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江苏
- 精华
- 0
上士

- 积分
- 976
IP属地:江苏省苏州市
|
本帖最后由 nancyelover 于 2012-3-2 23:02 编辑
........
就如何充分利用、开发、建设好“泛后河堤”地区(大泉路——迎宾大道——沿江大道——公园路合围区域),我们深入规划、城建、土地等部门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提出抢抓后河堤搬迁机遇,在“泛后河堤”地区建设中央商务区的设想。
一、建设黄石中央商务区的必要性
发挥黄石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作用,需要中央商务区。中央商务区(即CBD),是商业汇集之处和城市功能的核心区。当前,区域经济竞争首先表现为中心城市的竞争,而中心城市的竞争很大程度体现在中央商务区的功能和水平上。除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武汉等大城市外,温州、宜昌等36个中等城市正在规划建设中央商务区,建设CBD已成为各地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制高点。黄石因厂建市,城市规划先天不足,第三产业相对滞后,制约了区域中心城市聚集、辐射和带动功能的充分发挥。因此,黄石迫切需要以中央商务区的建设,带动和促进老城区的大改造、大调整、大开发,从而调整区域布局、推动产业升级、重塑城市形象、完善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
扩大黄石对外开放,呼唤中央商务区。中央商务区是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各地纷纷以此作为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内外资本的靓丽名片。黄石作为鄂东南的区域中心城市,又是我国重要的沿江开放城市和港口城市,我们急需通过建设中央商务区,改善城市面貌、优化投资环境、构筑引资平台,从而在新一轮激烈的竞争中抢占先机,加快发展。
突破性发展第三产业,必需建设中央商务区。由于历史原因,黄石第三产业“先天不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足40%,服务业产值比重、业态水平明显低于九江、岳阳、宜昌、柳州等省内外同类城市。加快建设中央商务区,则是我市突破性发展第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服务业业态水平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呼应全市工业园区建设,急需建设中央商务区。随着我市黄金山、河西、大冶城北、阳新等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外商投资企业纷纷落户黄石,第二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各种商务活动也日趋频繁,必然需要与之相配套的商务活动场所,建设中央商务区可以说是呼应全市工业园开发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
二、规划构想
(一)总体思路
根据我市建设鄂东南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和建设大园区、大产业、大城市的发展目标,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政策配套,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的建设模式,抓住后河堤拆迁的历史机遇,依托区位优势,整合空间资源,把“泛后河堤”地区改造建设成为以后河堤为轴心,以“四横”(公园路、延安路、昌明路、迎宾大道)“四纵”(沿江大道、黄石大道、湖滨西路、大泉路)为基本骨架,由一个核心商务区、三个特色功能区和若干服务配套片区组成,立足黄石市、辐射鄂东南、服务全中国的中央商务区。
(二)空间和产业布局
1、打造一个核心商务区。以后河堤拆迁腾出的空间为核心,在延安路——湖滨西路——昌明路——黄石大道范围内,建设形式多样、功能配套、特色鲜明的高层商务楼宇,引进国内外知名公司和省内外中小企业的总部、研发中心、营销中心等进驻,并与周边商场、酒店、娱乐业相配套,产生更大的聚集效应,吸引更多的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策划等现代服务业向这一区域汇集,建成一个云集省内外中小企业总部和大型企业区域性总部,在鄂东南地区占据主导地位的核心商务管理区,形成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的新亮点。
2、建设三个特色功能区。在建设核心商务区的同时,把空间扩大到大泉路、迎宾大道、沿江大道、公园路的范围内,结合旧城改造,通过区划调整,进一步整合资源、调整布局,引进项目,建设三个与核心商务区相呼应的特色功能区。一是在湖滨西路、迎宾大道、沿江大道、延安路范围内,建设一个与胜阳港传统商贸区相对应的现代商贸区。二是在迎宾大道周边至两桥范围内,建设一个集物流配送、货运枢纽、货物仓储于一体的现代物流区。三是在大泉路和湖滨西路即原花湖农场范围内建设一个高尚生活区。
