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936|回复: 2

楚天金报:鄂州市“痴心农官”朱海林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396

主题

936

帖子

2093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093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2-3-3 12:4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图文:生命最后一刻 他心中牵挂农民——记鄂州市“痴心农官”朱海林
楚天金报   2012-03-03 07:05:00 

  楚天金报讯 图为:朱海林右二在农户家中走访

  图为:大山村村民程世清指着前面的一片田地说,这就是朱海林为我们要回来的口粮田

  文图/特派记者张军 韩君 特约记者王斌华

  他,一生痴心于“三农”工作,穿行于鄂州的山山水水,在田间地头留下忙碌的身影。他,虽为副局长,却无半点官架子,待农民如亲人。他,清廉低调,生前租居斗室,却每天不忘写下工作笔记。终其一生,躬勉于农,尽瘁于民,事迹无形,百姓存碑。他叫朱海林,生前任鄂州市经管局副局长,被当地百姓称为“一心为民的好干部”。

  七天解决14个村湾旱情

  “他真是一个办实事的好干部”

  3月1日上午10时,在鄂州市政府大楼市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局办公室,记者遇到来此办事的两名农民,对方听说记者想采访朱海林生前事迹,开口就说:“朱海林真是一个好干部啊,为我们村办了不少实事。”

  饶金福是蒲团乡上倪村十组村民。他告诉记者,去年3月的这个时候,朱海林参加“三万”活动在上倪村蹲点活动,全村14个自然村780户村民家,他走遍了。“朱海林在村里走访时问大家缺什么,当时旱情很重,村民说:‘最缺的就是水。饶金富说,其实村民们知道解决用水问题很难,没抱太大的希望。可朱海林却把这件事放在了心上,他实地考察后决定从村子下游的五四湖抽水。但上倪村14个自然村分布比较散,海拔落差不小。朱海林和村民一同沿着山势建了三道围堰,他又四处奔走申请资金为村民购买了5台水泵,加上村民自筹资金购买了5台水泵。“一下子修了五条抽水线路,把14个自然村全覆盖了。只用了一个星期,就解决了村里用水,大家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这事过去了一年,饶金福依然神情激动。

  同村农民的胡昌武也抢着说,去年下半年“挖万塘”活动,上倪村拟建一条2公里的村级水泥公路,一听说造价要40万元,村里打起了退堂鼓。朱海林听说后鼓励村干部说,村里修路造福百姓,至于资金问题,他帮忙申请一部分,他再带头募捐一些,村里自筹一部分,应该不成问题。有了朱海林的鼓励,村里对修路有了信心。“这条路从去年10月开始修建,不到一个月就修好了。朱局长不仅帮我们申请了资金组织了捐款,施工中常来监督质量,真是实实在在为咱老百姓着想。”胡昌武说。

  村民自发包车前来吊唁

  “他的早逝让谁都感到惋惜”

  “2月24日那天晚上,村里书记听说朱局长走了,连忙给市经管局领导打电话核实,可还是觉得太突然了。”胡昌武说。

  上倪村距离鄂州市区17公里,第二天早上7时,村书记带着全村干部包了一辆车赶到殡仪馆吊唁。“村民们还不知道,要是告诉大家,村里的人都会来。”

  和朱海林一起工作过多年的同事、副局长饶海池也感到突然。

  2月24日上午10时40分,市经管局局长刘家福走进朱海林办公室,请他尽快起草梁子湖地区产权制度改革的方案,协助推动当地改革。朱海林很清楚,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今年鄂州市委、市政府的重头戏。他马上开始为起草方案做准备。

  11时24分,饶海池经过朱海林办公室看见他在伏案写材料,不久听见有人大声喊:“朱局长身体不舒服,要赶紧送医院。”饶海池慌忙跑出门,见朱海林满头大汗,脸色惨白,手揉胸口,表情十分难受。饶海池上去搀扶,朱海林挥了挥手,下电梯、上车,他坚持自己做。

  刚上车,朱海林接到爱人的电话,他在电话中说:“我的胸口很疼,搞不好这是最后一次电话了。”没想到这句话一语成谶。

  从单位到最近的医院只有6分钟车程,车子向医院疾驰,冲了两次红灯,可朱海林的病情恶化得很快。快到医院时,饶海池听到他惨叫了三声,头歪向一边,脸色发青。在鄂州中心医院,医生抢救了1小时,然而回天乏术。

  饶海池说,朱海林的身体一向很好,冬天只穿两条单裤,体检从没查出毛病。“他的早逝让同事非常惋惜。我每天经过他的办公室忍不住要看一眼,希望还能看到他坐在办公桌边的样子。”

  因为他庙岭有了合作社

  “全市合作社倾注了他的心血”

