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1
少尉
 
- 积分
- 1199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案头上的这本书叫《风平浪静之思》,记录的是作者姜风平面对命运的思考,瑞典戏剧家斯特林堡说过的一句话:“人生是一种惩罚或考验。”其间的深意大约可用欧阳修的诗句概括:“轮曲柔而就,木直在中绳。坚金砺所利,玉琢器乃成。”姜风平经霜傲雪,从一介微弱书生,到凛凛人中人,其人生的精义都在这本书中。
作者自少年时代习文弄墨,却无意于文苑争芳。他一不想当作家,二不想作诗人。灯下笔耕数十年,纯粹是一种习惯和雅兴。他的文章见诸于众多省、部级报刊,甚至被不少全国著名的杂志与“选刊”转载,却从不示人自炫,套用文学界“创作成果”一说,加入省作家协会绝不会多费周折。
姜风平的写作,思考多于动笔,他善于观察生活,习惯逆向思维,于寻常中发现奇崛,在无声处聆听惊雷。他的杂文、随笔、散文、小品,常常闪耀着辨证之光,不少文章的题目,亦蕴含着耐人寻味的哲理。如《点头与摇头》、《明圈与暗圈》、《欲望与距离》、《接受与拒绝》、《读书与做人》、《时间与生命》等等信手拈来,不胜枚举。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思考和议论都贴近实际、切中时弊,只言片语都是对生活的新认识,对人生的新观察。譬如在《抬头与低头》中,他说“抬头不是自傲,低头不是妥协;低头不是倒下,而是为了更坚定地抬头”,惟做到“低、抬”自如,才能巧妙地穿过人生荆棘,拥抱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无限风光。在《明圈与暗圈》中,他阐述了人们的“工作圈”是明圈,“生活圈”是暗圈后,发人深省地抒发自己的见解:“我们在盯住干部的工作圈即‘明圈’上做得尚可,但在盯住干部的生活圈即‘暗圈’上却很不够,事实上‘暗圈’里更易出问题。”一语中的,让人掩卷深思。
数十年来,作者从生活的最底层像骆驼草样顽强地顶破冰雪,钻出土层,展露生命的绿色,委实不易。因而在修身励志方面有着自己独到的认知和经验。在“修身励志篇”中,随手翻过的书页会留下醉人的墨香。譬如在《吃苦是一种精神》一文中,作者说“吃苦是一种折磨,也是一种资本。”“敢吃苦而吃苦的人,先苦后甜,是因为他们能吃苦而不会再吃苦;怕吃苦而不吃苦的人,先甜后苦,是因为他们怕吃苦而偏偏吃苦。先苦后甜,是苦尽甘来,这种苦是经验,是财富,是美好的回忆……”在《威胁自己》一文中,作者说“威胁自己是一种自控与自纠,是一种自我否定和自我遗弃,是一种自我约束和自我规范,是向自身缺陷的挑战,是朝自身问题的开火。”作者还以自己修身养性的经验告诫人们“固守底线”,提示人们“厚道是向善的通道”,鼓励人们“我们的力量在于讲真话”,启发人们“读懂自己”、“感谢提醒”……
法国有一个叫尤瑟娜尔的作家在《东方奇观》中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光有骤然而至的冲动和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还不是生活,生活中还需要智慧与幽默……”姜风平《风平浪静之思》一书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智慧人生篇》,记录了作者面对苦乐人生而保持“君子不忧不惧”、“不改其乐”的智慧和豁达。不少篇章以其灵动的思维和精炼的文字向受众传递智慧。他说,生活的道路是一条曲线,“曲线,能引导你的眼睛作变化无穷的追逐,能引起你多元的思索。”(《曲线之美》)他说“站立,不仅是一种姿势,更是一种尊严,一种精神,一种使命,一种人生态度”(《站立是一种人生态度》)细细咀嚼,人们会油然联想起身边各类人们的“站立”姿势,一个有着远大目标的人,他肯定是站如松、坐如钟;一个惯于阿谀奉承、巧言令色的人,他的“站立”绝对似墙头草样卑躬屈膝。类似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文字和思想,在作者的文章中俯拾皆是。
数十年来的业余写作,作者一直以朴实无华的风格要求自己锤炼文字,不追求语句华丽的外表,不以空话废话东扯西拉敷衍成章,因而他的文章保持了一种朴素美和简洁美。翻开他的《生活品味篇》、《心灵感悟篇》和《情感空间篇》,人们的审美视觉都有“删繁就简三秋树”的明快之感。如《顽强的种子》,才700多字,其审美感受却清新而强烈;《绿叶之歌》不到600字,却轻盈隽永,韵味悠长。还有《书韵》,《朴颂》、《缅怀邓公》、《故乡情思》等篇什,都绽放出以少胜多、清白简练的魅力,给读者带来阅读的快感。
诚然,作为一部文学类的书籍,也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如哲理思维过甚,浪漫抒情不足。这也许跟作者长期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和公文写作的习惯有关。我们期待作者进一步加强文学修养,提高形象思维的能力,拓宽创作题材,创作出更鲜活,更生动,更富艺术感染力的文学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