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3477|回复: 3

荆门市首届农村土地整治摄影大展征稿启事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7

99

主题

6008

帖子

7411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7411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2-2-20 19:3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城建杯什么摄影好像没音了
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6

5293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上校

人民群众的忠实代表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37030

东湖服务奖章东湖水王勋章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2-2-20 09:3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关注家乡发展 于 2012-2-20 09:39 编辑

    农村土地整治是按照规划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治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条件及生态环境的土地利用活动。近年来,农村土地整治在我市广泛开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迎接党的十八大和第22个全国土地日,借助摄影艺术手段大力宣传土地整治的功能、作用及成效,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土地整治给我市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营造有利于土地整治事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繁荣摄影艺术,由荆门市国土资源局、荆门市摄影家协会联合主办的“荆门市首届农村土地整治摄影大展”即日起面向全市征稿。

    主办单位:荆门市国土资源局
                    荆门市摄影家协会
    协办单位:
    京山县国土资源局
    沙洋县国土资源局
    钟祥市国土资源局
    荆门市国土资源局东宝分局
    荆门市国土资源局掇刀分局
    荆门市国土资源局屈家岭分局
    荆门市国土资源局漳河新区分局
    荆门市国土资源局高新区分局
    荆门市国土资源局直属分局
    一、征稿时间
    2012年2月10日—2012年4月1日(以收到日期为准)。
    二、征稿内容要求
    摄影大展以“开展土地整治,建设美好家园”为主题,围绕土地整治与粮食安全、土地整治与集约用地、土地整治与城乡统筹、土地整治与权益维护、土地整治与生态建设、土地整治与防灾减灾、土地整治与特色传承、土地整治科技创新、土地整治市场化探索等方面,充分展示“十一五”以来国家开展土地整治给我市农村带来的新景观、新气象、新风貌。
    (1)艺术类:指注重主观情感、审美意趣表达的作品。题材可涉及风光和民俗等,如土地整治后的田园风光、生态景观等;土地整治前后对特色民居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当地乡土民情、幸福生活等。
    (2)纪实类:指以客观记录的方式关注农村土地整治的摄影作品。包括新闻和人物等,如土地整治的工程建设与工作场面、公众参与、土地整治项目区前、中、后土地利用现状、突发类新闻、一般性新闻、专题报道和纪实图片以及土地整治工作者风采、优秀人物等。
    三、征集作品数量及稿酬
   一等奖:3幅,每幅奖金1000元、获奖证书。
    二等奖:8幅,每幅奖金500元、获奖证书。
    三等奖:15幅,每幅奖金300 元、获奖证书。
    优秀作品奖:凡入选作品颁发优秀作品证书。
    入选者均获得由荆门市国土资源局和荆门市摄影家协会联合签章的荣誉证书,并作为申请加入荆门市摄影家协会条件之一。获奖作品将被推荐到全国参加“全国农村土地整治摄影大展”。
    获一、二、三等奖作品的作者不得重复入选,同一作者获优秀作品数量不限。
    四、征稿要求
    1.全市广大摄影家、摄影爱好者均可投稿。
    2.作品必须符合大展主题(关于土地整治的背景情况请登录“中国土地整理网”http://www.lcrc.org.cn/了解相关信息)。
    3.作品创作时间不限(鼓励近年创作的新作品),黑白、彩色不限,单幅、组照均可(组照限4—6幅)。
    艺术类作品允许后期艺术加工,但必须保证所有原始素材均由本人拍摄。
    纪录类作品不得对原始影像画面内容进行增加或删减,彩色照片可以整体转变为黑白作品,不可对色彩进行局部转变。对影调和色彩等的适度调整,以不违背拍摄对象客观真实属性为准。每幅(组)作品除标题外,应有简要说明(100字以内,包括时间、地点、事件等要点)。入选作者须向主办方提供该作品原始影像文件(原始影像指未经任何处理、直接从相机中下载的含有机型、拍摄时间、相关参数等信息的数据文件)。组委会对不能按规定时间提供原始影像文件的纪录类入选作者,判定为自动弃权。
    4.投稿要求:
    (1)只限网络投稿。投稿作品为jpg格式,长边为1024像素,文件量不大于500K。组照请标明顺序。
    (2)每幅作品均须注明作品标题,拍摄时间、地点和作者姓名,同时提供作者资料(word文档),包括: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编、手机、电子信箱等。无作者资料的作品,主办单位有权取消其参评资格。
    (3)对于投稿作品,工作人员将初步审核,符合要求的部分作品将放置于荆门市国土资源局门户网站展示。
    5.作品入选后,主办单位将根据需要统一调取入选作品大图文件,用于举办展览和画册制作。
    6.获奖作品将由荆门市国土资源局统一向省或国家国土资源部门推荐上报,如果获得奖项,证书和奖金属作者本人。
    7.本次活动不收参加费,不退稿。对于所有获奖作品,主办单位有权在出版画册、举办展览、相关宣传中使用,并不再支付稿酬。
    8.本次参展者需为独立个人,不能进行合作创作。投稿者应保证其为所报送作品的作者,并对该作品拥有独立、完整的著作权。投稿者还应保证其所报送的作品不侵犯第三人的包括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在内的任何权利。凡违反上述规定导致相关纠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由投稿者本人承担。
    9.投稿者均视为同意并遵守以上各条规定。凡不符合征稿要求的作品,一经发现将一律取消入展资格并在媒体上公布。
    10.主办方拥有对此征稿启事的最终解释权。
    五、作品评选
    由荆门市摄影家协会、荆门市国土资源局组织摄影专家和土地整治专家进行评选。
       六、投稿方式
  投稿邮箱:jmstdzz @163.com
       咨询电话:2346191 联系人:肖飞
                           
