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斤鱼苗昨免费“游”进当家堰
初步估计:为全市渔业增产2万吨以上,农民人均增收贡献80元 荆门晚报记者 章辉 通讯员 孙卫清
去年“万名干部进千村清万塘惠万民”活动中,全市新挖逾2.2万口堰塘,这些堰塘在发挥蓄水灌溉功能的同时,能不能发挥其他功用呢?昨日上午,市水产部门走出探索性一步:向全市范围新开挖的当家堰免费赠送鱼苗,适度发挥新挖堰塘综合效益。
去年“万名干部进千村清万塘惠万民”活动中,全市新挖逾2.2万口堰塘,这些堰塘在发挥蓄水灌溉功能的同时,能不能发挥其他功用呢?昨日上午,市水产部门走出探索性一步:向全市范围新开挖的当家堰免费赠送鱼苗,适度发挥新挖堰塘综合效益。
草鱼、鳊鱼、鲫鱼、鲢鱼……昨日上午在市水产良种场举行的“办好堰塘养殖示范点 夺取渔业生产开门红”启动仪式上,5辆装满鱼苗的运鱼车开往全市各地,1万斤优质水产鱼苗将被投进全市各个新开挖的蓄水堰塘。当天的仪式上,水产部门还向渔民赠送了堰塘养殖技术资料。
“全市新开挖的2.2万口堰塘,养殖面积逾10万亩。如何充分利用、更好地发挥堰塘效益?堰塘养殖示范点建设因此成为我们今年的工作重点。”市水产部门一负责人介绍,根据堰塘养殖示范点建设内容,各级水产部门将在全市各县市区分别设置一个养殖示范点,向农户免费提供鱼苗,以发挥堰塘综合效益、扩大水产养殖面积、推进渔民增产增收。堰塘养殖示范点建设将根据堰塘主体功能多样化特点,在保水养水的前提下,采取“人放天养”原生态放养、半集约化养殖和集约化等方式合理利用。预计堰塘养殖将为全市渔业生产增产2万吨以上,为全市农民人均增收贡献8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