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少尉
 
- 积分
- 1582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2-1-12 20:33: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鱼米之乡----武昌鱼的传说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毛曾对人解释说,这首《水调歌头·游泳》写于1956年6月。看此词当明白另外一个典故: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毛妙改几字,收为己用。一付豪情,不过如果改为:饮尽长沙水,食遍武昌鱼。是否更具杀伤力?与天斗,不亦乐乎?
(三国时代东吴今南京一带的民谣。反映出以建业为中心的长江下游人民,不愿用大量的人力和物资,逆流而上供应武昌(今湖北鄂州市)的东吴朝廷;同时说明作为东吴政权支柱的江东大族,如吴郡的顾氏、陆氏、朱氏和张氏,阳羡(今宜兴市)的周氏,吴兴(今湖州市的沈氏等,也不愿离开他们的势力范围过远。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孙权虽然于公元221年决定建都于鄂”,将鄂县改称为武昌”,并且于公元229年在那里称帝,但在江东大族的强烈要求下还都建业。东吴后主孙皓于公元265年又一次执意迁意迁都武昌,结果也遭到举国上下更强烈的反对,不得不再次还都建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