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家乡的小街(张才富)
.
我的家乡的这条小街很小,小得可以吸一支烟从街头走到街尾。小街是破旧古老的,大多是老式的房子,甚至于还有破烂低矮的砖瓦房,跟八十年代的时候唯一的变化就是当街多了几栋楼房而已。
小街邻近国道几十米远,座落在一个地势较高的小河堤上,没事的时候,傍晚我喜欢沿着小街散步。说是街,其实就跟乡村的道路一样坑坷不平,走在上面,一颗颗露出水泥路面的石头丑陋地冒出头来,一不小心就会踢着脚趾头。走在路上会带起一片轻微的灰尘。两旁是低矮破旧的房屋,基本上是两层,看来年代已经久远了,仿佛像一个背负着沉重历史的老人在喘息着,见证着小街的兴衰。小街怎么看都不像一个街,倒像是一个门对门住着村子。 就这么缓缓的行走,小街上的人家已经在开始做饭,甚至有的还有烟囱,烟囱里还在冒着缕缕的炊烟。孩子们在嬉戏着,打闹着。完全不用理会什么时候吃饭,直到大人们扯着嗓门喊着;回家吃饭了!才撇下小伙伴屁颠屁颠地往家赶。老人们一例地拿着蒲扇端着凳子坐在门前,三个五个地在一起闲聊,只有勤劳的婆娘们在厨房里忙个不停。偶尔露出忙碌的身影一晃而过。在这个小街,男人们是很少做家务的,只是等饭好了,坐在桌子旁,美美地喝上几盅。 傍晚的空气是闷热的,男人们打着赤膊,毫无顾忌地挺着肚皮。燕子从眼前倏地飞过,扑打着黑色的翅膀,停在电线上,露出白的肚皮和小小的脑袋,叽叽喳喳地跳动着,一会又飞走了。小狗横卧在街的当中,旁若无人地伸出猩红的舌头在喘着粗气,有人走过,只是用它那白多黑少的眼珠看你一眼,并不理会。不时有老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在觅食,找到一点吃的,自己舍不得吃,在咯咯地唤着小鸡们呢! 转过一道弯,向直走,便看见一座水泥桥了。在我的儿时的记忆里,这座桥原来是座木桥,我老是不敢过,深怕一不小心掉河里,现在已经修缮的很好,两旁砌了栏杆,记得那时我们上街必须经过这座桥。每次我都是战战兢兢的,不敢看旁边的风景。走近了,我不由得感慨起来,就像被人不经意揭开了刻意隐藏的伤疤一样,瞬间儿时的记忆便全部浮现在脑海里了!我在这个小街出生长大,度过了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桥的旁边有一口井,井边有一棵很大的柳树,还有一棵枣树。每到秋天,枣树上就挂满了果实,圆圆的像弹子大小甜甜的。小学就离这里一百米左右,因此每到下课我们就来打着吃,口渴就喝井水。这棵大柳树依然挺拔茂盛,可是我们却由孩子变成了中年人了! 我站在桥上,看到河里居然满是垃圾,塑料袋顺着河水飘飘荡荡。我刚好看到有几个人拿着垃圾桶站在拱桥上往河里倾倒垃圾,动作是那么的潇洒和自然,仿佛这条他们的母亲河就是天然的垃圾处理厂。望着满是垃圾的小河,我无语了,因为我听见了母亲河在哭泣。这一刻我的心在颤抖,为母亲河,也为倾倒垃圾的人..... 过桥就是小学了,对于这小学我完全是陌生的了,望着我的母校,我仿佛是一个毫不相干的人。记忆中低矮破旧的教室全没有了,代之是宽敞明亮的教学楼。小河从学校前面穿过,孩子们在河边玩耍。朗朗的读书声传来,明亮的灯光,孩子们多幸福啊。记得那时的我们的教室,操场都是泥巴地,每到下雨过后,我们就拿着泥巴拍紧,噼噼啪啪的声音就像悦耳的乐章。 夜色已经逐渐暗了下来,空中飞舞着一片片的小昆虫,不时飞进眼里和鼻里。田野里已经看不到一个人了。趁着还有一点亮光,回去吧,我对自己说...... . 2012.01于北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