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259|回复: 0

仙桃丧葬礼俗:注重传承 彰显文明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24

3276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东湖元老

大中华联邦沔阳州玉沙市市长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22559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水王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2-2-24 17: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民网武汉12月8日电  (记者荣先明) 民情风俗,源远流长。地区有别,习俗各异。日前,仙桃市三伏潭镇的一位84岁老人仙逝。记者随其孙罗炎明到该镇吊唁,体验了仙桃的丧葬礼俗。记者感觉到,该市目前的丧葬礼俗,既注重传承,更彰显进步文明。

  中国人向来把死与生看得同等重要,故旧时办丧事有多道程序。仙桃市(原沔阳县)为荆楚故地,古时“楚人信鬼巫,重淫祀”,其巫风巫俗也渗透到仙桃目前的丧葬礼仪中。据悉,仙桃民间办理葬前丧事,主要包括围坐送终、抹尸装束、告丧亲友、丧鼓伴灵、设坛做斋、入殓追悼等内容。而丧葬活动并非随着死者的安葬而结束,在安葬死者后,还要定期举行一些祭祀活动,民间的祭祀活动重点是服丧、祭扫、家祭。

  在三伏潭镇,上年纪的老人去世称之谓“白喜事”。解放后提倡移风易俗,办丧事程序逐渐减化,但仍然相信“入土为安”的古训,传统的丧葬习俗仍然流行。

  该镇一位老人告诉记者,在当地传统的丧葬过程主要包括有:送终、烧落气纸、装老、下榻、报丧、戴孝、吊唁、守丧、入殓、出殡、拉纤、上山、接灵、安灵、点灯、送烟把、写“五七”袱包、复三等。孝子孝孙自死者安葬之日起,到烧“五七”袱包前,不得理发修面。

  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起,该镇境内又兴请道士为死者开路、明路及为丧户安神。部分居民为先人立碑;立碑之日一般选在逝世“五七”之日,或周年忌日,或清明节,或“腊八日”。

    据悉,近年来,建国前只有富豪之家请哭丧女的习俗进入寻常百姓家。哭丧女及其男伴多为自动上门哭丧,以死者子女辈自称,孝子孝女则施以钱币,以示慰劳。或逝世无亲生女,祭主延请哭丧女代哭,以示对逝者的思念之情。旧俗中,富豪或有名望的人去世,在出殡前一天晚上要举行“点主”仪式,此俗目前未继。

    在丧葬仪式上,记者也感受到了明显的文明气息:使用小号等乐器的西洋乐队,用现代广告喷绘的装饰手段制作的丧轿等等,更彰显进步文明。

来源: http://hb.people.com.cn/GB/194098/16541945.html
江汉明珠仙桃——
武汉城市圈西翼中心城市
中国黄鳝之都
世界无纺布之都
亚洲体操之乡、世界冠军的摇篮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湖北花鼓戏之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荆州花鼓戏、沔阳雕花剪纸、沔阳皮影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