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投稿、传播、炒作与杀人艺术
邹剑川 基本上在写作方面,我是一个专家,所以很讨厌和外行谈论写作。现在外行、半吊子太多,也或者是我太内行,所以,我只能自言自语了。某种程度上,作家就是一个自言自语,自己说话的职业,所以我也就越来越作家了。 写作是思维固化的过程,也是表情达意的手段。中国常用字就那么多,写作无非就是排列组合。任何写作都需要知识,这里面哲学是很重要的,哲学是一切科学的总结,哲学家是最聪明的人。任何一种文学流派都有哲学支撑,西方现代文学往往是心理学和哲学融汇。写作是知识提炼和积累的过程,更是一个全盘思维的过程。语言文字技巧也要美学和艺术基础,更需要操练和练习。中国自古以来是文人治国,五四后尤其是现代有所改变,其实文人治国没什么不好,中国清朝以前一直是世界第一强国,即便清朝的GDP也是世界第一。所以GDP没什么意思。中国落后就是因为文人没有治国,清朝的文人大多没思想,因为清朝害怕汉人有思想,大搞文字狱,这不能说文人治国不对。中国的科举培养了很多人才、名臣。尤其是明代,会写文章的,在翰林院培养锻炼一下,写写公文,搞搞文件,当当国子监(中央党校)的教授,给太子、皇帝讲讲课,当老师。中国古代文人的最高理想就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为帝王师。翰林院的人最后会去做六部的官员或者入内阁,内阁相当于现在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内阁之外还有个司礼监,这是皇帝的身边太监们,管批红、用印这个事。这个传统现在还是有。 文人治国的好处,西方人现在都承认。所以党国要搞文化建设,要搞公务员考试,这都是正确的。在我们的体制内,文人边缘,那是因为我们的体制是封闭的落后的畸形的怪胎,其实社会上不是这样的,社会上比我们强得多,无论是政府还是私企、外企,文人的地位都很高。很多人认为文人不行,那是因为某些文人过于清高和NB,不喜欢庸人俗人,庸人俗人,毕竟是大多数,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就是这个道理。诗人其实是所有写作者中最优秀,最NB的,最聪明的,最有成就的,但诗歌的商业价值和功利价值现在最低,曲高和寡,诗人最不受待见。这个很不正常,中国1000年后,流传最多的仍然会是诗歌。我们看一部电影里一首诗被广泛流传,就是那个你见或者不见爱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什么的。 投稿其实是一个迎合的问题,研究受众的问题,更是细分市场的问题。投稿需要有新闻学、编辑学的知识,新闻传播毕竟是一门科学,报纸的编辑要么是新闻系毕业的,要么是中文系毕业的,但报纸的总编辑肯定是新闻专家,所以考虑更多的是新闻传播的方面。总编辑,体制内的报纸,讲政治是第一位的。投稿的核心在于考虑受众。 传播,不是宣传。传播注重效果,宣传对于公众没有效果,现在不是愚民时代,而是民智开启的WEB2.0,WEB3.0时代,因为信息、资讯发达,传播必须考虑受众和载体。 炒作重在策划、整合以及执行。商业炒作注重商业价值和经济利益,以博名、赚钱为目标。体制内的炒作注重政治影响力,要关注政策、上级意图,本单位决策和基层亮点的梳理。炒作都要注重新闻和传播规律,至于网络炒作,是传统炒作的分支,不过是基于草根与大众的,适合网络载体和传播特质的传播行为。 杀人,第一是要有政治敏感和新闻敏感性,有远见卓识,杀人讲时宜。知道高层要拿什么开刀,要抓什么典型。知道群众和受众对什么不满,痛恨什么。利用憎恨、激情和暴力。第二是一定要借力,借用外力和各种资源,四两拨千斤。这是艺术,是快感。第三,一定要稳、准、狠,抓住要害,小切口介入,火力猛,子弹足。第四一定要学识渊博,视野开阔,思维活跃。第五要快,文思敏捷,要有一天写作50000字、100000字的写作能力,还要保证高质量。劳资网络杀人、拍砖,一天可以搞几十、几百篇,倒到见血,和别人群殴、打架、单挑,一个人搞几十个,几百个,搞到别人看到我名字绕着走,这就是狠。第六当然是各种技巧和操作手法。第七是要各种文体、载体的结合。第八当然是要毅力和耐力,以及激情和颠覆、破坏、毁灭的强大欲望。 懒得写了。平安夜和老婆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