  “要不是朱局长,我现在还是一个无业游民。”3月2日上午,庙岭田庄专业养殖合作社负责人白国亮说起朱海林,似乎有一肚子的话要诉说。

  白国亮和朱海林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同班同学。2000年白国亮从单位下岗,一直没有什么收入。2009年6月,朱海林找到他说,现在国家有政策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他建一个合作社,带着村民一起致富。白国亮担心地说,自己一无资金,二无技术。朱海林说他会全程指导,这让白国亮放心了许多,“老朱办事很实在,是农业方面的专家,有他帮忙肯定没问题”。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朱海林协助申报项目和资金。3个月后,在朱海林指导下,庙岭第一个农民专业养殖合作社建成了,不少农户纷纷加入。

  谁知不久就遇到了大麻烦。2009年冬季,合作社养的3万多只蛋鸡得了病,束手无策的白国亮只得向朱海林求援。朱海林亲自到华中农业大学请来教授。这次病灾合作社死了1万多只蛋鸡,损失十多万元。为了尽量减少农民损失,朱海林跟白国亮一起到武汉蛋鸡种苗场洽谈赔偿事宜,最终获得3万多元的补偿。

  在朱海林指导下,白国亮的合作社发展得红红火火。如今他不仅建成了两个合作社,还带动庙岭、蒲团等地建立了多个合作社,帮助当地村民致富。“现在我一年有40多万元的收入,生活质量提高了,这一切都得亏了朱局长。”白国亮说这话时,神情黯然。

  鄂州市经管局局长刘家福说:“组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朱海林分管的一项重要内容。庙岭的情况是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缩影,当时农民的观望气氛较重,朱海林成功地打开了局面。目前全市已建成309个专业合作社,都有他倾注的心血。”

  为农民争回300亩口粮田

  “他没有官架子,对我们像亲人”

  3日下午2时30分,在朱海林家设的灵堂前走来一位耄耋老人。老人眼含泪水向朱海林的遗像磕了几个头,口中喃喃地说:“朱局长真是个好人、好官,要不是他,我们的口粮田到现在还要不回来呢!”

  这位老人叫王树清,今年76岁,是泽林镇团结村10组的村民。老人说,团结村和邻村大山村有300亩土地,是1981年体制改革分配给农户的口粮田,随后被镇政府占用建成了农场。多年来,村民们一直争取要回口粮田,2006年政府确定将这片土地还给村民。本以为可以安心种自家的地的村民,在耕地时经常被人打伤,根本无法耕种……

  2008年,王树清认识了朱海林,当时朱海林是协调此事的主要负责人。从此,朱海林成了团结村和大山村里的常客,村民经常看到他在农户家走访,在发生纠纷的田间地头查看,在村里组织开会协调……

  300亩地涉及两个村的3000多村民,为了找出有说服力的证据,来证明土地是农民的口粮田,朱海林走访了每一户村民,终于在村民王开言家中找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分田到户的“地籍册”,上面详细的记载了每户分得多少田地。80多岁的王开言就是当时分田地时的小组长,王树清上访多年都不知道有这本“地籍册”。“有了这东西,就能证明地是我们的了,还是朱局长细心啊!”

  在王树清的印象中,朱局长每次来都忙个不停,从不在外面吃饭,要是赶上农户家正在吃饭,就随便吃两口,要是过了吃饭时间,他宁肯饿着肚子,也不愿村民为他做饭。“他一点都没有官架子,把我们看得像亲人一样。”

  经过朱海林等人三年的协调,2010年,王树清和乡亲们终于可以在自家地里安心的耕种了。

  记者手记

  平凡显英名
   翻看朱海林的履历,1982年至1985年毕业于湖北农学院,1986年进入鄂州市农业局,1999年至今任鄂州市经管局副局长。他46岁短暂的人生竟有30年与“农”密不可分。长期从事“三农”工作,用双脚丈量着鄂州的每一寸土地,他从不为利;担任副局长13年,勤勤恳恳,甘于奉献,无怨无悔,他从不为名,留下的是十余本工作日记。在农民的眼里,他是最知心的朋友,最贴心的亲人。去过朱海林家吊唁的人,不少人第一次见识这个家的寒酸和清贫,无不对朱海林的人品表示钦佩。朱海林的一生,正如同事对他的评价:与世无争和谐亲,痴心为人民;两袖清风锻人生,平凡显英名;农经事业担大任,苦累默无闻。
(本文来源:荆楚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7

主题

156

帖子

366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366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2-3-3 17: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人非常好的一个人,只是好命短,表示哀悼!!!并祝其家人健康平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

24

主题

492

帖子

1069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069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2-3-3 22:0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个好人,我认识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