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公振文老先生,字荫庭,生于1923年8月12日,于2012年2月15日16时58分在新滩中学去世,享年89岁。先生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无怨无悔的一生。 先生师从前清秀才杨秀清、赵以龙、张灿儒,三位师长满腹经纶,文可与韩柳比美,诗有李杜之风,但学优不仕,毕生呕心沥血教育学生,面授四书五经之义、诸子百家之长、唐诗宋词之律。先生十载寒窗,深得三位师长真传,吟诗作赋,颇有心得。抗战爆发后,先生响应抗日救亡号召,投笔从戎,几经沧桑,遗稿无存,深感遗憾。 1944年春,先生由新四军第五师首长陈少敏、易家驹介绍加入了抗日青年救国会,从此,先生把自己家作为地下情报联络站,在嘉鱼、汉阳、沔阳三县从事抗日救亡的情报收集和传递工作,并顺利策反嘉鱼县伪县长张国斌,枪林弹雨、危险重重、伤痕累累,九死一生。抗战胜利后,内战爆发,先生受中共沔东城工部委派打入中统,开展地下情报工作,取得了和平解放牌洲的重大胜利。从抗战到解放,同先生一起工作的同志有聂彬、张新年、童国清、张敬、李芳、李豪、胡子风、邹达儒、陈策宽、许龙九、骆传道、冯克东等。 解放以后,先生投身教育工作,1949年在新洲八型创办新型小学,1950年当选嘉鱼县第一届人大代表,1951年调任坪坊高级小学,1952年任校长,1953年调任燕窝中心小学任校长,1954年在防汛抢险工作中,任嘉鱼转移站站长,被评为三等模范,同年被聘为湖北日报社特约通讯员,1956年调新滩小学工作。1958年被错划为历特分子和客观存在的右派分子,下放到农村,开始了先生艰难困苦的劳动改造岁月。 先生一介书生,在农村劳动改造,最难的就是学会干农活。但先生天性聪慧,很多农活一学就会,犁、耙、糙、滚都样样精通,村民们无不称赞。1959年建新滩排水闸、1960年在东荆河蒋家台挑堤,先生忍饥挨饿受冻,任劳任怨。在劳动之余,先生喜欢看书读报,尤其喜欢看医书。俗话说“秀才行医、笼内捉鸡”,先生1962年开始刻苦钻研医术,从内经讲义、金匮要略、本草纲目、伤寒论到温病条辩、方剂、诊断、脉诀、医宗金鉴等,并不断在实践中摸索癫、痫、痿、痹的病因病症,论症施治,先后治疗疑难杂症80多例,并写成论文,得到专家的好评。1979年恢复工作,洪湖县教育局和洪湖县卫生局都要先生,先生还是选择了他终身不愿放弃的教师职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先生得以平反,恢复工作。先在新型小学任教,后调入新滩高级中学,先生心情无比激动,赋诗道:重返故园二十年,欣欣桃李舞蹁跹。五须已白心犹赤,一息尚存志益坚。昨读医经喜雪夜,今钻教案笑灯前。后生相见不相识,心绪纷纷数万千。1981年,大儿子顶职,先生提前退休。 先生退休以后,致力于地方志的编写工作,笔耕数万字,为老干部编写《余晖》期刊18期,为广大人民义务写春联十余年,为洪湖诗联学会及各乡镇诗词学会撰写诗词一百余首。为百姓义务治病不计其数。 本文以先生自勉的古训作为结尾,以告后人: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钱财何足论,苦无怨,乐无愧,余生亦无求,惟留清白遗后人。 杨荫庭老先生永垂不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