                                                                                                                                           二O一二年二月二十日

关注焦点、关注民生、关注家乡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6

5293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上校

人民群众的忠实代表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37030

东湖服务奖章东湖水王勋章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2-2-20 09:38:38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关说明   
    荆门市首届农村土地整治摄影大展的征稿工作已全面启动,为了帮助大家投出高质量的作品,取得优异成绩,现给大家提供一些专业提示,以供参考。
    一、农村土地整治概况
    对大多摄影爱好者来说,“土地整治”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词汇,因此当大家端起相机时会感到心中无底,如何通过镜头语言反映大展的主题是大多参展摄影爱好者心中的难题。
    俗话说的好,“民以食为天”、“土地是万物之母”。土地承载着人类、承载着财富、承载着历史,见证着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文化与文明的演变。我国人民生活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正经历着从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过渡。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土地的利用功能也在发生着变化。如何最好地使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成为一个焦点话题,考验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和政府的智慧。目前我国进入了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时期,城乡统筹发展已成为政府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工作任务。多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地区面貌的改善,采取多重措施解决“三农”问题。土地整治就是一项统筹城乡发展的平台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最有力的措施。农村土地整治是按照规划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治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优化农用地利用布局,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条件及生态环境的土地利用活动。从类型上划分为以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的未利用地开发、以优化基本农田利用布局为主,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的土地整理和对矿山开发造成土地的挖损、塌陷进行恢复利用的土地复垦三种类型。
    历史证明,一个国家从发展中国家过渡到发达国家,其政府就是以土地整治为主要手段,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城乡发展不均衡的矛盾,推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了城乡生产、生活等值化,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这一历史进程,发达国家用了上百年的时间。尽管在国家法律和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的农村土地整治开展时间不长,还处在探索中,但发展速度很快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一是保护了我们有限的人均耕地资源,守住了18亿亩耕地红线。二是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专项规划为龙头,整合农业、水利、建设等部门的规划和资金,实施田、水、路、林、村土地综合整治,发挥了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功能,推进了区域经济发展。三是在田、水、路、林、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的基础上,以农用土地,特别是耕地为重点,逐步改善了我国农村长期存在的耕地零碎、农田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初步改变了“刀耕火种”的落后农业生产方式,为广大农民和现代农业企业提供了有效利用的土地条件。四是通过改变农业生产方式而带动农民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的改变,缩小了城乡差异。五是在实施优化土地利用措施(如基础设施建设等)的同时,注重保护了农耕文明留下的文化遗产,注重保护了生态环境以及农民的合法权益。
