加工、精细化工和纺织服装等产业。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争取到2015年有1个县(市、区)进入全省县域经济10强行列,2—3个县(市、区)进入全省县域经济20强行列,1—2个开发区进入全省10强行列。
“壮工业”的希望是发展新兴产业
未来五年,立足荆州资源和产业优势,依托开发区平台,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机械制造、化工三个千亿元级产业和轻工建材、纺织服装、高新技术三个五百亿元级产业,努力把荆州建成全国淡水渔业加工第一市、全省最大的农产品加工基地、国内重要的油机械研发制造基地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精细化工产业基地,打造华中地区重要的纺织印染循环工业基地和白色家电生产基地。
支持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增强产业竞争力。优化产业发展布局,中心城区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化工、机械制造和高新技术等产业,江南片区县市重点发展机械制造、精细化工和轻工建材等产业,江北片区县市重点发展优质农产品加工、精细化工和纺织服装等产业。
荆州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还将以“退城进区”为主要方式,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手段,加快荆州中心城区工业的聚集,推进城市布局和功能提升,把荆州打造成为经济实力不断攀升、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中心部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示范城市。
古人云,得荆州者得天下。今天,只有激活了荆州,才能向西带动鄂西圈,向东助推武汉城市圈,舞活整条长江中游经济带。(记者张明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