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4代表委员赴全国“两会”
来源:东楚晚报 时间:2012-3-2 2:48:00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
东楚网消息(东楚晚报)记者 王婵媛 杜鹏
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将分别于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开幕。昨日,在黄的全国人大代表王建鸣、吴少勋、王月娥、全国政协委员王林启程赴京。他们都带了些什么样的提案议案?记者为此分别采访了王月娥代表和王林委员。
王林
法律援助专项资金亟待监管
2月29日下午,记者走进王林位于司法局院内的办公室时,他正戴着眼镜伏案修改材料。王林用沙哑的声音告诉记者,在去年调研的基础上,今年他准备向大会递交5至6份提案。
王林告诉记者,由于经费、人员难以得到保障,边远地区开展法律援助难度非常大,但这些地区恰恰是问题的频发区。多年前,王林曾请求中央对地方的法律援助给予转移支付的支持。但在近几年的实践中,王林发现,部分地区对法律援助的专项资金使用不当,专项资金存在被挪用、被挤占的现象。王林建议:一是支持的力度 还需加大,第二对这类专款需要进行专门的监督管理。
今年王林将提出的另一个重要提案就是关于加大对村级组织建设的投入。“资源好、发展好的地方,村干部能力强、干劲足。而在一些没有村集体经济的地方,干部没有积极性,不愿意干,或者混日子。至少2/3的村级组织还运行得不够好。”王林分析,这样的现象并非某一地独有,而是具有普遍性。“村一级是中央政策执行的最后一道门槛,每年中央都有一批惠农利农的政策,假设2/3的人对中央政策执行不到位,最后损害的是中央对农村的关心和爱护。”为此,王林呼吁重视人才选拔,加大村级干部的交流频率,尝试推出优秀公务员到基层锻炼、给予村官一些政治前途的考虑等鼓励措施。而为了应对村级组织后继乏人的问题,应该加大党员的培养力度,鼓励新型农民、致富带头人加入到村级组织中来。
王月娥目光仍旧锁定农村儿童教育
从2003年初次进京时的激动与不安,到今年即将第十次参与盛会的平和与淡定,王月娥的眼中,“时间过得很快,事情也做了很多,算得上没有虚度”。第十次进京参加全国两会,她再次将目光锁定——农村、儿童、教育。
“我来自基层,来自农村,自然会更多去关注基层和农村的事物,这次也不例外,就是要尽全力帮助最基层的弱势群体”,王月娥诚恳地说。这次她在“农村、儿童、教育”中找到一个特殊的焦点——留守学生。
王月娥所在的王英希望小学,大约有400名学生,而这其中,又有大约70%的学生是留守儿童。“这些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们平时由爷爷奶奶照顾,从而造成了‘生活上缺人照应、行为上缺人管教、学习上缺人辅导’的局面”。
“农村地区的教育工作,光是硬件条件改善是不够的,软件的提升同样重要。要想办法,让留守儿童同样受到良好的教育,同样得到社会的关爱,让他们能够健康向上地成长”,王月娥说。
“我有很多想法,需要和代表们交流和讨论,争取在‘两会’期间形成正式的议案”,王月娥告诉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