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531|回复: 2

痴心农官朱海林:工作日记记录“痴农”情怀(图)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396

主题

936

帖子

2093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093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2-3-4 18: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痴心农官朱海林:工作日记记录“痴农”情怀(图)                 发布时间: 2012-03-04 04:52 来源: 荆楚网   



图为:妻子在整理朱海林生前日记

图为:朱海林生前的日记
  楚天金报讯(文图/特派记者张军 韩君 特约记者王斌华)从小,他对农民的辛苦抱以深深的敬意;“农民不易”成为贯穿他一生的情怀,引领他对农业知识产生了浓厚兴趣,进而痴心于农业工作,倾注了全部心血……3月2日,记者走进朱海林的家,从他留下的一页页工作日记中,发现了一个个生动的“痴农”故事。
  走的那天日记只有一行字 “他十几年坚持写日记,记的大都是工作”
  朱海林的家是一套40多平方米的居室,一季度租金1000元。朱海林在这里生活了6年。居室是卧室外加一个餐厅、客厅兼书房的空间,这个空间几乎成了朱海林办公室的延续,墙上挂着一幅地图,图上标注了鄂州市320个行政村,一面墙被一个书柜占据,书柜里有一半是农业方面的书。一张书桌也占了不少的空间,桌上整齐摆放着一摞笔记本,朱海林的妻子夏慧说,“这些是老朱的日记,他有写日记的习惯,每天晚上都会把当天做的事情记下来,这些日记都是他参加工作以来写的,记的大都是工作上的事。”她打开了其中一本:
  2010年3月22日,早上6点15分起床,7点50分乘船,8点50分抵达太和镇,去狮子口村、柯畈村、新城村,11点到镇政府座谈,下午3点绍山镇,去丛林村、新桥村,下午5点返回城区……
  记者发现,这些笔记本上都有年月编号,从1999年到2012年。其中2012年的笔记本很新,封面写着“政协鄂州市委员会”,夏慧说这是去年11月朱海林当选市政协委员后发的。
  记者打开看到,2月24日这天的日记,与往常不同,除了顶端有一行字:6点30分起床看《朝闻天下》,下面一片空白。
  “他每天晚上回来写日记,都是誊抄白天在稿纸上写好的内容,那天早上他看了央视新闻去上班,没想到就这么走了!”夏慧低声哭泣道。
  对农民的感情从小就深厚 “为农民做事,是哥哥这辈子的理想”
  朱海林妹妹朱海英在屋内整理哥哥的遗物。她说:“为农民做事,是哥哥这辈子的理想。”
  朱海英回忆,早年父母都在鄂州市庙岭镇粮管所,他们的家也在所里,家里孩子每天遇到的都是来送粮卖粮的农民。“小时候吃饭的时候,哥哥都会把所有的饭菜都吃掉,他说农民不容易,我们不能浪费粮食。”妹妹朱海英说。
  记者联系上朱海林的高中班主任潘祥改。潘老师说,朱海林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一直是班上的学习委员,高考以全班第三名的成绩考上了大学,报考的是湖北农学院。“家里后来有了一块小菜地,那地便成了哥哥的试验田,每次从学校回来,他都会带一些新玩意儿。”朱海英回忆,有一次,朱海林从学校带回一种新型化肥,“哥哥用水化开后,撒到家里的菜地,长出来的菜真的比别人家的要好”。
  朱海英还记得,在朱海林大学毕业前,学校要求学生推广一种稻谷新品种,当时他把稻谷种子寄到江苏老家,并详细介绍了栽培知识,跟踪种植情况。后来老家的叔叔说:“海林帮了大忙,我们家的稻谷在当地长得最好。”
  每天读书农业政策烂熟于心 “只有自己弄清楚了,才能对农民讲清楚”
  在朱海林的日记里,记者常可看到不同的书名,看书时间多在中午和晚上。“老朱很爱学习,每天晚上睡觉前都有看书的习惯,都是农业方面的书。他常说,只有自己弄清楚了,才能对农民讲清楚。”夏慧说。
  同事饶海池也说,每次和朱海林下乡搞工作,他都能很准确地解答农民提出的问题。有一次到梁子湖区调研,有个农民听说他们是农经局的,开口就问:“1999年我给村里建学校,垫资3万多元,后来村里还了2万元,还有1万多元没拿到手。村里说没钱还,该找谁呢?”当时朱海林很快说出了解决办法,还具体说出了依据省里哪一号文件。“他连具体的文件都记得,实在是很用心,我自叹不如!”饶海池说。
  鄂州市农经局局长刘家富也说,“他对政策把握得很准确,做起调解工作很有经验。”刘局长介绍,两年前在处理一起农村土地纠纷事件中,由于村干部不懂政策,给出的解释农民无法接受,导致农民和村干部之间发生冲突。接到村干部求助,朱海林赶去详细讲解了政策,得到了大家的理解。那个村的村支书感慨地说:“要是朱局长早点来我们村,就不会有这么多麻烦了!”
  经常下乡手把手传授技术 “这么好的干部突然走了,我真不敢相信”
  在2011年8月的一篇日记里,记者看到朱海林记着去过“蒲团乡绍东农机合作社”,随即设法联系上该社负责人邵仙桃。没想到邵仙桃对那天的事记得很清楚。
  那是夏天的一个中午,天气十分炎热,蒲团乡绍东农机合作社来了一个体型微胖的中年男子,他一来,就直接到农机机库去了。
  在农机机库,一名农民摆弄着插秧机。中年男子问起了机器使用的情况,然后熟练地操作起来,一边操作一边与农民交流如何操作效率才能更高,出了问题该怎么修。那名农民还以为是厂家派来了维修员呢。
  正好这时邵仙桃回到合作社,惊讶地叫了一声:“朱局长,大热天您怎么来了?”那名农民这才知道,来人是鄂州市农经局的领导,“没想到这个当官的还很懂农机具”。
  邵仙桃与朱海林熟悉是在2011年3月。当时合作社筹资40万元建农机机棚和机库,可资金有缺口。朱海林协助申请了15万元的资金补助,还常来指导机库建设。“朱局长不仅懂政策,还对农业机械很有研究,有很多机械都会亲自操作。社员有不懂的他都手把手教。这么好的干部突然走了,我真不敢相信。”邵仙桃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

主题

1

帖子

11

积分

列兵

Rank: 1

积分
11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2-3-6 10:5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朱海林的事情,早应得到政府的关爱和认定。久拖不决,社会会质疑政府的诚意和效率。要让死者安息,活者仿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

主题

58

帖子

157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57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2-3-7 21:0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好官不能拼命又流泪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