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上留言有没有人看?有!
“黄冈市市长信箱的每一封邮件我都会自己看。”省人大代表、黄冈市市长刘雪荣说,他与网民互动的渠道有三条:一是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二是黄冈市政府网站互动平台,三是市长邮箱。前两条渠道有专班收集整理,并按程序作相应处理。
记者注意到,与各市州政府网一样,在湖北省政府门户网站上,“省长信箱”、“部门信箱”栏目都可以查看网民留言及相关部门的回复处理意见。
用于干部监督的湖北12380举报网站工作人员,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查看网上来信,并对每一条信息做回复处理。省委组织部干部监督处介绍,网站有一套严密的防信息泄漏安全系统,有一个专班负责处理网上信访,网民通过查询码随时可以看到自己提交的问题处理进度。
网民意见有没有用?有!
“我们说了也是白说。”这是一部分网民在意见表述时的心态。
刘雪荣说,他信箱里的内容大概有三类,一类没有实质内容,可能只是情绪发泄;第二类表述“面”上的事,主要是谈看法,提意见、建议;第三类是“点”上的事,具体到个人要求--门口的路、手边的菜等等。
这么小的事也会处理?刘雪荣说,群众的事没有小事。有人身份证掉了,给市长发邮件,他就处理过好几次。对情绪发泄的内容他一般不处理,但会从中了解民意,对第二类内容,他会部分回复或集纳为工作中的参考意见。
湖北资深网民胡良平说,自己通过网络向政府部门提了很多意见、建议。最初也有“白说”的感觉,但是现在感觉作用越来越大。由于积极建言献策,2011年,他被武汉市评为十佳热心网民。
据省人大常委会宣传处介绍,2010年正式实施的《湖北省就业促进条例》中,21处条款采用了来自网民的原汁原味话语。2012年省政府提出的十件实事中,80%以上与此前通过省政府门户网站征集的网民意见契合。
网络问政该怎么走?理性务实!
网络问政一方面密切了政民关系,另一方面,海量化的网络信息必然增加运营成本。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喻友胜认为,即使网民是情绪发泄,只要不涉及法制底线,也是他们的权利。但同时,他建议网民珍惜这个机会,爱惜这种渠道,尽量理性提建议,方便政府提高办事效率,为政府为网民也为自己赢得更好的服务。
喻友胜认为,目前,对于网民意见可以做分类处理:一般性情绪发泄的内容不需要放到领导的办公桌上,但要定期梳理这些内容,提醒并反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同时,政府部门平时要多回复多办理网民意见,不辜负网民的期待,如此持续务实地做下去,大家的口碑效应一定会让百姓更信任政府,更理性地与政府部门互动。
省委组织部干部监督处人士表示,网络问政中,无论网民怎么说,都是对党和政府寄予了期望,我们都要用一种谦逊的态度待之,不应该让他们失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