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远飞的云燕 于 2011-12-23 10:26 编辑
来到美国多年,一点没有变化是不可能。国语变成了鸟语,出门步行,骑车变成了开车,住的环境改变了,穿衣条件改善了,唯一没有变化的是饮食,一辈子改变不了的是中国胃。
刚到美国时,住在美国中部的一个中等城市,这个城市居然没有一个中国商店。在美国超市可以买到米,各种肉,鸡蛋,土豆,西红柿,洋葱,兰花菜。要想吃萝卜白菜,豆腐干子,茄子芋头藕,中国芹菜等只有在梦里去吃。美国也有西芹,胡萝卜,茄子,但也是同人高马大的西人一样,个大无比,一个西芹,一个胡萝卜,一个茄子就是一盘菜,且吃起来撇阿淡无味,不知为什么美国的鸡蛋,鸡肉,猪肉都不如中国的好吃。在中国我从小就爱吃红薯,看到美国超市有红薯卖,欢欢喜喜买回去蒸熟,吃起来就不是那个味,甜稀浠,一点粉质都没有,从此以后不买了。中国养成的中国胃是很难享受美国食品的,美国商店的糕点和蛋糕看起来很好看,真的不好吃,太甜了。我常常想,中国早些时候物质贫乏,东西都凭票供应,点心做得不甜,大概是因为糖要供应。我们的胃就是这样养成的,是一个节约的胃,现在应称为健康的胃。哈哈,应该感谢somebody。
几经辗转,来到了美国东北部,哇,好高兴,到处是中国人。走在街上,再也没有老美,好奇,友好地问:你是日本人吗?当然最最高兴的是我的胃。这里中国超市多,几乎所有中国商品乃至亚洲食品都可以买得到,当然不包括白花菜和洪山菜苔,咱们不能太奢侈了。在中国超市,我可以买到地道的四川调料,东北大米,米粉面条,包子馒头,南方酱醋,香肠腊肉,豆腐干子腐乳,还有中国红薯。我特别喜欢腐乳,居然同我婶婶做的腐乳味道一个样。生活在这样的地方,才开始有了安适感,好像回到了中国。
在美国,我基本保持了中国的饮食习惯,吃得香,吃得健康,连儿女们也习惯了中国饭菜。儿女在外,若一个星期没吃米饭,就会发疯样找中国饭店,吃上两碗米饭。现在方便的是到处都有中国餐馆,虽然多是改良后的菜点,好在米饭不太容易改变。我女儿最喜欢的菜是油焖四季豆和番茄炒鸡蛋,一定要放香葱,儿子喜欢麻婆豆腐和粉蒸排骨,全家人喜欢青椒牛肉丝。每每周末,不管是儿子回来,还是女儿回了,我都会做几个家常小菜,品赏那份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