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全市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但产值、增加值、利税、利润等经济指标增速较上月有较大幅度下滑。其运行特点如下:
1、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较好。截至11月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360.6亿元,占全年目标的97.19%,同比增长43.9%;完成工业增加值409.86亿元,占全年目标的97.59%,同比增长22%;实现利税92.42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的115%,同比增长37%;实现利润58.83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的118%,同比增长37.7%;产销率97.8%、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46.5%,均超过全年目标;企业亏损面16.23%,在全年控制目标之内。
2、重点行业企业增长态势良好。从主要行业看,截至11月末,全市八大支柱行业中产值保持30%以上增长的有6个,分别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建材、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医药化工,分别增长34%、46.4%、51.6%、45%、50.7%、34.7%。从重点企业看,截至11月末,全市40家重点监测企业累计完成产值917.03亿元,同比增长36.46%;实现利税70.8亿元,同比增长33.99%;实现利润51.22亿元,同比增长44.48%。其中:产值增速超过30%的企业有17家,如:有色公司增长52.59%、华新公司增长60.52%、宝钢黄石公司增长50.94%、劲牌公司增长45.19%、华祥公司增长88.47%、宝加鞋业增长244.96%。
3、县域工业总体保持快速增长。截至11月末,七个县(市、区)共完成工业增加值235.98亿元,占全市总量的57.58%,同比增长34.13%,超过全市平均水平12.13个百分点。其中:大冶市工业增加值增速为41.4%、开发区工业增加值增速为40.3%、西塞山区工业增加值增速为31.2%;阳新县、下陆区、铁山区增速虽然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但较上月末分别提高了0.8、4.4、4个百分点。
4、全市工业用电实现平稳增长。截至11月末,全市工业用电量为79.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5%,如剔除阳新三家铝厂因素,同比增长11.1%。其中用电增长较快的企业有:有色用电量7.0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8%;新冶钢用电量1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9%;东贝用电量1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7%;新鑫钢铁用电量3.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4%;新兴管业用电量1.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8%。
虽然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总体良好,但是近几个月我市工业经济呈现出逐月下滑趋势。截至11月末,全市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利税、利润四项指标增速比上月末分别下滑2.4、1.2、20.9、28.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速排名由上月全省第10位下滑至第13位。导致近几个月主要指标增速下滑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国内外宏观经济的影响。进入九月份后,欧债危机加重,国际贸易需求减少,我国出口增速明显回落;同时,国内银根收紧,企业流动资金非常紧张,国内工业增速整体下滑,对我市冶金、建材两大骨干行业造成严重影响,也使得我市工业增速回落比其它地市更为明显。二是工业增量明显不够。从产能发挥情况看,新冶钢、中铝华中铜业重点企业的主要产品受市场需求的影响,产能发挥情况不理想。如:新冶钢无缝钢管预计今年产量在63万吨左右,只占全部钢管产能的55%;中铝华中铜业预计今年产量在2.4万吨左右,只占全部铜带产能的33%。另外,东贝压缩机市场需求明显萎缩,到目前为止只生产了1557万台,与去年同期相比产量减少了94万台。从进规企业数量看,截至11月末,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为419家,只比年初403家增加了16家,远远少于宜昌(58家)、襄阳(162家)、荆门(62家)、孝感(43家)等市进规企业数量。三是重点企业产品市场下滑。从企业生产情况看,11月份,新冶钢、有色、宝钢黄石公司等重点企业由于订单数量减少,导致当月产量大幅减少。如:新冶钢钢材产量比上月减产5654吨;有色阴极铜产量比上月减产4008吨;宝钢黄石公司镀锌板和彩涂板分别比上月减产1056和324吨。从产品价格情况看,11月份,我市价格下降的主导产品主要集中在钢材方面,如新冶钢无缝钢管均价比上月下降了130元左右;宝钢黄石公司镀锌板和彩涂板均价分别比上月下降了330元、180元左右;新鑫钢铁螺纹钢均价比上月下降了110元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