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鱼翔水底,鸟唱茂林
.
植树纪念逝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民间社会,自古就有屋在前屋后植树造林的习俗,并在庙宇、祠堂和院落栽种樟、柏,在坟冢墓地种植松、柏,以示郑重和纪念。早在《周礼·冢人疏》中,就有" 树吾墓槚"和"天子树以松,诸侯树以柏,大夫树以药草,士以槐,庶人以杨柳"的记载。这种在墓旁植树的风俗代代相传,其用意不仅因为树木代表祖先灵魂永存而又庇荫子孙,还在于它是一种孝道的表达和追思的体现。
新中国成立后,植树节一度废止。1979年2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通过了将3月12日定为我国植树节的决议,这项决议的意义在于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和各项林业建设的步伐。将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之日定为我国植树节,也是为了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象征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实现的遗愿将在新中国实现并且要实现得更好。
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以宣传森林效益,并动员全民植树为活动内容的节日。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感情,提高人们对森林功用到认识,促进国土绿化,达到爱林护林和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造福子孙后代。
.
鱼翔水底,鸟唱茂林。
万山皆绿化,四海无荒田。
松竹添翠色,桃李绽春风。
绿化常留春色,植树造福后人。
造福子孙后代,绿化祖国山川。
千条杨柳随风绿,万里山河映日红。
造林植树山川秀,种草栽花庭院香。
处处造林林似海,家家植树树成荫。
春夏秋冬四季绿,树果花草遍地香。
胭脂倾地花千里,翡翠垂塘柳万株。
植树造林绿大地,栽花种草美人间。
栽花种草装点庭院,植树造林绿化祖国。
绿化祖国,处处山青水秀;
改造自然,年年林茂粮丰。
树木又树人,人材出于桃李;
造林即造福,福泽荫及子孙。
植树造林,叫山河长留春色;
绿化大地,让前人造福子孙。
绿山绿水绿色美,绿染神州;
春风春景春光好,春满人间。
劲松挺秀,翠撒致富路;疏柳摇风,绿遍小康家。
植树造林,人人有义务;栽松育柳,个个当先锋。
植树造林,大地永不老;种草栽花,仙桃更增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