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爱人如己 于 2012-1-27 20:00 编辑
冯其良重病在初四入住三医7楼
谁有时间去看望下
大过年的 相关部门都很忙
陈梅林一个人挣命陪护 孤独无依
到7楼按门铃可进
病室联系电话 2368801
如果实在没有时间 请打个电话问候下吧
陈梅林电话13774006465
陈梅林事迹
中国青年网11月23日讯 (记者李彦龙)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多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地照顾着一位因煤矿事故高位截瘫的农民工冯其良的日常生活。即使自己的亲人不理解,她仍然不离不弃。她的事迹被荆门晚报、优酷、芝麻拍客、江西卫视、凤凰卫视等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她就是被誉为最美护工的陈梅林,今天记者有幸采访了她,解开了她心中的爱心密码。
美丽护工的爱心结
陈梅林,今年45岁,是一位来自农村的护工。她穿着一身破旧的衣服,一双褪色的跑鞋,话语很柔和很亲切,面带着微笑讲述了她心中的一段爱心结。
冯其良是一位农民工,因煤矿事故高位截瘫,他在荆门无依无靠,四川老家也没有亲人。2008年经人介绍,陈梅林开始护理冯其良的日常生活。2010年起,冯其良已经付不起陈梅林的工资了,但她没有离开。陈梅林不仅花光了自己的积蓄,还借贷15000元来维持冯其良的医疗和生活费用,一直到现在还在照顾,不舍不弃。为了给冯其良看病,陈梅林甚至跑去卖血。冯其良实在看不下去了,向她吼道“妹子,你快走吧,我不想拖累你”,陈梅林没走,她认定了这场爱心结。陈梅林说:“我走了,他就没人管,我这一辈子都不会安心,一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这才是劫啊。”
打开女儿的心结
陈梅林这种近乎“疯狂”的爱心结,让丈夫产生了疑惑,也让自己心爱的女儿非常不解。在女儿甜甜的眼里,陈梅林一直在外帮别人,经常照顾不到自己。
“哎,说实话,一开始街坊邻居,家人都不理解啊,还不时有人说一些难听的话。我都忍着,我女儿一开始也不理解,我就很伤心。其实是我亏欠了她啊,还有我的丈夫,我的家人,我以后会好好还的。”说起那段心酸历程陈梅林热泪盈眶。
后来,陈梅林决定一定要打开女儿心里的结。于是她一方面经常和女儿交流谈心;另一方面通过学校老师开展对女儿的教导。最后女儿慢慢地理解,并开始支持她妈妈的工作。
11月9日,陈梅林和她13岁的女儿以及冯其良先生受邀参加广东卫视《幸福密码》节目的录制。在节目中,冯其良对陈梅林的女儿说出了自己心里话,“孩子,没有你妈妈我就活不到今天,如果我能跪下来,我会向你妈妈下跪的。”这一句话,深深地打动了现场的观众以及情感专家。节目最后,陈梅林的女儿大声表白,她已经原谅了妈妈。“我知道那是女儿最真心的呼喊。我感动不已。”陈梅林激动而欣慰地说。
解开内心的爱心密码
虽然女儿的心结解开了,但很多读者看了报道后仍然对陈梅林的这份爱心不解。究竟是什么原因支撑着她把这份爱心传递下来,坚持下去呢?
1994年陈梅林的眼睛因为视网膜脱落需要动手术。她和丈夫借了钱到武汉同济医院眼科做手术。当时家里情况不好,由于农忙,她的丈夫就先回家了。她单独留在病房,也没有人照顾,非常艰难。和她同病房的一位老奶奶以及老奶奶的丈夫王爷爷,看到陈梅林一个人孤零零的,就主动帮助她。每次做饭炖汤,王爷爷总是先给陈梅林端一大碗,再给老伴盛一碗。这令陈梅林非常感动,至今她还记得老人的样子。
后来在王爷爷的介绍下,一位来医院找护工的十六岁小姑娘留了下来照顾陈梅林。小姑娘帮助陈梅林换药,换衣,洗,擦,又让陈梅林感动不已。说到这里,陈梅林叹了叹气,“哎呀,我真的后悔当初没有问那个小姑娘的名字啊,真想买点漳河的橘子好好的感谢他们。”自从这位老人和小姑娘帮助过陈梅林以后,她就决心把这份爱传递出去。
其实陈梅林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爱好,她收集了好多好人好事儿报道,经常拿出来激励自己“人家做的真好啊,我啥时候能做到这样啊。”可见这爱心是慢慢的积累起来的。
回来的时候,女儿突然对陈梅林说:“妈妈,我说的都是实话,可又怕伤害你和爸爸。”陈梅林告诉记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做好人难,做一辈子好人更难,但是我们不能因为难就不做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一直强调:“我做的其实很平凡,还有好多人都在做,都在传递爱心,只是你们把他们的优点集中到我身上了吧。我不图个啥,我只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来帮助冯其良,希望他的病能够快点好起来。”
后来陈梅林就加入了荆门市义工联,并多次去福利院照顾残疾病人。“他们是残疾人,你常去看看,和他们多说说话,关心一下他们,那样他们的心里会好受一些,身体也好得更快。”陈梅林说。
把爱传递下去
当记者问,作为一名义工,想对其他义工说些什么?陈梅林表示,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爱,而是缺少爱的信心和勇气。那个老爷爷和小姑娘都是义工啊,他们都在把自己的爱心传递给一切需要得到帮助的人。不管冯其良以后有什么事儿,她都会一直做下去。
编辑: 杨雪 来源: 中国青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