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返回列表
查看: 4287|回复: 0

万齐文:蔡家巷之济阳王蔡哲传奇(下篇)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503

主题

613

帖子

1199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199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鄂州市 2012-3-9 08:2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蔡哲为文金掷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蔡哲曾在福建、浙江等地为官多年,他牢记了朱元璋的“公”、“义”为官的告勉。当官为民,为官清廉,日后留下了很好的官声。这里有一首浙江绍兴人蔡元培,为《秋瑾纪念碑》的题词:
风雨潇萧易水吟,俊豪巾帼戚人深。
千秋碧血轩亭口,八十锦春黎庶心。
蔡哲为文金掷地,于公镌玉力摇岑。
干云豪气壮吾辈,重整河山四海钦。
词中“蔡哲为文金掷地” 表达了蔡氏后人,民国学界泰斗蔡元培,对先祖的敬仰之情。秋谨是反清革命志士,就义于绍兴轩亭口。蔡元培为其题碑词,于佑任为其书碑文。
蔡哲为官楷模,对后人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民国云南讨袁护国军总司令蔡锷有“为官当效蔡哲,忧国忧民振兴中华。”的名句(《蔡衳坡集》)。
明监察御史唐继禄对济阳王蔡哲有很忠恳的评价,写下了“一身正气垂青史,两袖清风贯长虹。”;有明代武昌县令施从教“大小官吏敬畏您为神明,千万民众歌颂您的仁爱。” 的题词。从上述文史资料来看,济阳王蔡哲确实是一位受后人祭拜的“清官”。
吴都蔡家巷应在古城什么地方。《武昌县志》载录:旧县署西有蔡家巷:《蔡氏宗谱》记载:其祖先在湖广武昌县小北门(蔡家巷)居住。蔡哲二十世孙,蔡家窝子的蔡合成指认:小北门中段市供销社办公楼边,至大北门中段杨家巷连接处,有小巷十多米深,被楼房及矮墙堵塞,蔡老称此巷为蔡家巷。查《武昌县志·城区图》,果然有小北门中段“蔡家巷”通大北门中段,连接杨家巷的标注图。综其所据,蔡家巷应得到认定。
这里我忽然记起在吴都十六巷探古时,发现古城十六巷由多个“王” 字组成,互为贯通,人畅其流,物畅其流,风畅其巷,有王者风范,其设计既科学又合理,不知是哪位城建师设计的,惊奇叫绝。这不知是偶然还是巧合,古城确实出了一位“王”,这就是蔡家巷济阳王蔡哲。十分遗憾的是,今天十六巷有二巷不通,闭塞阻隔,进出要绕道数倍的路程,这就是济阳王蔡家巷和纪家巷,连巷名都没有了。
历史古迹济阳王陵 ,毁于一旦。历史进入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蔡哲王陵迁至莲花山边,鹰山村12组丁家塆东南面的高岗地,已经整整一百年了。济阳王的神秘光环,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逝去,人们也把济阳王遗忘得一干二净。村民兴修水利时,王陵的墓地遭到了严重破坏,四十多年后,蔡哲后人曾多次到此地寻访。
济阳王陵得以修复。2011年3月,蔡哲支下二十一世孙蔡兆彬为其先祖蔡哲王陵遭破坏,到市里有关部门上访,要求予以保护。鄂州市博物馆(2011)26号文件的回复是:蔡哲作为鄂州历史上的一位名人,其墓由于历史的原因,或遭破坏、或地点不祥,实在遗憾。根据《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在目前证据不足的情况下,有关历史文献中记载的蔡哲墓,暂且不能作为文物点进行登记。
蔡兆彬上访未果,据蔡说,他又找到市建委余学溓主任,余主任说樊口有个探古的万齐文,问他认不认得。蔡兆彬又找到开发区才找到了我。我看了他的材料后,也觉得证据不足。我说,蔡哲墓肯定是古迹,最近我在吴都十六巷探古时,发现明代有济阳王蔡哲的蔡家巷。并向蔡兆彬建议说,葛山风景区首先是小桥村民搞起来的,你蔡哲的后人也可以自己先把济阳王陵修复起来,再把济阳王的有关材料整理充分,上报,而不是上访。
蔡兆彬还真的听了我的话,联络了蔡畈、蔡窝子、蔡家海等塆子的蔡哲后人修复了蔡哲王陵。后蔡兆彬特邀我到济阳王陵去看一下,我和他一起去谒拜了修复后的济阳王陵,发现陵前有门楼的基石遗址,我郑重其事地向蔡兆彬建议,一定要把济阳王陵门楼修复,显得大气些,再在不远处的滨湖大道边,树立济阳王蔡哲陵墓的指示路标,使之成为莲花山及洋澜湖风景区的旅游景点。
最近,我见到蔡兆彬,还开了一个玩笑说,你的祖人济阳王要感谢我啊,你们要不是听了我的建议,那他住的地方至今还“漏雨”呀,说得蔡哈哈笑。这是一段蔡家巷之济阳王蔡哲传奇的笑话、趣话、史话,又是蔡哲支下六百年来,续写了济阳王陵开光大典的佳话!(未完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