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986|回复: 1

【寻根溯源】伯牙非俞伯牙也

[复制链接]
来自
北京
精华
345

143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6083

IP属地:北京市

发表于 北京市 2012-2-11 16: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byht 于 2012-2-11 16:29 编辑

.

寻根溯源伯牙非俞伯牙也(张才富)

.

alt2465389.jpg

.

伯牙姓伯名牙,与周武王时誓不食周栗的伯夷姓伯名夷,秦穆公时期相马的伯乐姓伯名乐一样。在中国上古时期,伯是一个很普通的姓氏。

伯牙非俞伯牙。《吕氏春秋》记载;“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东汉高诱对之注解;“伯姓名牙,或作雅,钟氏期名,子偕通之,悉楚国人”。荀子《劝学篇》说;“昔日斛巴鼓瑟,而沉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伯牙是当时鼓琴名师,技艺高妙,马为听琴忘吃草料。现代《词源》也注释为“伯姓牙名”.......

“子期遇伯牙,千古传知音”。史书记载;钟子期为汉阳集贤村人,这里的乡民以子期为荣。由于汉阳话“子期遇伯牙”中的“遇”与“俞”读音相同,都是去声,再加武汉方言念四声普遍,便把“遇”误成了“俞”,伯牙就成了俞伯牙。俞伯牙这名字越传越远,于是以讹传讹了。

.

2012.02于北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精华
345

143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6083

IP属地:北京市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 2012-2-11 16:36:09 | 显示全部楼层
.
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
“钟子期与俞伯牙”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钟子期是古琴高手 ,创作有《高山流水》,一直无人欣赏 。一天他乘船路过汉阳,在船上弹奏"高山流水" ,恰逢伯牙砍樵 ,只有伯牙高声赞叹啊,如是两人结识啊 ,并在黄鹤楼切磋琴艺,别时约好一年后再见。等一年后钟子期回来,听说伯牙已死,就把琴摔断了,从此不在弹琴 。于是人们在他们相识的地方建了古琴台,武汉现在还有个地方叫《琴断口》,就是子期摔琴的地方。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琴技达到水平,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师告诉他:“你已经学了。”

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色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z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