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3661|回复: 0

新冶钢:发展硬道理带来的成就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722

主题

1648

帖子

3139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3139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 2012-2-1 13: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冶钢:发展硬道理带来的成就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钢花红似火,能把太阳锁”,曾经是描绘钢铁生产火热场景的优美诗句,如今成为新冶钢的真实写照。从上世纪初“中国钢铁工业摇篮”逶迤而来,2004年11月由中信泰富收购原冶钢钢铁板块组建的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一路披荆斩棘,一路铿锵前行,成为省、市领导关注的焦点。
  “赚钱是硬道理,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新冶钢党委书记、总经理钱刚的治企理念。仅仅用七年时间,新冶钢实现销售收入1000 亿元、实现利税90亿元,成为湖北省国有企业改制的成功典范;进入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500强……
  
  特钢升级
  
  新冶钢成立伊始,面对的是特钢不“特”、优钢不“优”、产品积压、原料短缺的被动局面。公司果断决策,先后围绕工艺配套进行了153项“填平补齐”技改;突出专业发展新建了90万吨焦化、银亮钢、273无缝钢管、460无缝钢管等五大效益工程;配套完善了高合金钢、电渣重熔钢等高标准特殊钢专业生产线,基本形成了具有新冶钢特色的产品品种差异化和特殊工艺差异化,使整体装备水平得到提高,工序配套能力不断增强,为新冶钢转变增长方式,实现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5年是新冶钢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一年。在董事会的领导下,新冶钢人坚持科学发展观,走“质量、品种、效益”型发展道路,公司抓住铁路、汽车、石化及军工等行业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开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发展具有新冶钢特色的高新产品,取得显著成效。开发品种99个,比上年增长了11倍,创造历史最好水平。
  2011年,公司一手抓特钢升级改造;一手抓生产经营,面对复杂多变“过山车”式的钢材市场,公司抢抓机遇、开拓市场、积极应对,保证了效益的增长,二期项目技术全面投产。
  当年12月16日,新冶钢百年发展史上“投资规模最大、装备水平最高、工艺最先进、环保水平最高”的百亿元淘汰落后特钢升级工程项目全面竣工投产,中信泰富特钢集团湖北新冶钢隆重举行“淘汰落后、特钢升级”项目全面竣工投产仪式,它标志新冶钢打造最具核心竞争力特钢企业取得重要进展。
  七年来,新冶钢效益稳步增长。年销售收入、年净利润和年上交税金不断刷新历史纪录。2006-2007两个年度,新冶钢荣获湖北省十佳百强纳税企业的殊荣。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至今犹在,新冶钢的吨钢利润指标在全家72家钢铁企业中稳居第一。
  
  研发创新
  
  创新是新冶钢发展的不竭动力。七年来,新冶钢坚持科学发展观,坚定走“品种、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加大技术改造,坚持自主创新,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加快转变企业发展方式,使企业竞争力不断提升。
  2011年湖北新冶钢特种钢管有限公司成功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大冶特钢被成功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构建了完整的特殊钢新材料研发平台,为提升特钢产品质量及新品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7年至今,新冶钢研制开发全新产品861个,共计91.51万吨。在这些效益品种中,调质管产量2009年仅为4182吨,2011年增至5.70万吨;银亮材产量2004年仅为3771吨,2011年增至2.56万吨;锻材产量2004年仅为2.81万吨,2011年增至4.93万吨。公司产销实现总体平衡,有65项技术经济指标1629次刷新历史纪录;钢材年出口量、年出口创汇均4次刷新历史纪录。
  
  造福社会
  
  回首新冶钢的七年,它深深地镌刻下了 “对历史负责、对股东负责、对员工负责、对社会负责”的印记。
  七年来,新冶钢坚持依法经营、按章纳税,累计为国家上交税金高达33亿元,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5000余个,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作为黄石的大型骨干企业,新冶钢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对黄石的基础建设、环境保护、扶贫济困及所在城区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投资千万元建设汉冶萍广场,修缮西塞山风景区。汉冶萍煤铁厂矿遗址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塞山风景区是湖北省级著名旅游风景区,两大景区构成一条独具特色的工业旅游线,成为典型的红色风景区。
  七年来,新冶钢先后关停了一座10万吨焦炉、四台小电炉、24台煤气发生炉、二台石灰竖炉、二台35吨燃煤锅炉、310立方高炉等。大力实施 “蓝天工程”、“宁静工程”、“循环水改造工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改造,彻底改变了工厂几十年以来污染严重的局面,兑现了“还黄石人民一片蓝天”的庄严承诺。如今,古老而又年轻的新冶钢,投入百亿元巨资实施特钢升级工程建设,已打造成为中国中厚壁无缝钢管生产基地;中国高合金钢锻材生产基地、中国合金钢棒材生产基地,正朝着建成最具核心竞争力特钢企业的宏伟目标蓄势待发。 (朱友松 田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