3、建设若干配套服务区。按照中央商务区的建设要求,在建设核心商务区、特色功能区的基础上,逐步整合区域内的空间资源,建设与中央商务区匹配的集会展、商业、办公于一体的若干个服务区,为核心商务区提供一个更为有利于商务交流的空间。
(三)实施措施
建设中央商务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周密规划,分步分块实施。考虑到“泛后河堤”地区的区划、体制、布局现状以及市区政府财力、物力、人力等因素,中央商务区的建设考虑用15年左右时间,分三期实施。第一期,第一至第三年内,尽快完成后河堤的拆迁任务,完成中央商务区建设总体规划和实施计划的制定工作,初步建成后河堤核心商务区雏型。同时,积极做好调整区划、理顺体制等方面的协调工作。第二期,第三至第五年内,在巩固完善核心商务区建设的同时,着力完成一橡、人民街等片区的旧城改造任务,大力招商引资,全力推进两个特色功能区的建设。第三期,第五至十五年内,在理顺行政体制和区划的前提下,按照中央商务区的总体规划,对花湖片区的布局和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完成与中央商务区相适应的服务配套区建设。
三、几点建议
1、进一步完善规划。一是总体规划。借鉴国内外建设中央商务区的成功经验,通盘考虑各功能区的产业定位,体现个性特色,避免与其他功能区的重复。二是功能控制详规。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根据各功能区的产业定位,搞好区域内控制性详规和项目设计。三是基础设施规划。充分考虑区域内道路建设、给水、排汽、电网、环卫等工程规划,确保基础设施配套到位。
2、出台配套政策。上海、北京、杭州、武汉等地的实践证明,中央商务区的建设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因此,建议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加快黄石中央商务区建设的意见》及实施办法,并配套出台有关方面的政策:一方面,在税收、金融、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知名商贸流通企业进入黄石发展;另一方面,要提高商业项目进入门槛,研究制定必要的限制政策,积极引进有规模、有档次、带动力大的大财团共同参与“中央商务区”的开发建设,鼓励其将房地产开发与引进商家、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配套完成。同时,建立与完善吸引人才政策,积极吸引大批商务人才来中央商务区入户。
3、切实加强领导。建议市委、市政府成立中央商务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市长亲自担任,对中央商务区建设实行统一领导、决策、协调和督察;领导小组下设指挥部,由一名副市长担任指挥长,市直规划、建设、土地、金融等相关部门及相关城区的主要领导为副指挥长,组织实施中央商务区建设;同时,组建中央商务区建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项目法人,实行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的建设模式。
4、加快旧城改造步伐。在“泛后河堤”地区建设中央商务区,推进旧城改造是重点、是关键。建议市委、市政府把这一区域的开发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全市旧城改造的总体规划之中,逐步分片组织实施。
5、进一步理顺体制。行政体制不顺、行政区划交错是制约“泛后河堤”地区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也是建设中央商务区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这个问题主要涉及鄂州市花湖地区和市开发区花湖街道办事处。特别是市开发区花湖街道(面积6.7平方公里),历史上一直属于黄石港区行政区域管辖范围。1995年前后,市委、市政府考虑到团城山开发区的发展需要,决定将花湖开发区与市团城山开发区合并,2001年,市政府又对花湖地区管理体制及管理区域进行了调整(黄政发[2001]3号)。花湖地区划到市开发区后,黄石港区一方面继续承担着原花湖街道办事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选举产生,以及征兵、计划生育等大量的社会事务;另一方面,面对城区土地资源匮乏、大量项目无处摆放的困境而无法整合这一区域的空间资源。目前,随着市开发区建设重点向黄金山工业新区的转移,解决这一问题的时机业已成熟。建议市委、市政府在确定“泛后河堤”地区发展定位的同时,考虑将花湖街道以及调整后的区域重新划归黄石港区管辖,彻底消除行政体制和区划对经济发展的制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