    农村土地整治是一项国家主导的政府行为。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国家主导、国土部门搭台、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组织作用的工作格局。为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国土资源部组织实施了若干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和示范建设项目。而其他土地整治的项目,包括农民自发组织的土地整治行为,则遍布我国农村各个地区。
    二、如何通过镜头语言把握大展主题
    为了让广大摄影爱好者更好地了解土地整治,把握大展主题,下面从拍摄的角度,给大家提供一些建议。
    1.拍摄的区域应该考虑土地整理项目或土地整理区域,使作品符合大展的基本要求。
    2.尽可能多渠道了解当地土地整治项目背景情况和地点,如和当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取得联系等。
    3.认真思考,努力使照片贴近大展主题。
    (1)土地整治与粮食安全。镜头可以对准广袤的土地,整治后土地上粮食大丰收、瓜果飘香、粮蔬满仓等场面。
    (2)土地整治与集约用地。镜头可以突出我国农村地区在实施土地整治前的土地利用状况,如零乱不整的田块、破旧的民居以及陈旧的沟、渠、路等无基础设施场景。整理后田、水、路、林、村优化的土地利用布局,崭新的基础设施,秀美的平原、丘陵、山地和农田等。
    (3)土地整治与城乡统筹。镜头可以反映在“增减挂钩”政策项目区内拆除旧民居,复垦成为耕地或在规划区内集中建设的新民居。
    (4)土地整治与生态建设。镜头可以突出土地整治后体现的优美的生态环境,如项目区内的湿地、植物、花鸟、鱼虫以及土地整治中的生态保护措施状况(特别注意避免拍摄不具生态措施的水泥田埂和鱼塘等)。
    (5)土地整治与防灾减灾。镜头可以反映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对土地的破坏的状况、恢复后重新利用的场景以及为防御自然灾害在土地整治规划与工程中所体现出的防灾理念和措施。
    (6)土地整治与特色传承。镜头可以突出少数民族地区人们千年耕作留下的符合当地实际既有科学意义又有文化特征的土地利用现状。如哈尼梯田、龙胜梯田等,也可以考虑镜头画面布局中的民居建筑和文化风俗场面等具有典型意义的民族农耕文化景观等。
    (7)土地整治与农民权益维护。镜头可突出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在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权属调整、工程施工、检查验收等过程中农民积极参与的画面。如丈量土地、项目区群众动员、开会讨论、参与工程建设等。
    (8)土地整治与科技创新。镜头可突出土地整治和科学技术相结合,如运用科学的暗管排碱,滴灌、微灌的节水措施,先进的测量、施工手段,卫星或航拍技术对项目进行管理等。
    (9)土地整治与市场化探索。镜头可以突出企业或个人参与投资农村土地整治建设活动,整治后农民的土地流转给现代农业企业实施大规模农业经营活动等,如大型机械化操作,农民作为企业的合同制农业工人劳动的场景。
    三、投稿人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关于图片大小问题。本次大展征稿启事原则要求图片像素长边为1024像素,文件大小不超过500K,如果投稿人的作品像素大大低于规定的上限,就会导致作品清晰度较低,影响作品网上展示,请来稿人特别给予重视。
    2.关于作品拍摄信息齐全问题。
    请投稿人务必将具体的拍摄地点和作品介绍等拍摄信息写全,这样有利于发挥作品的竞争力,有利于对该作品的评奖和后期宣传。
      
关注焦点、关注民生、关注家乡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6

5293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上校

人民群众的忠实代表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37030

东湖服务奖章东湖水王勋章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2-2-20 20: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说有笑 发表于 2012-2-20 19:32
去年城建杯什么摄影好像没音了

照片是交了,一直到今天都没评奖,创园也成功了,城建部门忽悠人,坑爹啊!
关注焦点、关注民生、关注家乡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