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89
贵宾
   
- 积分
- 4401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浅谈“超唐迈宋”
“超唐迈宋”是诗词学上一个很大的命题。作为一个诗人,我简单谈谈我的观点。
唐宋时代早已成为历史。唐诗宋词是中华文化史册上的高峰,这是大家公认的事实。今天,随着国家经济的腾飞,中华诗词的影响越来越大,初步出现了繁荣的景象。单以中华诗词届一年诗词的创作数量和作者就远远高于《全唐诗》、《全宋词》的总合,而其整体质量却相差千里,但却不妨害我们热爱中华诗词。
王国维有言:“一代有一代之文章。”我们不必妄自菲薄,也不可好高骛远。我们有唐宋不曾有过的新生活,故一定有人能写出比肩前人甚至在同类题材上超越前人之佳作。今人某些佳作放在唐宋名贤集中丝毫也不逊色,我们的经历是唐宋人所不曾经历的,唐宋时代已经成为一道风景,我们不可能回到过去,只有站在唐宋名贤的肩膀上,我们才有可能在某些方面创造出“超唐迈宋”的优秀作品来。
“超唐迈宋”在我看来是不可行的,也是无从比较的。今人知识信息爆炸,数十年能座冷板凳的诗人不多。中华诗词在今天不能如唐宋可凭之取仕,用之干谒,更不能养家糊口,他不过是我们抒发性情的一种手段。其利益微乎其微,纵使在国家级的报刊上发表一首诗词,稿费也不过三五十元而已。出名也只在文化圈子内,圈子外的人并不懂。但传承中华诗词优秀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诗词是艺术,不是政治口号。“超唐迈宋”这种提法我不赞成。艺术要直面人生,直指心灵,才能感动读者,得以流传。虽说文章合于时而著、诗歌合于事而作是古训,但过分趋时乃至趋炎附势是可耻的。仰望唐宋,诗人词家群星闪烁。他们的光芒永远照耀后世,我们要俯下身子,吸吮前贤留下的丰厚的诗词文化遗产。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多放眼唐宋,少看周围。现在有很多诗人,过于自信,动不动就豪言万丈,认为自己诗词天下第一,杜甫李白东坡不过如此而已。所谓无知者无畏,诚然!鼠目寸光,坐井观天,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诗词曲赋样样精通,自己在某个诗词组织中又是领导,身边诗人赞语声声,因而夜郎自大,沾沾自喜。处在中华诗词复兴繁荣的关口,我们一定要放开眼界,身不过三尺,却心在万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天下友,是古今名贤成功的不二法门。今人读书多不及古人,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我们这个时代唐宋名贤哪里又能想得到?纵思如太白、李贺,对今天的新事物、新语言等也得努力学习。如何用“旧瓶装新酒”是每个时代面临的严肃课题。
至于“超唐迈宋”还是少提的好,我们还是努力把自身的基本功打好,力争在某一方面在唐宋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有所作为就很不错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